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为超40年房龄的北京老宅,原始户型为异形结构的手枪户,每个空间都相对封闭独立,观感局促压抑。贯通玄关的整条过道,显得狭长又浪费。对于屋主一家而言,本次改造的核心点是:一个开阔舒适的起居空间和两间独立的休息卧室,这对70㎡小家的布局把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设计优化: 1、拆除邻近厨房卧室的多余墙体,结合过道面积,布置为家中的客餐厅,联合半开放式厨房,组成开阔LDK起居空间。 2、次卧改朝客厅开门,玄关过道完整,视野也随之打开,更为明亮大气。 3、将带阳台的整个公区,改造为宽敞主卧,室内采光充沛,收纳充足,舒适明媚。 4、通往主卧的门洞顶部嵌入投影幕布,开启客厅双屏观影模式。 5、卫生间外墙内凹,洗手台单独拎出,实现干湿分离,并为洗烘机器提供空间。
玄关定制组合柜,换鞋凳、挂衣区和鞋物收纳一体融合,整洁有序。通顶鞋柜,居中镂空台面,用以搁置小物,柜体内搭载暖调灯带,点亮归家仪式感。
拆除一间卧室隔墙后得到的起居空间,客餐厨开放互融,形成敞轩LDK格局,空间得到最大化整合利用。
刨除特殊的厨卫空间,整屋通铺温润人字拼,营造统一调性,放大视觉观感。客厅舍去复杂吊顶造型,在原顶面安装斗胆灯、明装筒灯,轻松保留开阔层高,并营造出简约无主灯照明氛围。
客厅布艺沙发高度适宜,避免遮挡采光,清浅的灰绿,不至过分的张扬,与温柔恬淡的米色窗帘携手,将客厅的气质,塑造得更为柔和可亲。小巧艺术的铁艺茶几,拉低视觉重心,进一步释放出客厅的空间感。
客厅的主色调由纯白与木色共同完成,温馨有余,但欠缺了些许活力感,电视背景墙大胆启用高饱和的爱马仕橘做跳色,破开沉闷感,也巧妙将整屋的动静区分离开来。 考虑电视背景墙相对零碎,我们选择用电视支架取代传统整柜造型,灵活安放电视。屋主是个狂热的电影迷,习惯了大荧屏的观影方式,我们通过在门洞顶部,嵌入安装宽幅投影幕布,满足了其双屏观影的快乐体验。非使用状态时,幕布将会完整收纳其中,不会影响到主卧的进出和采光。
受称重墙的限制,厨房与餐厅无法完整融合,我们设以局部吊顶和半弧形门洞,实现餐厨流畅过渡。 原本狭长昏暗的厨房,半开放处理,得以共享客餐厅的明媚采光,全景半隐于弧形门洞之后,犹抱琵琶半遮面,激发出强烈的探寻欲望。
背靠爱马仕橘色墙的餐厅,利用与厨房的夹角落,定制顶天立体餐边柜,收纳起大体积的冰箱,减轻厨房的储物压力。 封闭整柜中穿插高低不一的开放格,额外开辟出精巧的西厨水吧区,屋主收藏的手办模型,也有了栖身展示之地。 #餐厅 #人字拼 #圆餐桌 #吊灯 #冰箱 #橱柜 #地砖 #无主灯照明 #水吧
经典圆桌搭配细腿铁艺餐椅,小餐厅载轻盈舒适感上,丝毫不输大宅,局部点缀的爱马仕橘软垫,与身后的彩色墙,形成微妙呼应。拉长的花瓣吊灯,弧度柔和,与餐厅的格调完美互融。 #餐厅 #人字拼 #圆餐桌 #吊灯 #冰箱 #橱柜 #地砖 #无主灯照明 #水吧
厨房纳入内里小阳台,作为烹煮中厨区,缓解开放式厨房油烟外泄的困扰,原操作台面则改造为备菜兼西厨区,煎炒烹煮等明火中式菜肴和简约西式冷餐,均可一一满足,厨房功能拓展得更为强大丰富。
由客餐厅进入厨房,地面改铺耐脏的灰色地砖,暗示空间的转换,也充分考虑到了清洁压力问题。橱柜、墙砖统一为奶茶色系,下厨氛围,永远明快清爽。 #开放式厨房 #橱柜 #瓷砖 #洗碗机 #烤箱 #橱柜 #奶茶色 #无主灯照明 #水槽
主卧由原客餐厅+阳台区域,合并改造而成,享有绝对的开阔舒适感。舒缓灰调与治愈奶茶色,塑造了主卧恬静的氛围,入眠轻松无负担。原阳台处布置橘色单椅,赏景、阅读,成为屋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休闲活动。
主卧将收纳集中于床头右侧,嵌入式高柜为按压式设计,尽显利落大气。
主卧床尾墙面空出,遇上周末,屋主可以将客厅的投影仪挪进室内,将喜欢的影视剧直接投影至墙面观看,尽享两人世界的甜蜜。
主卧背景墙,不饰他物,黑白艺术茶几,分设两侧,不对称设计,也别有一番情趣。色调鲜活的小台灯,光线极暖,给予每天入睡十足的治愈与抚慰。
儿童房精心挑选原木色高低床,屋主可以随时陪睡照顾小朋友。屋内布置从孩童的喜好和需求出发,趣味卡通的小地毯、色调小清新的窗帘,对启发其创造力,大有帮助。靠窗的书桌、书架,则为孩子打下良好的阅读、功课习惯。
作为家中仅有的独卫,原卫浴干湿区混杂,使用效率低下且潮湿昏暗,我们通过将卫浴外墙内凹,单独拎出台盆区,实现干湿分离,大幅提高了使用的便捷舒适感。
干区承接客餐厅的爱马仕橘色调,和谐又相对俏皮,收纳镜柜、入墙水龙头、深水槽,均是台盆区小而不乱的利器。
由于阳台包入主卧内,卫生间湿区同时也需承担起洗衣的功能,空间的分配我们尽可能做到精准。 洗烘机器叠放于一字型淋浴房外,洗澡时可将换下的脏衣服随手清洗,壁挂马桶的假墙上方,预留出一个壁挂mini洗衣机的空间,内外衣分开清洁,健康又更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