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夫妻两人的第二套房,简单、静谧,是他们想要感受到的空间氛围。面对工作的疲累、还有全世界突发的疫情、以及有了孩子之后的全身心家庭回归,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才能获得想要的结果。
改造前: ①原始户型餐厨区拥挤、封闭,全屋储物空间不足。 ②在满足原始三居不变动的情况下,对(餐、厨、生活阳台),(儿童房、客厅阳台)进行解构重组,从入户便实现开阔流畅的生活动线及利用墙体移动获得的充足储物空间,重塑空间灵活可变的新秩序。
改造后: ① 拆除部分墙体,厨房改为开放式,与生活阳台、餐厅集为一体,优化动线,扩大空间感 ②阳台纳入客厅共同使用,并改变儿童房动线,由客厅阳台进入,独立玩耍+睡眠区域 ③后退主卧门洞,利用原始儿童房墙体位置设计储物空间,不影响走廊宽度的同时扩大储物需求 ④拆除主卫墙体,解锁封闭状态,释放于主卧空间使用
拆除厨房墙体,原始的入户宽度扩宽。从餐厅至客厅电视墙,以单纯蔓延材料的肌理感的呈现方式打开归家之后的精神觉知。
客厅由小变大,利用线条构建视觉索引,制造广而静谧的空间视觉。阳台融合使用,模糊室内外环境的界限,赋予温和、流动的空间氛围,用最简洁的语言探索设计带给生活的多样面向。
宽裕的横向空间,不加额外多余的修饰,目的是为了避免切碎空间,保证视觉上的完整与统一。
艺术挂画、棉花糖沙发、亚克力边几、韵致的鲜花,循序渐进的展示,浪漫而又节制。表达出单色不仅仅是单调的黑与白,也是一种极致与纯粹的态度。
回归家庭生活,自然是需要呈现单纯和真实。用原始的色调来陈设物件,仅以餐桌与厨房岛台衔接,为空间继续做减法,真真切切连接起家人的内心。
开放式厨房,展示更多元化的功能需求,呈现出一条集烹饪、就餐、以及观影、休憩、陪伴孩子活动的流畅动线。
以点线面的方式将物与物之间进行连接,自然木材背景墙以二分法呈现,强调仪式感与趣味性。
吊灯、波浪镜面,恰到好处的体现居住者对精致生活的追求,营造出一种全新的个性化风格。
改变儿童房进门位置,并与阳台合并,打造完全独立的沉浸式陪伴方式。
弧形造型、云朵壁灯、分色墙处理、以及可爱的读书角,激活赋予孩子的想象力,一同组成“小”而丰满的童趣空间。
黑色悬浮浴室柜与细框横向镜面加强空间的立体感与广度,利用百叶引入柔和的光源,勾勒空间的细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