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客厅
餐厅
主卧
厨房
卫生间
玄关
设计亮点
书房
INBOX

Ryan 王恒|抛开外在限制,建一个自己的「盒子」,放肆生活

设计师Ryan王恒
关注
户型
一居
风格
现代简约风
面积
500㎡
位置
北京市
方式
全案
预算
400万
设计亮点

空间是有局限,但在有限的范畴内就不必再设限,从而获得最大化的自由。 原始结构为两层,全部打开后重新规划设计,整体为钢架混凝士结构。 基于个人的生活需求,将三层的空间简单布局为一室一厅一卫一厨,将空间不局限于单一功能。每层都没有多余的墙体分割空间、阻隔视线,解开空间束缚让其自由交融流动。 少即是多,家里留一些白,拥抱生活更多的遐想空间。

玄关

近几年里「断舍离」理念风靡,但比起空间零「杂物」,我更在意与过去的链接。所以在家里总能看见一些老物件,他们都承载着我的回忆;当然这里也有我的爱好,它们让家多了许多生气。 背景墙的木头取自日本雪山木屋,颜色交错纹理不一,颇具自然之感。再加上挂放着的滑雪板,恰好应景。 一层采用户外地板,牧马人可以成功开进家里。 梁柱之间刚好用吊绳悬挂帆船,仿佛这个位置是为它而量身打造。上方船桨是由洞洞板的插件固定。 以前心爱的户外物品都委身于阴暗的柜子中,如今可以摆出来透透气了。这面墙历经了好多个版本,因为每个季节会尝试对应的运动,从而不断去替换改造。装了拆拆了装,即使耗费心力,但这些都是认真生活的痕迹。

客厅

设计亮点

开放式设计赋予空间更为开阔的视觉体验,削弱空间仅以功能性为导向的限制。 朋友在这里聚会、畅聊和娱乐,不受空间的束缚自由走动,自然舒适的场景构筑松弛社交场域。 直线楼梯线条简约,抛却过多繁琐修饰,干净利落延展空间。

软装搭配

壁炉并不单纯是一件装饰品,它不是静止的而是鲜活的,有跳动的火苗、摇曳的火光。 单在客厅区域就放置了3种壁炉(角落里的真火壁炉、茶几上的酒精壁炉以及楼梯下的水雾壁炉),火焰或灵动明艳或安静柔和,给寻求宁静与舒适的人一种「接近心灵,被爱包裹」的感觉。 晚上还会摆放一些蜡烛,多肉拼盘里也放了两支,特意用玻璃围着,不会烧伤植物。 暖黄色的灯光照亮一片空间,随坐随躺时看东西也很方便。 植物角已养三月有余,主位幸福树枝叶灵动,底部的珍珠草也已经连成一片,家里多了许多绿意和生机。慢下来照顾一草一木,让生活更有呼吸感。 闲暇时坐在绿植旁阅读,感受生活的平静。

厨房

开放式厨房消除烹饪者的「孤独感」,交流自然涌动。 我一直在探索融合功能性与美学设计的厨房。 一方面对厨房区域进行储物改进。通过多功能收纳柜体令台面空无一物,达到理想视觉空间与操作便捷性的完美平衡。 一方面通过智能家居做去家务化设计。洗碗机很早就确定了老板的洗消一体机,三叉喷淋臂+高水压一次洗净,除菌+烘干+净存模式,除菌率达99.99%,使用上也更安心。 还有我个人看重的“无忧换新厨”的服务。我算经常搬家,搬一次,橱柜尺寸、水电位置什么的都得变,老板提供的这个“无忧换新厨”服务就特别适合我,预约方便,上门的改装师傅很专业,2个多小时现场就能验收,安装完还会清理现场。也不用担心如果之后再换房现在的洗碗机没有合适地方放置了。

餐厅

设计亮点

厨、餐、休息区相连,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在这里可以放弃任何限制,比如明确的功能划分和物品的规则摆放。在家里,最大化地让自己舒服即可。

软装搭配

随机摆放上自己处理的鲜切植物,让空间更有生机。 家中每个区域中都设有舒适的躺卧家具,以身心的惬意去感受空间,在有限空间里实现多元生活场景。瞧,红海和乔布斯处处都有「窝」了。

书房

软装搭配

二楼的书房是办公和阅读的好去处,木制桌椅书柜渲染出自然质朴的空间属性。 书柜上摆放着专业书籍以及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存放着我的很多回忆。这里还留有空间,未来会将它不断填满。 连通书房和厨房的过道空间属于咖啡和音乐。它们在我的人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让我更平静,更有创造力。 轻松惬意与朋友观影、静谧灯光下独享安静、手磨咖啡和欣赏音乐等等可在这空间里肆意切换,享受居家生活。

卫生间

设计亮点

生间简洁明朗,干湿三分离。 拱门洞设计以及延伸的弧线线条,使视觉感受更显柔和,提升空间感。

主卧

设计亮点

起居室犹如「飘在空中的城堡」,脱下成人的外衣,忘记社会法则,找回内心的童真和生活的纯粹。无论多大都要热爱童话、英雄和魔法,让我们在繁忙与奔波中停下脚步做个「白日梦」。 透过落地窗,各处生活之景尽收眼底。 灵动空间,就藏在设计的细节里。卧室特意开了一个无窗的「口」,打破常规格局,光影融入,空间瞬时流动。 张弛有度的空间处理,家的呼吸感倍增。

INBOX

家不是收纳盒,可以划分成不同功能的小格子。各个空间应犹如无数延伸的线交织缠绕,不可分割。 空间与空间延伸交错,人与空间相连接,没有多余的墙体阻隔,大面积的留白给生活的美好腾出空间,赋予空间自由与更多的可能性。 这是我的 INBOX ,相信未来一定也会有更多的 INBOX,或许风格迥异但依然藏有自在生活。它们不仅是精细化的设计,而是纯粹的生活,有着生活痕迹的美。 希望 INBOX 能够拥有更多的「共鸣者」,承载更多的爱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