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留的遗憾,是可以靠设计去弥补的。 业主兔兔去年4月买下这套62m²小一居,虽然没能实现“两居室”的购房初衷,但三环里、次新、全南向、临地铁这几点,就足够有诱惑力了。 我们在初次沟通时,兔兔就提出房子需要一改二,供老人短住使用(一年两次、每次半个月),但因为家里大多时间只有兔兔夫妇和两只猫常住,又希望平时能感受不到客卧的存在。
我们理解到业主是希望在不浪费空间的前提下去加卧室,这个空间平时要能用起来,又能随时切换独立卧室的舒适使用状态。所以我们的方案是,用两道推拉门,在主卧内隔出一间多功能房。 房间内放折叠沙发床,平时夫妇俩能在这阅读或看投影,作为客厅或主卧的补充空间使用。老人来访时,推拉门封闭,沙发展开成一张1.4X2米的床,满足独立客卧的功能诉求。 我们在主卧留了两道门,一扇推拉门分割主卧和多功能房,平时门全打开,两空间是连通状态;另一扇隐形门面向客厅,老人访时,业主夫妇能从这道门进出主卧,两间卧室动线独立。
房子在一层,附赠小院,从平面图来看,原始户型方正且全南朝向,唯一的小缺憾就是客厅里的门太多,四周墙被割裂成多个区域,视觉上不美观。 业主的居住诉求明确:1. 需要客卧 2. 客厅布局要自由,不要沙发和电视 3. 猫咪也是家人,要考虑他们的生活动线,以及猫咪的适老化设计。 为了匹配业主诉求,我们将布局调整的重点放在了两个区域: 1、适当缩小主卧和卫浴间洗漱台的空间,在两个区域中间隔出一个面积约3m²的多功能房和1m²的独立衣帽间,同时通过隔墙调整,扩大淋浴房,这样一来也能将两个卧室和卫生间三个空间的入口规划进一面墙; 2、拆除玄关与厨房中间的隔断墙,以柜体代替,柜子可双面使用,丰富两区域的储物功能; 能看到改造后的公区客餐一体,我们利用3米原始层高的优势,在公区做了三面大圆拱造型墙,将客厅内的5个门洞巧妙隐藏,也让室内动线更具灵活性。 室内动线展示。圆拱造型门洞内包含多个小入口,让室内动线上更具趣味性,也在视觉上让客厅更规整。 改造后的公区展示。客餐一体,布局灵活,感谢业主的100%信任,才能让我们最初在图纸上的畅想能够在现实中完整落地。
门厅是个宽仅1.1米的窄小空间,隔壁就是厨房,两个空间的入口刚好在一面墙上。我们利用餐区嵌入冰箱的厚度做了双层的圆拱造型墙,中间吊装2米多高的推拉移门,弱化门洞的存在感。 地面利用室内铺装地暖的高度差自然形成落尘区,灰砖更耐脏,与室内的木纹砖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选材的不同来明确功能上的区分。 圆拱造型墙中间的左右两侧新增手办展示柜和书柜,补充公区收纳。 一组L型柜体代替墙,分割门厅和厨房,柜子可双面使用。能看到,我们在正对大圆拱的那面柜体中间做了个小圆拱开放格,视觉上会有种大圆套小圆的趣味性。 开放格背板以格栅装饰,顶装筒灯,业主后期可以搭配插花,台面也能收纳钥匙等小件零碎物品。
从玄关进来就是起居室。我们在最初梳理空间功能时,兔兔提出想要大客厅和西厨岛台,面积有限难免要做取舍,相比之下,一个相对宽敞的厅更能满足两人对工作、生活、娱乐放松的需要,于是舍弃岛台,选择放大客厅,同时不要沙发和电视,“玩”点不一样的。 起居室主要由两个功能区组成,靠近门厅的是阅读区,我们把客厅内唯一一面没有门洞的墙给到了猫咪攀爬游戏的区域,结合书柜,组成多功能图书角。 这面猫墙的设计我们也充分考虑了猫咪的适老化,猫咪年纪大了跳不动的时候也能玩。 猫墙的最高点只有2米,业主伸手是能够得到的,同时下方搭配壁挂式的猫抓板和书柜自然形成猫咪的攀爬路径,跳跃不费力。 猫墙与阅读区形成陪伴关系,Karimoku的绿绒单人沙发椅轻巧便于移动,业主可以根据需求、心情将阅读区搬去客厅里的任意角落,满足灵活布局的需求。 客厅另一侧是两间卧室和卫浴间的入口,大拱形造型墙+隐形门藏起3个门洞。有趣的一点是,我们在主卧隐形门左侧新增了猫咪进出卧室的小门洞,同样做成圆拱,造型上相互呼应。 gif图展示 猫咪可以通过这个门洞自行出入卧室,动线独立且自由。 靠窗一侧是餐厅和西厨,圆拱门洞搭配断桥铝玻璃推拉门,能将室内的视线自然向外延伸,模糊室内外界限,让大面积的阳光撒入室内,以此来营造开阔温暖明亮的用餐氛围。 为方便日常通风,门外加装了一层防蚊虫的钢纱窗,夏季可以将推拉门全打开,尽情享受自然风。 客厅内一层纱帘一层遮光帘,很好的保护了一层室内的隐私感。 餐区是业主夫妇主要的活动区域,80公分直径的小圆桌刚好可以满足夫妇俩日常用餐,朋友来做客时,只需添置几把凳子。 因为隔壁就是厨房,我们在餐区叠加了西厨功能,预留上下水,新增吧台区。墙面预留了轨道插,除了咖啡机,厨房里装不下的小家电也可以放在这个区域使用。 吧台橱柜的定制将展示与收纳相结合,地柜内嵌入扫拖机器人,帮助业主家务减负。 冰箱也从厨房挪了出来,利用定制柜做嵌入式设计,安置在了用餐区,拿水饮方便,烹饪取食材也不远,冰箱左侧就是厨房入口。
厨房平时基本都是闭合的状态,因为顶梁的原故,门洞仍保留了原始的方形门框。我们在厨房墙面铺设了肌理感瓷砖,搭配灯光有种独特的美感。 厨房宽度仅2米,我们在左边做了一排600深的橱柜,右侧定制200厚薄柜体,打造平行布局。窄柜子作为厨房的补充收纳,中间预留展示收纳区,方便烹饪用具的集中储存。 厨房虽小但功能齐全,我们利用灶台侧面燃气包管的部分空间做壁龛调料台,墙面利用洞洞板悬挂收纳下厨常用工具,拿取方便。台面下提前预留电源,利用抽拉板嵌入电饭煲等小家电。 尽头的那面柜体实际是玄关柜的背面,我们将L型玄关柜转角不好用的那部分柜体改为从厨房开启,内部可储存杂物,下方可嵌入干湿分离垃圾桶。 另一侧连接生活阳台,直通小院,我们在阳台预留了完整的洗衣+晾晒功能,足够业主日常使用。
新增的小客卧是从主卧直接隔出来的,通过移门的开合能够随时切换休闲厅和客卧两种使用状态。房间左侧直通主卧,右侧紧邻卫浴间,老人夜晚起夜更方便。 主卧与多功能放中间由推拉门分割,我们还新增了卷帘,保证两间卧室的私密性。
主卧作为业主夫妇日常的休息空间,更多的是一个睡眠氛围的考虑,能看到我们是用来大面积的胡桃木色来装饰,颜色相较公区会更深一些,初衷是希望人在进入这个空间时能够慢慢平静下来。 床头左右两侧以柜体包裹,代替床头柜的置物功能。 靠窗一侧的床头柜内其实还有一个隐藏亮点,我们利用折叠桌板在这里藏了一张隐形小书桌,业主装修时刚好是居家办公的高频期,所以我们在后面的设计方案里也保留了这个预设。 2.1米宽、2.27米高的飘窗整体以胡桃木饰面包裹,搭配木百叶形成一个独立的临窗休闲区。 主卧新增了一个面积约1m²的独立衣帽间,U型壁挂系统储物量可观,能代替衣柜的功能。
卫浴间两段式布局,外侧新增柜体嵌入猫砂盆,上方柜体可用作多功能房的补充收纳空间。 内部简单的干湿分离布局,湿区墙面我们铺设了绿色小方砖与马桶区做出功能上的区分,视觉上也会更加美观。 改造后的空间,布局紧凑但功能齐全。虽然买房不能尽如人意,但通过布局微调,在不压缩现有生活品质的前提下,仍能弥补“小房不够住”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