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本案位于厦门市翔安区,设计师结合屋主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方式,对空间功能区块与动线进行优化,以简白与原木色系营造出一处闲适写意的现代原木居所。将屋主对于现代原木之家的想象,转化为具象的空间表达。 设计师根据原始户型结构,结合屋主的住房需求,提出了一些原始户型缺点,并以此做出区块与动线的改动: ① 进入阳台的动线过长,需经过主卧的过道,日常洗衣、拿放衣物都不方便; ② 客厅的阳台狭小,不知如何运用; ③ 整体房屋空间小,储物功能少。
装修后
❶ 将主卧的门改至电视背景左侧,缩短出入阳台的动线距离,能够用最短的路径将换洗衣物送至其他房间。 ❷ 原主卧门洞加以利用,设置成双面柜体,一面作为主卧衣柜,另一面留给卫生间干区收纳。 ❸ 主卧与生活阳台间新砌一段矮墙+玻璃作为隔断,遮挡操作区域的同时最大限度保证空间采光。 ❹ 将客厅阳台的推拉门拆除,将阳台区域连同飘窗铺上木饰面,增设踏步、书柜和软垫,改为多功能休闲区。 ❺ 将洗手盆外置,实现卫生间干湿分离,淋浴房宽度由70公分扩展至90公分。 ❻ 主卧和卫生间均设置隐形门,与客厅电视背景墙融为一体,保证立面整体性和风格统一。 ❼ 在多个房间和区域配置榻榻米、书柜和衣柜,增加小户型空间中的储物收纳功能。
设计亮点
客厅以温暖的木饰面包裹背景墙面,在视觉上延展了空间尺度。射灯透出深浅层次的光影,点缀出自然沉稳的木色肌理。 背景墙两侧分别是主卧与卫生间的隐形门入口,经过木色调和,视觉上弱化了隐形门门洞,使整体保持风格统一。 狭长的电视悬浮柜突显立体感,纵向开放式深柜增加收纳展示空间,搭配暖光灯带,点亮角落余光。
软装搭配
灰白条纹地毯与软糯的沙发在木地板上织出一个柔软的岛屿,棉绒亲肤质感包裹肌肤,与窗外的光交织透出细腻柔和的色调。清新治愈的客厅氛围让家人宅家自在,坐卧随心,漫度清浅时光。 沙发背景墙上的层板与清新的浅绿色漆实现平面与立体的堆叠,与休闲区的竖形壁灯形成不同空间层次上的横竖呼应。
设计亮点
餐厅与客厅相隔几步,一盏吊灯将光影聚焦在暖木色的家具,木质餐桌搭配藤编餐椅,一家三口围桌而坐,在三餐四季中享受悠逸的用餐氛围。 客餐厅一体的长厅,在移步中实现了空间场景的转换,让客餐厅区块组合更加复合与灵活,在小户型中延伸出井然有序的视觉感受。
设计亮点
主卧原木元素包裹睡眠区,床头嵌入式灯带作为辅助照明,映照着奶白松软的床具,让卧室回归惬意舒睡的空间氛围。 浅木色纵向深柜立于床头一侧,以半开放式层板的形式方便屋主随时取阅,从柜体下方横向延展出桌面,满足一切看书、梳妆等需求,亦可作为床头柜使用。
软装搭配
木质床体与米白色柜体颜色相得益彰,一同增加主卧的储物空间。床尾处抬高的踏步增加空间层次,木地板与榻榻米木色连成一体,内嵌式灯带点亮地面照明,方便主人起夜。
设计亮点
儿童房采用轻快的蓝色勾勒出明亮童真的成长空间。暖白的床具搭配木色榻榻米,将暖煦过滤出静谧轻柔的光晕,装点一处舒适安睡的方寸之地。
软装搭配
书柜临靠床体,在侧面留出圆形孔洞与床头互通。木质悬浮柜与入口处大衣柜,可容纳成长中所需的各种物件,将杂乱藏匿于无形。
设计亮点
书房以木白黑三色渲染一室简约质感。木质悬浮柜用于储物收纳,左上角的空调隐藏在百叶面板后,视觉上弱化空调存在感,同时也不阻挡空调出风效果。 从窗台延展出悬浮书桌,归置出小孩的学习区。黑色开放柜增加收纳空间,内嵌灯带点亮物件展示,柜体下方灯带与台灯同时为桌面提供照明。
软装搭配
靠墙放置榻榻米,增加储藏收纳空间的同时亦可作为临时客房使用,实现小户型空间内的多功能转化。
设计亮点
阳台区域将地台做悬空设计,增加踏步抬高空间层次。踏步宽度保留一半,没有踏步的另一侧可以让双腿自然垂落,享受多种姿态随心转换的舒适感。 木饰面包裹阳台边框,设计师在边界多余出一公分的收口,彰显空间的立体感与区域感。墙面竖形阅读灯与地台下方灯带增加空间照明和层次感。
软装搭配
在飘窗上放置书柜和软垫,让此处成为阅读与玩耍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区。木色方正的空间俨然成为一幅动态画作,将闲趣的意境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