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实景案例丨170㎡会呼吸的家,一个小改动,让全屋动线循环

生活家装饰数智整装

2022-11-19

方案解析

初见这个家,生活家家居的设计师刘茹就被它的格调深深吸引:家具、配饰素朴简约,品位不凡,经时光打磨,满蕴生活的美好印记。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屋主的生活也在慢慢变化,不变的家也需要一些新的设计,「动」起来,焕发新的生机。

▲ 原始布局图

▲ 平面布置图

这套案例原户型方正,客餐厅宽阔,透过窗能看到老虎滩美丽的海景和山景,但它的采光不太好,卧室空间也相对较小。

屋主希望设计师让这个家变得更通透,在不用浅色的情况下,也能拥有高亮度采光,全屋风格能够和原有的旧物相融。随着孩子出国念书,屋主希望调整卧室,增大主卧空间。

设计思路:

· 扩大主卧:原三室改两室,将主卧和相邻的次卧打通,改为一间,增大面积。

· 规整空间:挪动进入衣帽间的门洞,简化卧室区域复杂的动线,让空间更加规整。

· 提升通透感:卧室到走廊设玻璃门,玄关走廊到厨房的门改为长虹玻璃窗等细节设计;

· 优选色彩、材质:采用配合旧家具的色彩,选用反射度高的地砖,优化亮度。

客厅

进了大门,穿过一道狭长的走廊,向右转,便来到了客厅。客厅空间方方正正,若要容纳更多的内涵,设计的要义便在于「简繁中和」。

原有的一扇大窗户,将窗外欧式风格的建筑、蔚蓝的海景框入室内,形成天然的装饰。设计师将这面墙留白,如同装裱,白边更衬美景本身。

不同于这面墙的简洁,沙发墙由深色的木饰面板、带深色线条的浅色背景墙、抽象艺术画三者结合,营造出丰富的层次。 材质、画面的相异,多了一丝混搭的趣味,但三者又形成了克制感、平衡感。



L形沙发将会客休闲的区域合围,色彩和全屋主色、地板保持一致,也与背景墙相衬。沙发材质很好,搭配橘红、白色的靠枕,让客厅空间更显轻奢质感,也有了几分跳脱。

另一面电视墙则突出功能性,由承担收纳、展示功能的柜体组成,满足屋主的收纳需求。木色与黑色的搭配,也使风格化进一步得到强调。

灯光方面,客厅采用无主灯设计,两道灯带,加上射灯等搭配,简约不凡,满足照明需求,又不会破坏空间的简约优雅。

餐厅

餐厅与客厅相望,客厅坐拥海景,餐厅则透过生活阳台的落地玻璃门,拥抱山景。秋天时节,山峦红黄相间,层层叠叠,夏日时节则是一片碧绿,在这里用餐都是一种享受。

餐厅一面墙都做成了餐边柜、酒柜,收纳空间充裕,容纳各种物品,也陈列花束、家人的合影。



和客厅以皮质、木质为主不同,餐厅在选择餐桌和餐椅时,用上了更多的金属材质,营造出了不同的观感。金属的出现提升了锐利感,和餐厅的地砖搭配,凸显现代轻奢范儿。

地砖的选择是一大亮点。一般来说,想让空间更「亮」,多会在浅色上下功夫,但在这套案例中,餐厅的地砖却选用黑色。 一方面,餐厅地砖和客厅的木地板形成材质上和谐的区隔,有效地分割了空间,又不会破坏全屋的风格;另一方面,特殊的材质让它在日光、灯光下,有着很好的反射效果,虽然是黑色,却光可鉴人,显得锃亮。

厨房

厨房是半开放式的,正对餐厅,也采用和餐厅一致的地砖,彼此相通,让空间更加通透。 这是一个典型的U形厨房,简单而易用。冰箱嵌入其中,进入厨房后可拿取食材,经过洗、切、烹炒,呈上餐厅。白色的橱柜和理石台面,更显洁净温暖。一旁的窗户同样呈现山景,美景与美食,能够同属于这个空间。

原户型厨房和进门后的走廊有一道门相通,设计师将之做了改动:一半,是进门储物的柜子,另一半,则是长虹玻璃构成的小景。

如此设计,既增加了储物功能,又显通透,还制造了温馨的景致——进门的归人透过长虹玻璃,能隐约看见在厨房里忙碌的家人,彼此可以道一声「我回来了」与「欢迎回家」。

主卧

孩子出国后,这套房的主要居住者是屋主夫妇,主卧成为此次设计的重点。设计师将主卧和相邻的次卧打通,改为一间,增大了主卧面积。 整个主卧和客厅的思路类似,也是留白+木质背景,飘窗是后做的,增加了一个休闲、储物的角落,一旁的床头背景采用同色系、不同色的搭配,调和出层次。

书房

女主人爱读书,擅国画,扩大后的主卧,也为她辟出一处工作间,尽情发挥她的爱好。

书架、工作台、罗汉榻都是旧物,满是旧日生活的记忆,放在这里并不违和。 书架旁的门能通向休闲阳台,在阳台上种种花草,莳弄饱满的多肉植物,画画素描,而再走几步,便可踏入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