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河南三门峡夫妻改造窑洞婚房,每间都卧室可以泡温泉

戴小米

2021-03-31

在河南三门峡,有一个这样的地方,村民住的是窑洞房,冲厕所、喂猪用的都是温泉水。三门峡市陕州区的岔里村,有着特别的地理位置,正巧是中国东部和西部之间的中间地段。当地的窑洞属于“靠崖式窑洞”,已经有800年历史。

当地有一对夫妻,结婚的时候父母给了他们婚房——一个窑洞。家人都在窑洞居住,他们的房间是东边第三个窑洞,整个屋子呈现四合院的样式,三个窑洞,一个院子。

他们当时没有住,此后20多年一直在外打工。后来家里的老人都走了,房间也一点点被荒废了。如今夫妻两人年纪都大了,想回到家乡,看看当年美丽的景色。而第一步,就是将他们的婚房改造成一个民宿,让更多人来看村子的美丽风景。

窑洞的格局原因,改造的空间比较大,所以设计师就大展身脚,不仅各个房间的细节都兼顾到位,院子也是别有风情。

窑洞属于历史文化遗产,是先人的智慧。在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让文化与现代保持平衡?这是设计师一直在研究的事情。

夫妻两个人都以为,设计师会将房间修复,保持做旧的样子。然而并没有,旧式生活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在保持文化的基础上,这里的生活,尽是现代化的舒适。

工人在现场改造的时候,村民们都忍不住来围观,因为他们还没有听过谁要把自己家的窑洞改造。

传统的四合院是一进院,设计师将这里改为两进院。

一进院,非常有仪式感,拱形门形成一个长廊,上面全天可以透光,很有艺术感。

进入二庭院,有种开门见山的效果。四水合堂,是传统吉祥的象征,下面做了排水系统。墙面保留了原始的味道,只做了外墙基本的固化和修复。一些老式的线路虽然没用了,但看起来挺有意思的,就当做装饰留了下来。

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见缝插针地设计了有意思的细节,让各处都不那么单调了。

以前的围墙是为了安全,防贼,现在留着也没有什么必要。将墙降低了一大截,使得客厅采光非常优越。整面落地窗,可以在这里看到从日出到日落。

餐厅与客厅之间,用吧台做隔断,慵懒感满满。沙发区域铺上地毯,形成一个独立的对话区域,朋友家人可以在这里畅谈。

在院子的一偶,设计了相对的休闲凳,在这里望向外面,视线直达黄河。

更有趣的是,坐在石凳上,脚下踩的是温泉水。岔里村的温泉资源是全村最好的,每家每户的水龙头放出来的水都能直接喝。

每个卧室里面都有浴缸,可以直接放出来温泉水。就连地下的地暖,都是温泉带动的。在这里泡温泉、闲聊、喝茶,有比这更惬意的事吗?

在窑洞里面住,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单独的卫生间。如果半夜要上厕所,就要起床跑到外面院子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卧室装了灯带,用小造景将动线延伸到洗手间门口。洗手间门是原来房间开窗的位置,稍加改造。

中间的窑洞,当做单独的餐厅/茶室使用。高出来的台子,原本是一个土炕,被设计师改造成了榻榻米。

窑洞里面,呈现地太明亮和质朴的土墙不搭,所以全部的光源,都是局部光、点光源、线光源,落地灯也是宋代小黑铁的油灯形式。

▲当地文化特产——黑剪纸

▲邻居奶奶

▲邻居奶奶住的窑洞

房子装修好后,村民都过来参观,他们惊讶于窑洞的变化。甚至有人对设计师说,想请设计师也帮他们家设计一下。

改变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而不是毫无保留。装修不只是一个屋子变了样子那么简单,更是一种生活,一种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