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只要有人提到“欧式风格”,你的第一感觉是不是害怕? 我身边不怎么关注家居设计的朋友说,听到“欧式”两字,脑子里瞬间会蹦出那些七七八八的线条和花纹,十分窒息。 显然这种理解还停留在欧式=土欧阶段,岂不知现在优秀的简欧风早就可以甩穷苦北欧风18条街了。 就比如今天要介绍的案例,典型的高段位简欧,整个家的设计运用了很多石膏线做装饰,可最终呈现的效果不做作不花哨,还丰富性十足!
这间房子的屋主是一对高管夫妇,且都是对生活品质有很高要求的巨蟹座。男主人闲暇的时候喜欢躺沙发晒太阳,女主人则热爱摄影和旅行。 两个热爱生活的人碰在一块儿,在打造家的意见上可谓志趣相投。 家中的常住人口就是夫妇二人,老人偶尔会来一起小住,因此75m²的面积,对两人来说是比较充裕的。
改造前户型图:
原始户型问题: ● 原户型收纳功能薄弱,玄关沦为杂物区。 ● 客厅的功能比较混乱,娱乐区和就餐区都被挤在一起。 ● 电视墙的旁边连着卫生间的门,略显尴尬。 ● 卫生间小并且没什么收纳空间,很多物品在洗衣机上堆积成山。 ● 厨房很狭长,收纳也成问题,台面上摆了很多电器,影响做饭效率。 ● 厨房自带的一个阳台,可是阳台依旧用来堆杂物,十分浪费。
屋主诉求: ● 在各个房间,都需要很强大的收纳空间,让家里保持整洁干净的日常形象。 ● 希望次卧能有更多使用功能。 ● 让卫生间的布局和使用得到优化,让厨房自带的阳台可以利用起来。 ● 对风格比较挑剔,想通过色彩,打造出家的高级感和品质。 ● 对健康和环保比较注重,希望家具的甲醛含量尽可能低。 改造后户型图:
改造亮点: ● 玄关做了优化,封上原来的厨房门,打造实用的玄关柜,并从厨房一侧嵌入冰箱。 ● 将原来的冰箱移走,重新布局餐区,使餐区显得更宽敞。 ● 厨房从侧面开门,空间内增加通顶收纳柜。 ● 自带小阳台安置了洗衣机和烘干机,功能被重新利用。 ● 次卧虽然缩小了,却改成多功能室。储藏、睡觉、读书,一室三用。 ● 卫生间重新规划了干湿区。 ● 客厅电视背景墙上的卫生间门,被藏了起来。 ● 用多元的色彩装点了整个家。
因为原来的房子收纳空间很有限,所以玄关处几乎堆满了杂物。 设计师通过定制玄关柜,让这个区域的功能被重新利用。柜子底部和中部采用镂空设计,放置平常穿的鞋子和一些常用小物件。 对面墙上挂着玄关镜,便于在出门前整理仪表。 Before
After
接近白色的米灰柜子形成统一的背景,让玄关显得比较亮,百叶柜门也和空间整体的调性呼应。 地面用六边形地砖和鱼骨拼地板做了巧妙的衔接,地砖更耐得住鞋子踩踏。
而这种非常自然过度的衔接方式不光不会显得死板,还增添了趣味性。
原始客厅空间最大的问题就是功能混乱。设计师试图用“化零为整”的方法,将原本分散的功能进行整合,提升生活的效率和品质。 因为房屋原始结构的问题,不能改变卫生间的位置,原卫生间的门醒目而尴尬。
设计师为了弱化卫生间门,用浅粉色墙漆刷了整面背景墙,包括卫生间的门。 并用细致的竖线条装饰墙面,弱化门缝线,让门彻底隐藏在一片柔和养眼的粉色背景里。 甚至为了保持整体的统一,直接摒弃踢脚线。 Before
After
在粉色背景墙的对面,沙发区采用了墨绿色的背景墙,两种色彩同属于加入了灰色调,因此不会给人造成视觉负担。 焦糖色的皮沙发和背景的墨绿色形成撞色,但是比较幽暗的背景把沙发衬得更加鲜艳有质感。 男主人想要躺着晒太阳的愿景可以实现了。甚至因为植物、墙面挂画的装点,这里也成为了让人迸发灵感的空间。
背景墙的装饰线,是这个家的一大特色,在主卧、次卧分别也都采用了。 精炼的线条真正起到了丰富墙面的作用,完美衬托出客厅的主体家具,不会给人感觉用力过猛。
黑色的暖气片在背景里几乎不被注意到,同时也和茶几的色彩相呼应。 在简约的主灯之外,设计师还在电视背景墙上方安装了轨道灯,在沙发上方的天花板安装了嵌入式射灯,夜晚来临之后,暖黄的光线烘托出清新又古典的调子。
沙发、单人椅、茶几的选择,都保持了一致的简约风格。 而主灯的选择,则充满造型感,让整个设计调性在简约之上,不乏一些耐人寻味的精致细节。
原户型中的餐桌直接靠在墙边,桌上堆满杂物,冰箱也在这里占据了一个角落。 这种摆放方法其实很多家庭都躺枪,如果不是近几年的设计更注重电器的合理摆放位置,多数家庭的冰箱就是这样挨着餐桌放。因此设计师先是移走了冰箱。 Before
After
在新的餐厅区中,餐桌大大方方放在中央,但效果却是空间更显大了。 靠墙的深色餐边柜和墨绿色背景墙具有隐退的效果,黑色餐桌搭配质感很棒的黄铜灯让人把注意力向前集中。
餐边柜用来收纳日常需要用到的餐具,以便随时拿取。 台面上专门摆放音响、画作和一些装饰品,让餐区整体看起来更有格调和仪式感。
厨房空间比较狭长,只能在一字型的基础上,改造出更多的收纳,合理安置电器。 厨房改动比较大的部分是门的位置,之前一进门玄关的右手边就是厨房门。 Before
设计师在规划中牺牲了一小部分次卧的面积,将原厨房门封上,在一字型狭长厨房的侧面开了门。 After
而原先在客厅中“无地自容”的冰箱,被嵌入到进门玄关柜的中间。 视觉上变得更加干净整齐,动线也变得合理了。 无论是取新鲜食材在厨房做菜,还是直接从冰箱拿东西到餐区,都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生活效率。
新的橱柜和吊柜增大了储物空间,让电器和生活器皿都有了更好的存放之地。 考虑到屋主可能还会增加其他物品,设计师在橱柜旁边定制了一个顶天立地无死角的收纳柜。这样一来,不光厨房用具,吸尘器等清洁工具也有了藏身的地方。 曾经被浪费的阳台,如今用来安置洗衣机和烘干机。而曾经放在厨房的壁挂炉,则移到了阳台侧面墙壁的墙垛中,不占空间且简洁美观。
新的厨房门正对着次卧,设计师为了让它更雅观,将门做成拱形门,用松石绿装点门框。 长虹玻璃门关上后,结合墙上挂着的古典油画,这个家中最聚拢烟火气的地方,没有油腻感,反而艺术气息十分浓厚。
主卧的背景墙延用了客厅的淡粉色与墨绿色。 这里色彩拼接的妙处在于:深色只占据床头,可以给人营造静谧的舒睡氛围;而阳台一侧只用了浅粉,结合洒进来的阳光,会更明亮。
区区一个色彩的运用,就让空间既是连贯的,却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深灰色定制柜和浅灰色门板呼应,巨大的储物空间足够装下两人的衣物。
为女主人设立的梳妆台和斗柜一同放置在床尾,供女主人便捷使用。 优雅的装饰画为这个角落增添了精致又迷人的情境,整个屋子散发着古典气息。
原先的次卧改造之后,变成了一个多功能室。 一整面通顶的定制衣柜大大增加了收纳空间,左侧的置物架可以用来放书。在日常生活中,这里可以是一个安静的阅读角。 而当父母前来探望的时候,翠绿色的沙发床秒变卧眠区,这间屋子摇身一变成为次卧。
整个空间不大,所以柜面、墙面全部采用白色。和客厅一样的石膏线再次出现,让这个不大的白色空间,一点也不普通。 地毯上的几何形图案上,交织着蓝色、绿色和赭石色,如果你有仔细观察,会发现蓝色是厨房的主调、绿色是客厅的主调、赭石色则与这里的窗帘呼应。设计的细节里,充满了考究的构思。
之前的卫生间虽然有分区,但是很鸡肋。洗澡之后,马桶区是湿漉漉的。 理想的状态应该是淋浴区、马桶区和洗手台明确分开。设计师这样做了改动之后,进门就不再是堆着杂物的洗衣机了。 Before
带有浴室柜的洗面区代替了之前的洗面区,并且被移到了进门处。 墙面下半部分做了半墙长方形的小白砖,上半部分用了孔雀蓝色的防水漆。金色不锈钢条很好地粉饰了两种材质的交接处,还让空间更显贵。
手盆旁边的壁龛,可以用来放置卫生间香薰,或是收纳很多日常用品。 为了不留下卫生死角,简洁的壁挂马桶也取代了传统马桶。
淋浴区域采用了带黑框的玻璃隔断,划分干湿区域,里面放置了女主人喜欢的猫脚浴缸。
大到墙面的细节,小到灯具、洁具、水龙头,没有一个地方不体现着屋主人对生活品质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