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需求 ①原始户型结构划分不符合业主需求,功能分区欠佳; ②入户玄关空间利用不合理; ③一字型跑道厨房面积相对来较小,空间利用率不高; # 设计重点 ①充分利用入户空间,一体式玄关柜涵盖多重收纳需求; ②通过改造餐厨区,丰富优化空间更多可能性; ③增设客厅弧形吊顶,增设投影幕布槽; ④设计沙发背景墙造型,打造新的空间视觉焦点; ⑤抬高阳台地台,形成自然开放式的休闲区域; ⑥优化主/次卧空间,满足居住需求,设计感和私密性更好。
平面设计图如上~
原始框架图如上~
入户玄关作为家的门面担当,该区域承载了比其他区域更为重要的“使命”,在保证颜值在线的同时,还要将鞋物收纳功能完美的融入其中,本案设计师巧妙的将鞋柜与餐边柜设计在一起,鞋柜内部做了一个旋转鞋架 ,一体式的玄关柜涵盖了鞋柜、收纳柜、餐边柜等多重收纳需求。
原木色无把手的柜体造型,给人整齐划一的利落感,白色的收纳台面及吊柜点缀,在保持整体的同时打破了潜在的单调氛围,让本就不大的空间更具呼吸感。餐边柜收纳区没有繁琐的陈列,只选用了两三件简单却精致的物品,塑造出这个家所独有的简约禅意气质。
对于客厅的最初想法是把客厅和书房打通,由于原始户型的承重结构限制,客厅和书房之间的承重墙无法拆除,于是给客厅顶面增加了弧形造型,用于修饰和弱化墙面的阴角,并在顶面做了有肌理感的艺术涂料,在视觉上形成延展和整体性。
灯笼灯和客厅气质很搭,沙发背景墙用原木将空间进行了比例分割,与整个空间里的自然风元素相映成趣,L型沙发和藤质茶几等细节,体现了空间质感和功能的舒适度,提升了整个空间品质。
客厅吊顶增设了投影幕布槽,用装饰性壁挂柜取代传统电视墙,壁挂式收纳柜用白色和原木极简饰面,节省开合空间的同时营造了浓郁的自然禅意氛围,原木的材质也为空间带来一份温润质感,再搭配浅色简约沙发,和藤编的木质边几,随性且不失质感。
厨房的视角,可以在这个通景感知到! 设计师将餐厨区实现了与生活阳台、客厅等空间的联通,功能性增强也放大了原本南北通透的优势,引入了更多自然的光线,通达的格局让整个家清朗明艳,阳光洒进来,整个房子像被浸泡在光辉之中,轻柔恬淡,在这里享用每一餐,都简单而幸福。
原木色藤编餐椅与餐岛一体的餐桌,与整体原木日式风格色彩彼此呼应,餐桌上方的简约原木色吊灯带来空间色彩上的延续感,同时也保持了视觉上的整体性,实用性与装饰性俱佳。
主卧回归自然质朴的简约基调,用原木色打造一个舒适放松的睡眠空间,床头灯采用不对称设计,一边台灯一边吊灯,为主卧搭配的原木色藤编床和床头柜,造型自然简约,纯白色棉麻床品和窗帘布艺结合,沉稳雅致,给整个空间增添了度假酒店的氛围。
最令人惊艳的是卧室的床头背景墙,设计师利用墙面特地凸出造型,强化了立面空间的装饰性,在墙面造型灯带和床头灯光的闪烁之下,制造出高级又温暖的氛围感。
当我们推门走进卧室,在自然光线的掩映之下,不自觉地就能放松下来,回归心灵的平和。
儿童房设计的出发点是舒适、实用,设计风格依然延续了简约的日式原木风,配色上采用了原木色+黑白灰的设计,鱼骨拼的木纹地板和原木色柜体和谐统一,设计师还为富有探索精神的小盆友准备了更多的储物空间。
富有造型感的深绿色单椅成为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设计师还打造了许多非规则的有趣角落,以此最大化利用空间、优化行走动线,比如顶天立地的洞洞板置物架能充分摆放小盆友各种喜欢的玩具,书桌上方黑色的小房子形状的收纳区,给孩子创造出梦幻般的空间体验。
这个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书房,而是根据业主的生活习惯,将次卧改造成文娱休闲功能区,即满足了业主对琴房和书房的功能性需求,也可作为家人休闲放松的活动区域。
设计师将次卫空间进行了“干湿分离”,淋浴区选择玻璃滑门隔断,淋浴喷头对面的壁龛设计,延展了卫浴空间所需的储物功能,干区使用极简造型的浴室柜、镜柜和壁挂式马桶,再加上白色搭配着的明亮灯光,制造出通透而干净的视觉效果。
武汉之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