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良好家庭学习空间很重要,一个学霸的房间要胜过孟母三迁!

美程美家

2021-07-06

四个分别不同的有娃家庭,

是如何打造学习氛围良好空间的?

规划“孩子学习成长空间”的故事。这其中的每个小典故都包含了一些有益孩子成长的装修”神设计“。不论是锻炼小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是为了培养学习气氛,其中的的装修设计都发挥了相当的重要地位。不仅有爱,温和,还很神奇,很巧妙。

01

68M²学区房如何打造?

很多父母会为了孩子将来的学业提前做一些准备,想要在力所能及的能力之内,给孩子打造最好的学习环境。

仅仅只有68M²的空间,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看似很小的家,大大小小的物品却整理的井井有条,表现出了【温柔的秩序感】。尤其是学习的氛围营造上,每个细节都很到位。

餐厅旁边是给孩子打造的一个图书角,光线柔和。经常看的读物用框分类起来,放置最下面,使用很便捷。可能是小孩子现在还小,沙发看起来会略偏高点,于是就拿个垫子做脚垫会舒适些。

孩子和大人的读物区域还是需要区分开来。都需要有自己的独立领域,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比如:柜子上放的是教辅的书籍,划分区域,功能目的性很明确。这样收纳容易。

在铁艺书架上,附带有吸铁石的标签,小时钟和倒计时表也附加在书架上,这样孩子可以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

在书桌上,选用的是可调节高度的桌椅,孩子一天天长大,成长的同时坐姿也不同,侧面还放了一个铁艺的小推车作为补充。便捷了收纳物品。

小推车的隔层上放置的是可叠加文件盒,还添加了标签,这样便于更清晰的了解学习任务。在最上面一层还放了笔盒,用来放文具。

书桌前面有一块白色磁性玻璃,可以打打草稿。相对于黑板更加好擦。还有用磁性钉固定标签也很便捷。在中间,还挂了时钟,学习间隙的时间可以看看作息时间。

总结

在培养孩子的同时,家庭环境的学习氛围营造事关重要。其实从细小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是否用心去【环境设置】:把孩子培养成有阅读的习惯,需要将书本放置可以拿、看得到的地方。愿孩子去自觉学习,就得将环境设置孩子便于学习的模样。

02

幼小开始开启整理教育

第二位家庭妈妈为了培养孩子有自理能力,便从小开始了整理教育路线。宝妈在家中设置了许多【儿童友好】的小设施,即便于自己也便于孩子。

入门时,孩子就可以在这里换鞋,取下书包、衣帽等小物品。就寝之前,也会在这个角落整理第二天上学的物品和作业。宝妈用硬纸片画了一个【放鞋提示牌】。以后孩子不把鞋放好都不乐意。这就是【标签的魅力】

综合厨房的收纳需求,还配备给孩子一个迷你水吧。需要喝水的时候,孩子可以自己打开中间隔层的蓄水瓶的龙头接水喝,肚子饿了还可以拉出底层的收纳盒子,里面有水果可以食用。

收纳盒子的位置和视线都比较矮,便于孩子自己拿出来,食用完后,盒子下面还有轮子,推拉比较方便。

小孩子上卫生间需要自己洗漱时候,不仅添加了踩脚凳,还有一个加长版的水龙头。在洗漱的时候,为了便于孩子使用还添加了一个小托盘放置洗漱用品。

秉承着一切自主自立的原则,上马桶时便利,还有个小的马桶圈,教会了孩子如何摆在马桶圈上,还需记得上完后应该按下马桶的冲水键。

在客厅区域,专门划分出了大人与小孩的区域。孩子区域有铺设50*50的专属地毯,一侧是玩具收纳,另一侧是手工区域。

临近窗户的这个区域不仅光线好,且很温暖。小架子可以收纳小刀子等小工具,小孩子很喜欢在自己的书桌上花花和做面塑,仔细看的话,架子上面有个温室小植物也是有小朋友负责照顾的。

夜间这个区域还能变身为地铺,还能准备好饮料与零食,把电视支架转方向过来,影视之夜就开启了。大人可以在这里安逸的看电视看书聊天。小朋友也可以安心的玩耍又有父母陪伴。

总结

从小培养,可以从孩子的行为方式出发,在他的角度去构建世界,让孩子的生活学会自理,即培养了习惯,又得到轻松。其单纯的目的很简单:帮助孩子在生活中能体验到在秩序和规律中能找到对其的热爱。没有什么事情在这个阶段更为重要。

03

好的格局设计占一半

第三个故事来自宝妈的自述:”身为两个孩子的宝妈,为了解决上学问题,换了一个学区房,买完房后,基本没剩下什么钱,一开始想着直接搬进去住一段时间过渡下,等过个一两年在装修。以下是改造前的户型。

这个户型的结构让宝妈最难受的地方有几个:

①到厨房需要从客厅经过阳台才能到达。

②做饭的时候油烟机很响,听不到孩子的声音就觉得很紧张,一直担心孩子在干嘛。

③卫生间没有干湿分离,洗漱后总是很潮湿,也担心孩子上卫生间会滑到。

整体来看,没有美感可说,宝妈一家住了一段时间后,无法忍受了,商讨后决定开始装修了。

装修的重点就是卫生间必须干湿分离。厨房格局敞开动线流畅。以下是设计后的户型格局。

宝妈觉得开放式厨房会有优势,原因就是大人在做家务的时候,可以时刻关注孩子的动态情况。这样宝妈也心安。

客厅的沙发宝妈做成了围合的形式。书架是开放式的,其他柜子大部分是封闭式的。这也是希望孩子看到的都是书籍读物。

干湿分离的卫生间,刚刚住进去的时候,两小孩都学会独立洗漱了。洗漱前孩子们会先把脏衣服放进篓子里,洗完澡会包好浴巾出来,出来后会到房间里面去穿衣服。

独立能力不是立马见效的事情,等到孩子们成年的时候,对着孩子说你该独立了,并不会就有。独立自理的能力是在生活中的点滴中培养起来的,而且每个阶段都是自己的独立目标。

总结

【有了孩子该如何去规划一个家】,其实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家庭的氛围已经开始对孩子影响了。阶段性的改变也是对应成长的需求。

04

有趣和有序的家更美好

第四位家庭是两位设计师,在规划自己家庭的时候更是得心应手。

两位大人一致认为:小和大本就不是评判一个空间好与不好的标准,空间、秩序、关系、光线等等才是,不管大与小,都要将这些要素组织起来,将生活妥妥帖帖的安排进去。

宝妈描述:孩子是个淘气的小男孩,正处于学龄前,大部分时间在家,需要给孩子尽可能多的阅读空间和玩耍时间。

原先的阳台改成了榻榻米,放置了小沙发。中间添加了升降桌,高度上可以满足的少许的就餐需求。还可以满足孩子在上面涂写画画。

除了固定家具,在起居的空间其他都是空的。墙面留出了一面涂鸦墙,旁边的书架下层还放了孩子的绘本。

整体上看,这是家庭生活的核心部分。家庭游戏、亲子阅读、各得所需。偶尔间还能一起看看影视。

改造前的次卧

先把需要的储物功能放进去:高低床、衣柜、开放式储物、书架、置物架。上小下大的高低床是必备的,下面是长辈使用,上面将来小朋友睡,现在则是他最爱的“爬高高的梯子”。

床的一侧则是我们小朋友的停车库,对于像小朋友这样的车迷,也是一种幸福。

床的另一侧是多功能家具——床头柜+开放收纳格+空调机位。靠窗是一张书桌,拉上窗帘就是一个静谧的个人世界。

多功能置物架

虽然固定家具整体占据了空间上的一大部分,但是丰富有趣、摆放有序的家具,让总体上丰富生动起来。立体化的空间利用才能使得剩余的地方不被将来的各种杂物占据。

总结

家是用来住的,首先要解决问题,平衡需求,再尽量有序和有趣一点。既使是一个小小的家,也值得拥有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