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业主是一对个性夫妻,喜欢电影、露营以及收藏各式各样的好玩意儿,他们希望可以把74㎡二手房改造成一个明亮、多元和可「成长」的舒适居所。 男主人,史楠,是一名专业汽车摄影师,家里有着大量的摄影器材以及配件;平时热爱收藏车模,多为1/43模型。 女主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热爱,喜爱收集中古杯碟、POP MART以及摆件等,总计数量已达100+。 除此之外,还有上百双运动鞋、2小2大1特大行李箱以及全套露营装备等等…… 原始户型方正,但各个功能区布局较为呆板,并且储物空间无法满足收纳需求。 加上平时常住人口只有两人,双方父母偶尔来居住、朋友也较少留宿,目前阶段两间卧室有些多余。 但未来三年内可能会增添一名小朋友,所以它也应该是具备成长潜力的空间。
装修后
我们将非承重墙拆除后,最大化将公共区域打开,让空间多些呼吸感与松弛感。 改造亮点: 1.新增玄关,方便入户衣物收纳,打造归家仪式感; 2.两居改一居,增加办公区,方便业主在家办公; 3.拆除轻体墙,实现卫生间三分离。洗漱台外移,方便入户洗手消毒,动线流畅; 4.增加专属收纳空间,满足业主摄影设备、露营装备和收藏品等个性化收纳需求; 5.打造半开放式厨房,增强互动性与加强空间连接,空间愈发通透; 6.借用厨房部分面积,新增独立家政间,有效利用每1㎡空间。
设计亮点
入户右侧新增顶天立地式收玄关柜,正好与左侧墙体形成落尘区域。顶部增加灯带,提升入户玄关照明,营造归家仪式感。 柜体内部进行功能分区,留有衣物挂放区、叠放区以及活动区等。电箱也藏在柜体内。柜门背面贴有一面全身镜,方便在出门前整理衣着。 柜体底部抬高200mm,方便鞋子穿脱,一排放置也格外整齐。再放上一个换鞋凳,平时换鞋方便也不影响进出。
设计亮点
原入户左侧是卫生间,它被一面轻体墙包裹着。并且,洗漱、上厕所和洗澡三个功能混杂在一个空间里。 考虑到女主人有长时间的洗澡和化妆需求,为避免两人日常使用冲突,轻体墙拆除后将洗漱区外移。进门后换鞋换衣再到洗手消毒,丝滑切换为「在家模式」。 一侧是台盆洗漱区,另一侧是化妆区,空间可同时容纳两个人,互不干扰。并且洗漱完毕后,女主人可以直接在这里完成护肤化妆。 再设置独立马桶间,各个功能区互不打扰。 除镜柜可放置洗漱用品外,右侧也放置收纳柜,将物品有序收纳。并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设置两层开放格,高度友好,便于拿取物品;物品也放置在收纳盒内,储物杂而不乱。 小小空间里,盥洗、化妆和储物三者兼备,别有洞天。
软装搭配
这是只看一张照片,就会无比心动与向往的客餐厅。 木色的温润、橘色的活力与白色的明亮,在空间里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南向阳台的大窗,让阳光无阻碍进入到整个客餐厅里。沐浴在阳光中,心情最是美丽。
软装搭配
阳台放着夫妻两人精心呵护的绿植,还给每一个绿植搭配各式各样精美的花盆。为了让它们更加舒服,特意加了一个加湿净化的空气循环扇。 阳台处的窗户装了柔美的香格里拉帘,阳光透过帘子照进来,柔和了光线,光影感也特别漂亮。 在被「绿意」包裹的地方里简单摆上两把椅子。听音乐、看景放空、晒太阳,再或是与朋友漫聊,它已然是最佳场所。
设计亮点
为缓解厨房压力,将部分功能释放出来,在餐厅中置入西厨,充分满足业主日常准备和食用轻食的生活需求。 岛台与餐桌平行摆放,传菜更为方便;平时亲朋好友在家聚餐时,岛台也可作为餐桌的一部分,同时容纳多人进餐。 岛台后左侧收纳柜中内嵌烤箱,下柜中可收纳蒸烤模具并且上柜可放置其他电器或厨房用品等。右侧柜体长度为850mm,柜体内部放置活动板层,根据露营装备的高度灵活调整隔板之间的高度。 侧面临近墙面也定制一组进深600mm收纳柜,左侧柜体中考虑到物品重量以及拿取物品的方便程度,上方主要收纳露营的装备,下方放置旅行箱。 因为男主人是一名专业摄影师,所以在右侧柜体中专门规划出存放摄影器材的空间。位置靠近门口,便于日常拿取,进一步缩短拿取动线。 柜体内部特意配置可移动轨道插座,看似平常的收纳柜实则内部藏着一个小型「充电屋」。
软装搭配
顶部增加漫反射灯光,增加照明的同时延伸视觉层高,凸显空间感。
设计亮点
原布局中厨房门口处有一面短墙,为增加更多储物空间,我们将其打通而改做一面整体的「收纳墙 」。 柜体中部进行镂空设计,开一个小口,让空间自由流动。同时移动板作为软隔断,可隔绝油烟与噪音。 厨房围而不合、隔而不断,使烹饪不再孤独。 厨房内部二字型厨房一侧规划为灶台区,靠近厨房门处嵌入冰箱,拿取食物→清洗食材→备菜→炒菜,整体做菜动线合理有序;一侧为水吧区,补充餐厅区西厨功能。 调味品放置在灶台左边,炒菜时一伸手即可拿取;再让常用的锅盖上墙,解锁垂直收纳空间。 冰箱上有着两人的旅行回忆,以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美好。 将原厨房内推1370mm,还成功拥有了2.5㎡独立家政间。 洗衣机和烘干机上下叠放后,正好留有旁边洗手池的空间,洗抹布或是清洗小物品都很方便。顶部设有抽拉晾衣架,小件物品都可以轻松晾晒。
软装搭配
因为男主人喜爱收藏车模,我们在靠近阳台一侧的柜体内规划出一列车模收纳区。根据业主的习惯,将层板倾斜放置,也便于日常摆放和呈现最佳的视觉效果。 水吧旁边是女主人收藏品的展示区,这里摆放着来自北欧六七十年代手绘的杯碟。 柜体上的移门有两处妙用,移开时可展示自己心爱之物;拉上时避免旁人在无意中碰倒。
设计亮点
温润木色为基底,再搭配柔和的漫反射灯光,整个卧室看起来宁静而舒适。 从小小飘窗向外眺望可以看到环球影城,即使不出卧室门,也可尽享风景。
软装搭配
飘窗上定制一个「盒子」,满足业主收纳和展示的双重需求。 面向床体一侧的柜体中主要收纳日常衣物,其中搭配储物盒可将衣物分类收纳。另一侧中间开放格展示小摆件,增添生活趣味。 床体左侧设计衣物收纳柜,便于就近收纳衣物。 柜体内部分为长衣挂放区、短衣挂放区、叠放区以及收纳盒补充区等,可将衣物类型以及使用频率分类放置,寻找衣物时一目了然。 放几本书或者随身小物,小巧床头柜就可以轻松搞定。
设计亮点
因为双方父母半年只来1-2次,朋友留宿的情况也较少,所以将原次卧改为办公区域。但考虑到未来三年内可能家里会有小朋友,之后可能转化为儿童房。 空间仅5.5㎡,但它是会随着居住需求而不断成长。 它目前作为工作区,简单摆放着一张工作桌、一把椅子;但也随时可变为衣帽间、临时居住区或是儿童房,空间有着更多的可能性。 将原次卧内推900mm,新增一间独立浴室,避免卫生间高峰使用的压力。墙体内嵌壁龛放置洗浴用品,上下分隔,男女主人洗浴用品可分别放置。 浴室对面放置一组收纳柜,左面放置浴室相关的物品如浴衣,缩短行动路线;右面结合洞洞板挂放清洁用品,充分利用每一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