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灯光改造有必要吗?儿童卧室环境光搭建思路

熊妈有意思

2023-04-29

我是折腾家停不下来的熊妈,今天集中盘点一下这些年折腾过的灯。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有类似的经历:装修时还没孩子,选灯的时候追求氛围、个性,比如我当时更多考虑的是造型独特:设计师款、开灯像悬浮的飞碟的、透过木栅栏外壳透出射线状光芒的......这些灯在有了孩子,尤其是孩子有读写需求后并不实用。

首先是不够亮,于是买了台灯给桌面补光,但台灯只解决了在桌前学习这一最紧迫的问题,房间整体亮度依旧上不来。孩子在家,也不可能一直桌旁学习,他们还会在沙发上玩、地盘上拼积木、床上甚至厕所里看书......同时桌面和周围明暗差距比较大,容易引起视疲劳。因此又去研究更多的灯具和灯光......最后发现,这并不是某一盏灯的问题,而是我家的灯光环境不符合孩子的使用需求。

灯光环境是什么?

室内灯光环境通常可以用亮度、色温、色彩还原指数(CRI)、光分布、光线均匀度等维度来考量。

儿童需要什么样的室内光环境?儿童对光环境的需求跟成年人区别比较大:

一方面他们的视力系统还在发育中,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如成年人强,同时孩子的读、写等精细用眼需求也远多于成人,因此需要更明亮而不刺眼的亮度、CRI和均匀度来提升灯光品质、减少对视力系统的刺激。

上图为同显色指数下的成像效果

这其中光线的均匀度比较容易被忽略,尤其是主光源不够亮,桌面用台灯照明的情况下。明暗差过大造成很容易造成视疲劳,参考黑暗中玩儿手机的感受,进而影响视力。如果使用台灯,别忘了同时打开主光源。

色温可以影响人的情绪,且孩子更容易被外界环境影响,也建议选择最容易让人专注的灯光颜色(4000K)。

此外,环境光也能帮我们调节睡眠,夜间暴露在强光下会抑制人体产生褪黑素,这是一种有助于调节睡眠的激素。因此,在晚上使用柔和的灯光、关闭屏幕和遮挡窗户可以帮助我们睡得更加舒适,反之强光、冷光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和入睡速度。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睡眠对他们尤其重要,保证睡眠质量,也是助力孩子健康的重要途径。

关于光源改造,可以从以下几点去思考:

同仁眼科专家赵博士在他的著作《大国护眼之策》中,针对当前国内青少年视力防控现状提出了灯光环境与灯光改造的理念,如今光环境也被越来越多的家庭认可和重视。

  • 最好的光源:首先是阳光,其次是接近阳光的光。阳光可以提供最好的光环境,有条件应鼓励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或尽量把孩子的活动区域、书桌安排得离窗口近一些,借助自然光活动。
  • 最好的人造光源:全光谱光源比传统LED光源更接近太阳光,是比较理想的人造光源。

左:普通LED光源,右:全光谱LED光源

  • 赵博士建议,适合孩子学习、生活的理想室内光环境,应满足以下几个指标:环境照度>300lux,桌面照度1000~1500lux,吸顶灯功率7W+/平米,色温<=4000K,Ra>95,R9>90。想要测量自家光环境是否达标,手机下载一个免费的照度计,就能轻松测量。
  • 此外,我国对学习环境的灯具和照明标准还有一些强制规定:

教室灯具要求:

教室照明标准:

如何构建有益于儿童成长的室内光环境?

基于孩子往往要在同一间房间内完成学习、休闲、睡觉的需求,以及三种状态下不同的光线需求,我们理想的光源应该是这样的:

  • 明亮而不刺眼、均匀度好
  • 色温有4000K的选项
  • 显色好、无蓝光、无频闪
  • 全光谱光源
  • 最好可以调节亮度
  • 最好可以直接满足房间照明,如果不够则需要局部补光

主光源

孩子房间原来的主光源是一盏普通LED灯,亮度不达标不说,色温过低,莫名有点日薄西山的疲惫感,因此又加了一盏护眼台灯用做床头灯。(孩子喜欢在床上看书)这个组合最显著的缺点就是前文提过的明暗差。

于是我更换了主光源(孩视宝AH33-T),房间好像一下年轻了。

新灯除了亮度提升更显著之外,在显色品质、色温、房间光线均匀度、光线可调节等方面的贡献也十分显著:

  • 全光谱光源;
  • 除主光源可以调节色温、亮度,自带一个同样可以单独操控的背景光源,背景光源调到最暗、主光源关闭的适合,十分适合作为夜灯使用。

  • 以上操作都可通过开关或者遥控器完成,也就是说,开灯不用下床了。
  • 有很多灯光模式,学习、玩耍之类跳到自己喜欢的色温和亮度就好,还有各种神奇的伴睡、唤醒模式,我还在探索中,有些不明觉厉。
  • RG0级无蓝光危害、无频闪危害;使用漫反射发光技术,明亮但是不刺眼;
  • 显色指数:Ra = 97 > 95, R9 =99 > 90, 高于推荐标准和学习灯标准(Ra = 90),

总结一下,孩视宝吸顶灯对房间光环境的改善,首先在于整体亮度和均匀度的提升,角角落落不再落满阴影了,其他护眼灯应有的属性,孩视宝AH33-T都有并且数值卓越,毕竟是专业做护眼灯的大牌子,值得信赖。

灯下区域的照度已经超过300lux,超越教室桌面的亮度标准,但房间里离光源较远的位置光照仍然不足,建议如果不是坐在光源正下方,仍需要搭配台灯使用。

局部补光

局部补光设备目前在频繁使用的,有台灯、落地灯、大路灯,每一种的应用场景都不同,频率都很高,且互相不好替代。

台灯是最早买、最常规的局部光源了。

可以十分有效的照亮桌面范围,各种视力友好的指标都具备,至今仍是学生党每个苦读深夜的忠实伙伴。台灯的缺点是光照面积有限,需要和主光源同时使用。高台灯、照度AA级的灯在台灯范围内光照面积更大一些,对视力更友好。

相比起来落地灯的光照面积比台灯大得多,并且由于移动很方便,应用场景也更多。

我有一盏孩视宝FH708A-D,整天被挪来挪去或者灯头拨来拨去:熊爸临时加班,拉到餐桌做工作灯,在我的床头做阅读灯、夜灯,大孩子的弹钢琴,小孩子拨到自己床上去看书玩玩具......最佳劳模是也。

落地灯也建议搭配主光源使用,但它本身的光照范围已经大很多了,明暗差并没有台灯那么显著。

大路灯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给它归类更好,从照明指数来说它完全可以作为主光源出现,但又不是常规形式上的主光源形态。

自从拥有大路灯后,安置它的房间就再没开过吸顶灯,一灯照亮全屋的表面,由于使用了顶部发光技术,消除明暗差,阴影部分也比之前吸顶灯+台灯组合淡很多。均匀度、照度,在他这里统统不是问题。

如果非要说大路灯的缺点,一是不方便挪动,一是价格确实贵一些。但想想左一个右一个灯,花钱也不少,大路灯属于一步到位的类型。

国际惯例,做个做个总结

现代家居环境中,灯光环境对房间的意义不至于照亮、营造气氛,更是跟健康、心情、孩子成长息息相关的因素,正被越来越多人重视。

在光环境构建或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主光源+局部补光的模式,其中重点关注亮度、色温、色彩还原指数(CRI)、光分布、光线均匀这些指标。

如果有孩子使用,亮度、色温和均匀度要有针对性的调整之外,蓝光危害、频闪这些跟近视防控关系紧密的指标一定要关注。

再好的灯光都替代不了太阳光,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多带孩子走进自然。

参考资料:

不同亮度环境过渡空间光舒适度研究 吕坤洁

类太阳光/全光谱 LED 用橙红光及白光荧光粉的 制备、光谱调控和发光性能研究 覃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