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投影仪怎么选?选购投影仪要注意这些点

安可的家电测评

2022-12-23

一、投影仪选购攻略

1、技术类型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投影仪主要有LCD,3LCD,DLP这三种投影技术。 LCD投影技术是通过单片液晶面板形成图像,而3LCD是由三片液晶面板形成图像,3LCD在色彩处理这方面会更加出色,单片LCD多用于一些低端机型的投影仪,LCD的显示效果一般来说比不上3LCD和DLP。

3LCD基本都运用在传统商用投影仪中,几千元的家用智能投影基本采用DLP技术。 3LCD的投影仪色彩好、亮度高、安装简单,而采用DLP显示技术的投影仪优势在于使用体积小、便携性强、音质好、系统好、易用性强、护眼功能完善、发热量小、噪音小、光源寿命长、光衰慢、影音综合体验好、响应速度快。目前,投影仪70%的市场份额被DLP显示技术占据。

对亮度要求高的可以选3LCD投影仪,想要更智能,使用体验感更舒适的就选DLP投影仪。

2、光源

市面上的投影仪光源有灯泡、LED和激光,传统商用投影仪大多采用灯泡光源,而家用智能投影仪大多采用LED光源和激光光源。

灯泡光源:

最大的优势就是亮度高,但光衰快,使用寿命短,体积大。

LED光源:

目前最主流的光源,占到全行业份额的88%。因为自带红绿蓝三原色LED灯,所以色占比能做到100%,色域相比单色激光更高。

随着LED灯珠的迭代,全色LED投影的ANSI流明也已经突破了3000。

市面上大部分的智能投影仪都是采用LED光源

激光光源:

有单色激光和三色激光

单色激光是通过蓝色激光去激发色轮上的荧光粉轮形成的三原色。亮度会比LED光源高,但没有三原色的先天缺陷,导致它的色占比较低,色域低、色彩饱和度低且普遍偏色。三色激光亮度高、色纯度高,是未来最理想的光源方案。但激光器成本高昂,目前合格的三色激光产品起步价在2万左右。售价较低的产品激光器数量少,亮度也不够高。

激光光源的投影仪显色

说到光源,很多人都以为激光光源就是最好,其实不然,单色光源的画面色彩显示效果甚至比不上灯泡光源和LED光源,三色激光亮度高、色纯度高,但价格昂贵。灯泡光源亮度高,但寿命短。所以选家用智能投影,还是更推荐选全色LED光源投影,亮度高,色彩好,而且价格合适。

2、亮度:

选购投影仪一定要重点注意亮度这项指标,市面上常见的亮度表示方式主要是ANSI流明、CCB流明和ISO流明ANSI流明是美国标准,它只测白场9点亮度,无法体现色彩亮度水平,而且ANSI流明存在作假的手段,色彩亮度无法达到白色亮度的水准,难以撑起画质。 CCB流明是目前唯一专属于观影的亮度标准。本质是在ANSI流明上做加法,增加了D65、Rec.709,13点测试法等,是保证在色彩准确的前提下去提升亮度,而不仅仅是提高白场亮度。

ISO流明用于爱普生、索尼这两大传统投影厂商,采用的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 21118亮度标准,也是采用9点法进行测量,不过ISO流明还是有一定优势,在日本有一定影响力,不过在全球和国内影响不大。

ANSI流明和CCB流明多用于家用智能投影仪,而传统商用投影仪则是采用ISO流明表示亮度

值得一提的是CCB和ISO的测试结果对于同款型号所有量产机也都需要符合标准,而ANSI流明只检测样机,针对后面量产机无控制标准。所以如果当你选择投影机投影仪,建议优先选择采用CCB或ISO亮度标准的品牌或机型。如果是想买家用智能投影仪要认准CCB流明,传统商用投影仪的话就选采用ISO流明的投影仪。

3、分辨率

投影仪的分辨率是影响投影画质的重要因素,分辨率越高,画面的清晰度就越高,分辨率分为720p、1080p、4K这三种,720p的投影仪基本已经被淘汰了,智能家用投影仪的分辨率大都使用的是市面上主流的1080p,不少高端机型也会采用4k。

需要注意的是投影仪原生分辨率与兼容分辨率的区别,原生分辨率是指其核心成像面板的分辨率,而兼容分辨率则是参杂了水分。我们可以看到市面上很多投影产品都标注着“兼容1080p”或“支持1080p”的字样,都属于兼容分辨率,兼容分辨率是指投影仪支持1080p分辨率的信号输入,但是实际显示的分辨率并不是1920x1080。所以我们在选购投影仪时要重点去关注的原生分辨率为1920x1080的投影仪产品,低于1080P分辨率但是兼容1080P的投影仪虽然也能使用,但是观影效果肯定是有不足的,4k也是一个道理。

原生分辨率和兼容分辨率之所以呈现出来的画面效果有偏差,主要是受DMD芯片的影响,DMD芯片是DLP投影的核心零部件,它决定了投影的原生分辨率和通光量上限,也是底大一级压死人。 为什么说很多高ANSI流明的投影虚标严重,因为它们都是同款DMD芯片,亮度差距不会有太大,所以更要看重色彩准确性。 与分辨率密切相关的还有侧投表现,因为侧投会损失亮度、分辨率和色彩,但日常使用的时候又难免需要用到侧投。所以如果是分辨率较高的4K投影,要买带光学变焦的机型,它可以减少画质损失,如RS Pro2。如果是1080P投影,一定要买主流品牌的,因为侧投算法能力更强。

4、音质

选购投影仪除了要重点考虑画质,音质的好坏也会影响我们的使用体验感,从音质方面考虑,我们需要留意音箱品牌、调音、音效、功率等,这里肯定是原厂音响更好,同时注意区分市面上的杂牌音响,以及借着品牌调音而标榜自己是名牌品质的产品。音箱功率大小会反映声音的响度,虽然说功率不是越大越好,但起码要听起来清晰立体。 市面上知名的投影仪品牌使用的音箱品质差别还是蛮大的,有的是杂牌音响,是自己调音的,音质效果肯定不如原厂音响好。有的是拿自己家的音响经过丹拿调音,然后标注自己的品牌,实际上也不是原厂音箱。而极米家的投影仪则是采用曼哈卡顿音响,原厂音响,专业调音,音效更震撼。 传统商用投影仪与智能家用投影仪在音效上差别也是比较明显的,同样是5k价位的灯泡机虽然亮度更亮,但是会有一定噪音,而且音效做得没有智能投影仪那么好。

5、系统

传统的投影仪在系统方面自然比不过智能投影品牌。智能投影系统能够通过网络连接实现许多特色功能,和使用各种APP,方便观看在线影片,看电视等。 其实很多投影厂商都有自研的OS操作系统,像极米的INUI UI、当贝的当贝OS、坚果的LUNA OS、米家的MIUI、峰米的FENG OS等等。给我印象比较好的就是极米的INUI UI和当贝的当贝OS,他们的操作页面都比较简洁直观,内容资源也比较丰富,支持安装第三方软件资源,满足了用户对于视频以及软件安装的需求。

6、处理器

投影仪的处理器往往是大家很容易忽略的硬件配置,其实处理器对于投影仪性能的影响很大,首先是系统流畅度的问题,好的处理器运行会更流畅,用久了也不会卡顿,使用寿命也就更长。 市面上的投影仪以及其他数码产品用得比较多的基本上就是是Mstar晨星和Amlogic晶晨这两个品牌,从总体来看,Mstar晨星的市场欢迎度更胜一筹。 同一品牌不同型号投影仪的处理器也是有区分的,硬件质量也会有所不同,对市面上主流的处理器进行排序为Mstar 6A938>Mstar6A848>AmlogicT968>Mstar6A838>MSD6A638>Mstar6A628,选购时可以参考这个排序进行考虑。

MTK9669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处理器了,万元投影仪的处理器也是这个

7、功能

传统的投影仪在功能方面也是比不过智能投影品牌,智能投影仪的灵活性更好,日常使用更方便,主要体现在以下这几个方面:

画面自适应

目前主流的功能包括有自动梯形校正、画面智能避障、画幕对齐、自动对焦、环境光自适应、墙面颜色自适应等。

需要注意的是自动梯形校正、画面智能避障、画幕对齐这些操作侧投是否与正投效果差距过大,我们日常使用投影仪难免会由于场景受限需要侧投使用,如果侧投画质表现不佳,或使用画面调整不精确,就会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投影仪的对焦速度,对焦时间过长也会消磨用户的耐心,做不到开机即用。

环境光自适应对保护家人视力有很大帮助,能够根据环境光调节明暗,十分方便。墙面色彩自适应可以面对各种色彩,特别是浅色背景,无需幕布也能保证画面色彩准确。目前只有极米H5有,但估计未来很多智能投影仪都会跟进这个功能,因为真的很实用。

智能语音控制

现在市面上很多智能家电都支持智能语音控制,操控机器就是动动嘴的事,真正做到解放双手。 投影仪的智能语音控制包括远场语音和近场遥控语音,实际体验下来感觉都差不多。这个功能主要看语音识别系统是否支持复杂搜索和分辨语意的准确性来辨别。

不过目前控制投影仪很方便,很多投影也支持手机下载app来控制。实际使用远场语音的情况并不多,甚至容易无意中唤醒出语音机器人而影响观影体验,就像手机的语音助手,有时候没有叫它也自己冒出来。

运动补偿

运动补偿算是智能投影仪的必备功能。投影画面太大,容易出现卡顿拖影的问题,观影的时候看着会非常难受。有些传统投影画质做得再好,但是没有运动补偿这项功能,使用体验感也是比较差的。而市面上的智能投影仪运动补偿水平也参差不齐,带这个功能的,也要注意看运动画面的实际效果。运动补偿技术不过关的产品在观看高速运动的画面会出现卡顿、拖尾和眩晕的情况,也是非常影响观影体验。

游戏低延迟模式

如果你想用投影仪玩游戏就还需要考虑这项指指标,同时也要留意低延迟具体是多少ms,有些有着低延迟功能却高于30ms的延迟玩游戏模式也是与不具备低延迟功能的没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