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规范大揭秘!你真的需要做这些吗?
住小帮装修锦囊
2024-03-18
01 确定你家能否拆改
快速决策
- 装修前找物业提供住宅的原始结构图,它决定了空间设计的可能性。
- 在承重梁上打孔走管线,施工方需要提供相关工艺说明再开始施工。
承重墙不能拆改 ❌
可以!
严格来说,承重墙需要经过专业的计算和科学的处理后,才能拆改。
申请流程很复杂:
确定拆改部分→物业同意→向住建委等部门报备→(获批后)找有资质的设计院出方案→找有资质/经验的施工单位施工→结束后相关单位检验质量安全。
手续很麻烦,额外花很多钱,还不一定能办下来,所以承重墙一般不建议拆改。
*哈尔滨租户拆承重墙,已经属于违法行为⬇️
飘窗不可以砸掉 ❌
不一定!
由于建筑规范设计不同,有些飘窗是轻质结构,有些是梁体,准备拆改前一定要咨询物业确认。
飘窗分内飘窗和外飘窗两种:
和建筑外墙在同一平面上,一般都有地台;很多建于2014年之前的商品房能拆除。
窗体凸出墙面,底部悬空,坚决不能砸;砸了就漏风,后期还得给人家补上。
飘窗要具体结合房屋建筑结构再看能不能砸。
2014年之后,飘窗计入建筑面积,14年之后的新房,飘窗地台基本都是混凝土现浇的,不能砸;
另外,飘窗下方放置空调外机、或者内含钢筋混凝土,多是为了巩固结构,同样不能砸。
做无主灯一定要吊顶 ❌
不一定!
无主灯做吊顶,是为了方便安装筒灯、射灯、灯带等暗藏灯具,光效更好;不做吊顶,可以选择明装筒灯实现无主灯效果。
但每个筒灯都需要单独走线,所有的电线都需要在顶面开槽施工,难度较大,且容易破坏楼板结构;
建议请专业的灯光设计师,一些灯具品牌也会提供简单的灯光设计,性价比高。
三伏天不适合装修 ❌
可以!
三伏天装修,唯一受影响的是墙面。
比如沿海城市高温高湿,会导致腻子干的时间比较长,从两三天延迟到四五天,甚至一星期,可以先把其他的定制产品做好。
冬天不适合装修 ❌
不一定!
拆除、水电木工或者主材安装阶段,冬季不受影响。
但刮腻子、刷漆和贴砖等含有水分的施工,就需要注意了:气温低于5度,水泥砂浆粘合度降低,瓷砖易空鼓;墙面施工不彻底干透,会造成开裂脱落。
上半年筹备设计选材,过年前基本结束硬装,双十一促销买家具家电,冬季通暖气和放味,来年直接入住新家,是装修比较理想的节奏。
02 注意“伪施工规范”
快速决策
- 不同地区会参考国家标准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更便捷、省钱、实用的本地化施工标准。
- 选择有资质的装修公司/设计机构,对施工质量有保障,不会冒着风险做非标和特殊化处理。
水电线管开横槽 ❌
不可以!
墙面开横槽可能会造成开槽区域开裂,破坏砖体结构。在国标规范里,对承重墙开横槽做了明确规定:
而非承重墙开横,施工需要注意:
- 横向开槽长度不超过30/50cm,看地方规范要求。
- 开槽宽度和深度刚好覆盖住安装管道。
- 不能破坏墙体结构,尤其是墙体里的受力钢筋。
水电走顶方便维修 ❌
并不是!
阳台、厨卫等涉水空间,水电都会走顶,电管在上,水管在下,万一漏水不影响电管。
这些区域本来就要做吊顶,方便隐藏管线和日后维护,装修预算也不会增加太多。
家里不需要用水的地方,比如说客厅、卧室、书房等,不需要布置水管,电线直接走地上就行。
强弱电要包锡箔纸 ❌
不一定!
强弱电的电线本身就有一定抗干扰作用,包锡箔纸效果并不大,更多是为了展示规范的工地形象。
决定网络好坏的因素很多,强弱电面板间距≥20cm,网线的标准规格、如何布线,其实都会比包锡纸更重要。
木地板不能铺地暖 ❌
可以!
选择地暖专用的地板。
担心木地板影响导热,选择多层实木和强化地板,受热抗形变效果更好;选择地暖专用的防潮膜,厚点薄点影响不大,关键要有散热孔,好让热量上来。
地暖管间距越小越保暖 ❌
不一定!
地暖管铺设时的间距是由保温层、填充层等一系列因素综合决定的,并非越小越保暖。
地暖间距越小,会增加预算与施工难度;比如管道弯曲程度越大,易产生管道折损、受热不均等问题。
瓷砖必须要做美缝 ❌
不一定!
瓷砖铺贴时必须留出砖缝,避免开裂崩瓷。
填补砖缝,通常有美缝和勾缝两种方式,可以从美观度、好清洁、成本三方面综合考虑。
预算充足、追求美观耐用,建议全屋做美缝;预算不足,厨卫等用水区域做美缝,卧室等干区做勾缝。
担心勾缝发黄不耐脏,干燥后可以再刷一层清漆。
踢脚线必须做 ❌
不一定!
踢脚线是解决墙面和地面收口最简单的方法,如果有定制柜体遮挡、或者安装了墙板,可以不做踢脚线。
觉得踢脚线难看,还有4种常见的替代方法:
最便宜,只适用伸缩最小的强化复合地板;而且靠近地面10cm的墙面,很容易弄脏。
相当于把踢脚线安装在地面上,只能起到遮挡伸缩缝的基本作用,墙面防污损能力同样为零。
效果最好但最费钱,会减少室内面积,对墙面平整度要求高,不适合小户型和预算有限的家庭。
效果最好但最费钱,相对节省空间,对施工要求很高,也无法在承重墙上施工。
不如老老实实买一个几十块钱一米的踢脚线,安装简单,入住后摆上家具,基本看不出踢脚线好不好看。
全屋挂网必须做 ❌
不一定!
挂网是墙面基层处理工艺,能防止墙面开裂。
一般新房装修,没必要做全屋挂网,费用太高;而不做户型拆改的家庭,挂网的情况就更少了。
真正需要挂网的墙面,其实只有6个地方:
最好做完油工后,让墙面经历一个供暖期(完整的冷热干湿变化),稳定之后再去修补开裂,效果更好。
03 厨卫是谣言重灾区
快速决策
- 开放式厨房最大的问题不是油烟,而是噪音。
- 厨房防水不是必须,没有地漏不能做闭水试验。
- 卫生间越分离,内部空间越局促,成本也增加。
厨房必须要做防水 ❌
不一定!
厨房有地漏,可以做防水,漏水直接从地漏排出。
按照防水标准,地面全做,墙面防水高度做到0.3m,防水涂料刷两遍,完全干透后进行闭水试验。
厨房没有地漏,不建议做防水。万一漏水,渗到楼下邻居家厨房,会比(做了防水)漏水到客厅和其他房间泡家具,损失小得多。
做防水是后期补救措施,更应该从源头防止漏水:
- 前期水路做好打压测试。
- 选购正规的水管、角阀等五金件。
- 在厨房地面或者橱柜内安装漏水警报器。
把钱花在这些地方,会比做防水有意义得多。
卫生间要做干湿三分离 ❌
不一定!
三分离使用清洁更方便,但能不能改,要看面积、格局、动线、下水口/马桶/管道位置等综合决策。
在卫生间面积不变的前提下,越“分离”,内部空间就越局促,对设计师能力要求越高。
如果你家满足这些条件,就适合做三分离:
- 原始户型有且只有一个卫生间。
- 家里常住人口≥3。
- 卫生间原始面积>4.6㎡。
- 卫生间形状最好为扁长形。
另外,卫生间三分离,拆除、新建和重走水电的成本会增加;预算有限,简单的浴帘也可以解决干湿分离的问题。
厨卫必须用铝扣板吊顶 ❌
不一定!
预算充足,对颜值有要求,更推荐防水石膏板。
无缝隙更平整,方便造型和布置灯具;刷上防水漆,防水不挂油,用五六年问题不大;但价格一般是普通石膏板的2倍。
防水石膏板报价160-180元/㎡左右(以北京为例),通常只包括龙骨、大芯板和石膏板,刷漆单算。
选什么吊顶材料,一看预算,二看装修效果。
油烟和水汽问题要从源头治理,比如选择更好的烟机;洗澡的时候打开排风扇,减少空间湿度,都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橱柜台面挡水条一定要做 ❌
不一定!
挡水条核心目的不是挡水,而是挡住墙面与台面的缝隙,功能类似于踢脚线。
墙面和台面足够平整,缝隙均匀,打胶就可以,更美观实惠;如果不垂直缝隙明显,可以做挡水条。
下沉式卫生间用建筑垃圾回填 ❌
不可以!
建渣重量太大,容易超过楼板荷载,造成卫生间沉降;可能破坏防水层和管线,导致卫生间漏水。
建渣处理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买新材料还得花钱,想省钱省力才做出这种妥协;还有一些装修游击队,趁着业主不在现场这样做,但显然不符合行业规范。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回填材料有陶粒回填、炭渣回填和发泡混凝土回填三种,施工效果更安心。
马桶不能改位置 ❌
可以!
马桶移位大致有三种原因:马桶正对卫生间门口、需要优化动线、马桶坑距留错导致无法更换安装马桶。
马桶移位的原则:能不移尽量不移,能移短不移长。
有隔层排水和同层排水两种移位方法:
隔层排水移位,常见有3种改造方法:
会让下水口的口径变小,有堵塞风险,所以移位距离尽量短。
在主污管上接三通,改装墙排的壁挂马桶;管道通过壁龛隐藏,会占部分墙面空间,且成本更高。
最便宜的改法,抬高高度在100-150mm,排污管预埋注意倾斜度;不适合小空间和有老人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