访问APP

一成定金买房,不在乎朝向,她的买房经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100个中国女孩的家

2023-11-03

Hi,朋友们好呀,我是TK。

大家有没有留意最近房地产“动作频频”?我身边买房和卖房的朋友都皱眉,一个不敢动,一个动不了,二手房市场都在观望,期房更是“惨淡”。

工作室对面马路的恒大中心还有警察驻守(怕闹事),想想挺心酸,掏空四个口袋买的房子,月供每月如期而至,收楼却遥遥无期……很难想象是怎样的绝望。

前几天采访一定居美国的屋主M小姐,聊起这事她还蛮震惊,为啥还没收楼就开始供房?(她本人读研就出国了,对国内房产并不了解)

她告诉我,美国期房签合同时,只收10%的定金,楼盘竣工之后才会协商贷款事项,不存在还没收楼就开始供房的情况,也很少听到烂尾楼的新闻。

在期房暴雷之前,很多人都觉得早供晚供都得30年,早点供完也挺好,无债一身轻~还能早些锁定贷款利率,只是万万没想到还有烂尾风险。

也就这几年大家才谈“期”色变,听说有朋友买期房,都劝慎重再慎重。

国情不同政策不同无可厚非,大层面的东西我们就不讨论了,和M聊天中,除了谈到期房月供,我们还聊了两个国家之间房屋买卖户型布局喜好,发现买房和卖房这件事差别超大!

聊下来也还挺有启发的~当然,我们并非专业,没有说谁好谁不好的意思,有的只是非常非常有限的买家和卖家经历(如果M小姐定居德国我们聊的就是德国了),大家就当朋友闲聊~看个热闹,同时欢迎指正和讨论~

——

两成首付分两次给

dream house

前面说到期房签购房合同只需交10%定金,竣工之后才协商贷款事项,此时只需要补齐两成首付就行了(首套自住的话)。

但如果是非首套自住,或投资房,首付就相应多一些,一般25%-30%左右。

总的来说,对刚需族来说,压力缓解不少,而且不存在还没收楼就开始供,或者烂尾也要继续供的情况。

不过,贷款也是以竣工时的利率为准,这就存在一个不确定性,竣工时利率是升是降都得接受,而国内是从签购房合同那一刻起基本就确定了。(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国内房贷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选择,固定就是不管以后涨跌都是这个利率,浮动则是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基点)

以往,我们会觉得早点办理房贷会更划算,因为通货膨胀,钱越来越不值钱,同一笔钱三年前可能买个80平的有盈余,三年后50平都买不到……所以,对刚需买房,大家说法都是上车了再说。

朋友在看惠州的房子▼

我19年买第一套房子就是这个想法,上车了再说,再就是希望通过房价上涨跑赢通胀(现在不一定了,只能说市区核心地段比较扛跌)。

👉两种贷款政策对购房者来说,感觉各有利弊,你们觉得那种好?

——

买房不是开盲盒

dream house

除了购房利率上的区别,作为消费者购房体验也不同

你们有没有觉得,买件衣服我们可能都货比三家,但在买房上,尤其是第一次买房,老觉得云里雾里的,多少人是看了样板间就冲的?

跟开盲盒一样,没收房前都不知自己买的是啥。

我有个同期买房的冤种朋友,买的是某大房地产商的期房,前三年收房,现在还在为墙壁渗水,墙皮发霉等问题维权。

M和先生做法会比较严谨,下定金前,会去该建商其他在建工地去看材料,看施工水平,这是他们最后是否选择该房地产商的重要参考因素,平时工程开放日也会比较积极到场。

当然!收楼出现质量问题,毋庸置疑是房地产商的问题,怎么都赖不到消费者头上。

但他们买了房子,就认认真真去监督的态度,还挺让我受启发的。

国内开发商并不是没有工程开放日,但感觉很多时候形式多于实际,有可能是作为购房者的我们也不怎么上心,像走流程。

相比下,咱是不是胆子忒大了点,有那么点在小件上“斤斤计较”,但吨吨不计较

身边蛮多人包括我自己,确实容易犯懒,不好理解就懒得理解,热衷抄作业……这种消费观延伸,还体现在买理财产品,买保险,护肤品,保健品……这是明显不健康的。

👉大家平时会有这种“吨吨不计较”的感觉吗?

——

住宅委员会权力超大

dream house

美国的住宅分三种:独栋别墅、联排别墅和公寓。

独栋别墅相对自由些,有的有业主协会管理有的则无,但后两者则一定有严格的业主协会。(业主协会可以理解为我们的物业)

委员会物业费比较贵,强制收费(拖欠物业费,委员会有权通过司法听证,将房产拍卖),但会比较尽责,权力也大。

这看美剧也有体会,他们物业真的很强势,动不动就上门勒令整改,或要求你进行外墙和花园修补等。

M就收到过通知,限30天内清洁台阶和扶手。

她还分享了一个经历,新家入住那会,发现有小松鼠在墙上挖了个披萨大的洞,找了工人补墙,但因为补的颜色跟以前不一样,结果委员会的人上门让重新粉刷,理由是“有碍观瞻”,并且会在某个时间回来复查。

但钱不会白花,各方面会维护得很好,所以哪怕是老房子,看起来也很新净。相比,国内的物业就 十 分 松 散 了。

当然,我们物业费相对也便宜,一分钱一分货,只能说明美国人比较愿意在公共美观、居住环境这些外在方面花钱

M说哪怕没有住宅委员会的独栋别墅,但如果在庭院里晾晒的话,也会被邻居敲门。

理由依然是“有碍观瞻”,你晾的衣服“丑”到我在阳台看风景的眼睛啦~潜意识会认为,美好环境是大家共同财产,任何人都不能破坏,对住宅环境美的要求,仿佛形成了一种共识。

👉这一点我自己蛮有启发的,以前就没那么注重居住环境,觉得可有可无,但现在觉得花多一点点住舒服些挺值得的。

——

关注隐私多过朝向

dream house

选房上,本土美国人注重隐私比注重朝向多。

M一开始也惊讶,楼王居然没有坐北朝南?同个小区是越向小区深处,越远离马路的房子越贵。

因为几乎全年开空调且用新风系统,所以本土美国人几乎没有常开窗的习惯,南北通透对他们影响不大。

不过,大部分华人依然会追求坐北朝南,采光好的房子。

👉这完完全全是生活习惯的问题了,朝向我可以妥协,但采光决不能,你们呢?

——

学区从高中算起

dream house

本土美国人也注重学区,但跟华人有点不一样。

M告诉我,华人眼中的学区房是从小学开始就要是好小学,然后一路好到初中高中。

而美国人眼中的学区房,就是高中好就行了,他们觉得真正开始学习就是高中开始,之前小学初中都是玩~

M家附近小学有超大娱乐场所

他们的教育资源相对比较平均,买房时,其他因素有时会比学区的权重更大,对学区没那么纠结。

而且有数据表示美国房产每套平均持有时长为7-8年,一般人买第一套房时,家里没有适龄学童的话,学区房的考虑比重也会下降。

👉我买的算是学区房,但当初考虑主要是为了保值。你们买房学位权重排在第几呀?

M家的可爱修勾

——

卖房前得重新装

dream house

之前看二手房一大印象,真的,没有几个不乱的,仿佛看到原屋主对它已经完全放弃,正在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中。

我有个快速卖房的朋友,分享经验说,他重新刷一下白墙,特意收拾了一下,差不多价位,相比同小区同户型,他家更多人来看,但仅限于打扫干净。

美国人比较舍得下本,卖房前一般业主都会翻新,翻新程度看个人预算,比如换屋顶,换地毯,粉刷墙面,翻新厨房和卫生间(厨房和卫生间是公认的翻新之后最能卖房时增加亮点的)等等。力求购房者能拎包入住,祈求买个好价。

M即将出售的房子,也下重本换了新的屋顶和外墙,她不说有30年的房龄,我还以为是她刚买的新房!

她分析很在理,国人买房绝大部分希望按照自己的喜好硬装重新来~室内是否整洁相对没那么重要,在意的是户型和朝向等硬件

美国人因为手头现金少没钱大改动,他们更喜欢已经翻新好可以拎包入住的,反正溢价已经包含进房屋售价里了,可以从房贷里走(比后期单独装修贷划算巨多),他们就很开心。

👉按自己想法亲力亲为装修,但需要付高额装修费;和别人装好给你拎包入住,装修费含在低息房贷里,你们更喜欢哪种?

——

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dream house

1️⃣买卖合同,除了成交金额,他们附带的买卖条件五花八门,跟菜市场砍价似的。

比如卖方市场时,买方会表现出更多诚意,会说不房检了(正常买卖,成交前会有第三方公司对于房屋进行检查,墙体是否有白蚁,水电下水道是否正常啥的),或再让屋主免费住三个月等。

2️⃣独栋/联排别墅居然几乎都是木质结构!

用木桩来做承重柱,石灰板墙壁里面的隔热层看着像棉絮一样。

天花板也是石灰板,M四楼装修时,试过工人不小心把天花板踩了一个大洞。😳

但整体来说,木质结构房子隔音,隔暖都挺好的,成本相对也低些。

这个洞是因为漏水造成的▼

3️⃣布局喜好也大不同。

美国人卧室软装很喜欢用地毯通铺,屋内配色颜色会比浓重,所谓美式复古,当然,年轻一代的审美也有慢慢向浅色明亮转变的趋势。

有点老友记的感觉了~

连楼梯都会铺地毯▼

4️⃣美剧里的工具房是真实存在的。

他们人工费比较贵,逼得大部分人动手能力强,刷腻子粉刷墙是常规操作,拉电线,改水管路线,装衣橱等这些本该电工来做的活也得会。

家家常备的一些硬核工具▼

写在最后:

不知不觉写了快四千字,其实写这篇挺犹豫的,一来我俩经验有限,弄不好贻笑大方(有表述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二来国外房子,买房经验,对大家的参考性似乎也不高。

但我常常觉得,生活不能给自己太多限制,多向外看,看看别人的家,不同地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的生活方式,会有种思路开阔的感觉,人也通透。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喜欢这类话题的朋友,欢迎点亮在看告诉我们呀,也欢迎定居/旅居/留学的国外朋友投稿,分享分享你们的家和日常。

对了,之前入秋好物分享,大家种草的足部按摩仪和半日闲床垫,我们趁着大促谈来了好价,赠品也拿的比别人多,蹲按摩专场的朋友别错过啦。👇

编辑:TK;统筹:TK

图片来自M,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内外关于房子和家的区别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来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