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厨房装修细节,简直太贴心了!
住范儿
2022-12-19
自从上次写完系统厨房,我就沉迷于日式设计无法自拔,每次看见都感慨这设计也太细节,太贴心,太合理了!
后面设想把它挪到自己家,却发现有些设计并不符合我们的使用习惯🤔。
日系冰箱
日系冰箱近几年特受欢迎,不光是颜值,人家确实能解决一些特殊需求。
比如说空间预留小了,真的只能选日系,日本平均居住面积小,冰箱体积偏小。
图源 住范儿自摄
但日系冰箱“皮薄馅大”,会想方设法扩大冰箱内部空间,正是小户型所需要的。
什么位置放什么类型的物品,大概预留多高,会有预设。比如说第三层的搁板可以挪动,是为了放大型锅具。
空间规划清晰,能时刻保持整齐,强迫症狂喜。
功能区划分也十分细致,速冷区、速冻区、真空区、果蔬保鲜区、制冰区等等,超级无敌人性化。但是以上功能都是基于日本的饮食和收纳习惯。冰箱内部空间规划清晰,是由于日本家庭主妇有时间整理,习惯井井有条的收纳,橱柜、衣柜收纳都是这个套路;
有专门制冰区,能满足他们一年四季都喝冰水的需求;真空冰温是用来放寿司、金枪鱼的。而且他们饮食讲究多样少量,功能区也会划分更细致一些。
不一定符合我们的使用习惯,这一点要考虑清楚。
比如说家里除非特殊情况,蔬菜、水果都是现吃现买,但喜欢囤肉,比起果蔬冷藏区,更需要大冷冻区;家人习惯喝常温水、热水,制冰功能不是刚需等等。
有的朋友因为买了日系冰箱,抛弃自己原来的收纳习惯,专门做功课和日本博主学冰箱收纳,仅参考形式买各种收纳盒,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玄关处的迷你洗手池
后疫情时代,很多朋友养成了进门先洗手的习惯,洁癖人士也表示换鞋之后还想洗个手。
大家就想到借鉴日式设计,在玄关处装一个迷你洗手池。
迷你洗手池普遍小且浅,洗手时很容易溅水,意味着又增加了一项家务活;
而且用的时候得小心翼翼,出水量太猛会滋出来,家里有小朋友更要注意。
我们国内玄关处通常是没有下水口的,想另外装一个迷你洗手池,上下水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如果进门处刚好是卫生间,可以考虑做干湿分离,把洗手池挪出来。我们客户L先生家就是这样做的,换鞋后直奔卫生间干区洗手。
图源 住范儿自摄
PS.除此之外,最好在门口准备个垃圾桶,进门扔口罩后直接密封,然后换鞋、洗手,给鞋底和外穿衣物消毒!
日式三眼灶
好多人说日式三眼灶鸡肋,可能只是不符合我们的使用习惯。
国内大多是两个灶眼,很多朋友被三眼灶的设计所吸引,炒菜、热饭、煮汤同时进行,明火小烤箱也能用来烤鱼、红薯、面包啥的,很高效。
而且日式三眼灶面板一般有60/75cm这两种规格,我们两眼灶面板也得78cm左右,相当节省台面空间,适合小户型。
但是60/75cm的面板灶眼间距都比较紧凑,比如说一家三口用直径32cm的中式炒锅,剩余空间就只能放小汤锅和mini奶锅,可能和我们日常使用的锅具不匹配,这点要考虑好。
火力问题也值得注意,日式三眼灶最大火力是4.2kw,国内的灶火力可以达到5.2kw,或许不能满足爆炒爱好者的需求。
SI传感器也是日式三眼灶一大特点,当它感应到温度过高时,会自动调小火甚至熄灭。
有朋友担心爆炒时,SI传感器会自动调小火,其实选择“高温爆炒”功能就可以。通常爆炒250℃左右,选择这个功能后,SI传感器在温度达到290℃才会自动调小火。
SI传感器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当它感应不到锅具,会在1分钟后自动关火,很适合记性不好的朋友和老年人,忘了关火也不会发生危险;
锅具溢水时也能自动灭火,对开火后喜欢四处溜达的朋友很友好。还能定时,知道自己记性不好提前设置时间,当然国内很多灶具也有定时功能。
确定入手日式三眼灶,切记注意以下几件事:
◉ 无论是海淘还是找代购,保守估计两个月左右到货,记得算好时间提前下单;
◉ 不懂日语,最好定制一个中文贴纸,TB代购店就有;
◉ 日式燃气灶接气管口和国内不同,得买一个转换头;
图源 截图
◉ 日式三眼灶前面两个灶眼比较靠前,装侧吸油烟机不合适;
◉ 提前确认用日式三眼灶燃气公司是否给通气;
◉ 日式三眼灶操作面板不在顶部,橱柜开口方式和国产不同,提前确认预留尺寸。
还想给大家提供一个get“三眼灶”的思路。
我们客户L女士是根据自己需求DIY的,她从网上找到电磁炉+电陶炉纵向组合,搭配单眼燃气灶。
高颜值锅具担心锅底被烧黑,就用电磁炉;温茶就用电陶炉,完全能满足需求,且不占太多台面空间,价格也ok。
▼左边是电磁炉+电陶炉 右边是燃气灶
图源 住范儿自摄
3D水槽
日本住房面积普遍小,3D水槽也可以理解为多功能水槽,本质是为了提高做饭效率,解决台面空间不足的问题。
它最明显的特点是水槽内部有3层“阶梯”,用来放不同配件,比如说最下面放拉篮,中间是砧板,上层是沥水盘,洗菜、切菜、洗碗都能在水槽这里完成。
水槽内部有“导流管”,下水特快,就算有很多垃圾也丝毫不受影响;下水口过滤器很大,能容纳超多垃圾。也就是说我们不必一直倒垃圾,可以切配好后一次性清理,省时省力。
更适合台面空间不足的小户型,水槽搭配不同配件,充当台面,就不用担心有出切没处放了。不过注意台面深度要在650mm以上才能安装。
对于台面空间充足的家庭来说不是刚需,况且我们不习惯使用配件,挪来挪去,到最后八成会闲置。
而且因为要放叠放三层配件,3D水槽会更深,如果不习惯用配件,反而成了鸡肋之处。
还不如根据自己需求单独买配件,网上有不同类型的沥水架,还能定制水槽砧板。
日本产品的一大特征就是“本土标准”,是充分考虑本国人喜好、使用习惯后设计的。我们直接把某个产品买来用,照搬某种设计,大概率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
不过我们可以借鉴日系品牌解决问题的思路,把产品、设计“本土化”,就像我们客户自己搭配“三眼灶”那样。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给你提供了新的思路,记得给我们点“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