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前
业主比较喜欢简约大气的风格,家里2个小孩,所以对收纳这块是比较在意的,同时希望厨房操作面积大一些,空间尽可能保持开放,另外就是一定要明亮宽敞,看起来舒服。
装修后
❶ 厨房是我家使用率最高的区域,自己平时喜欢做烘焙啥的,但原先的厨房是全封闭式的,于是拆除了厨房的部分墙体,将餐厅和厨房这两个空间打通,扩入生活阳台到餐厅,采光充足了很多; ❷ 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洗衣烘干机了,就利用客卫旁边空间做成洗烘区,解放阳台和我的双手; ➌ 将休闲阳台纳入客厅封窗,靠阳台打造休闲区,放置钢琴; ❹ 靠墙、走廊都有做储物柜,家里2个孩子,收纳功能还是要满足; ❺两个次卧都做了学习区,方便孩子读书学习。
设计亮点
公共区域做了开放式布局,餐厅、厨房、客厅为一体,视野更加开阔,方便做饭、做家务的时候能照看到孩子。
设计亮点
砸掉阳台推拉门以及部分墙体,将阳台封窗,纳入客厅,将亮面瓷砖全部换成浅灰色柔光转,整体变得宽阔又有质感。 电视背景墙也做了满墙收纳柜,与横梁同色且齐平,大小杂物全往里放,空间变得简洁干净多了。阳台一侧做了整面门顶柜,平时放些杂物之类的很实用,开放格放点小摆件当收藏展示区也不错。
软装搭配
沙发背景墙配色和阳台收纳柜颜色是一致的,看着比较协调。原木+大白墙做了叠加设计,再以小面积木格栅做拼接,看着比较有层次感。 灯带藏在墙面,形成一种“无影照明”,见光不见灯,空间的氛围感和层次感变得更强了。 钢琴是从原来的房子搬过来的,为了它的位置真的纠结了很久。经过和设计师商量,最终决定放阳台,别说,还真挺合适。
设计亮点
从厨房角度看餐厅,满墙的餐边柜有效帮厨房分担了收纳压力。中间开放格放艺术摆件,餐厨区都变的有艺术气息了。半透明封闭格区域放酒类,平时小酌一杯真不错。冰箱做了内嵌处理,视觉感官上比较简洁。 餐厅这边本来是有个生活阳台,平时用来晾晒的。但是我有烘干机所以它用处不太大,就直接拆掉阳台门纳入餐厅使用了,用餐环境变开阔了不少呢。现在餐岛一体的设计挺流行的,实用性能很高,加长的餐桌可以满足我们一家四口以及以后其他亲朋过来聚餐的使用需求。
软装搭配
餐椅颜色特地选的和沙发同色,时尚简约,靠背贴合人体工学,久坐不累,和大理石台面餐桌也很搭。2个飞碟吊灯,造型挺好看,光线也柔和不刺眼,作为餐厅照明使用足够。 岛台侧面也做了轨道插座,方便给小家电供电,不用到处扯线了。平时煮火锅、烤肉或者偶尔办公很方便。
设计亮点
原来的厨房是封闭式的,和餐厅分隔开了,采光不好,转个身都觉得拥挤。我比较喜欢烘焙,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操作,所以将厨房与餐厅打通了,做了半墙吧台进行隔断,增加了厨房操作面,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空间也敞阔不少。 厨房区域洗菜、备菜、烹饪动线流畅,有效缩短了做饭时间。洗菜区上方做了个电热毛巾架,厨房抹布用完在上面晾干,不易滋生细菌,特别是冬天,湿抹布真的很难干。
软装搭配
吊柜+地柜的组合,完美解决厨房收纳问题。烹饪区墙面做了置物架,放厨具、杯子挺实用。L型吧台太合我心意了,可以当西厨区使用,沿吧台一侧还做了轨道插座,平时做甜品、饮品很方便。
设计亮点
主卧色调以原木色、白色为主。床尾的一整排门顶柜,无把手设计,与墙面融为一体。收纳空间超级大,不同分区满足各种衣物的收纳需求,每件衣物都有合适的归宿,告别衣物杂乱。
软装搭配
我很喜欢原木的质感,所以地面铺的是人字木纹砖,护墙板用原木和格栅做了拼接,温馨而有层次感。 柜子都是定做的,床侧衣柜延伸出一格,即可以做书桌、梳妆台,还能当床头柜使用。床头吊灯微黄的灯光简直是氛围感神器,显得卧室更加有格调。
设计亮点
衣柜+书柜一体式,打造孩子的学习区,环境比较安静,不受干扰,学习效率更高效。旁边的开放格放置书本、学习用品,每格还内嵌了灯带,氛围感满满。
软装搭配
将老土的猪肝色地板换成人字木纹拼,靠墙打造门顶柜,满足孩子的衣物收纳需求,浅灰色的护墙板搭配隐藏灯带,卧室氛围更加温馨。
设计亮点
干湿分离的设计,如厕、洗漱互不打扰。以前卫生间虽然也是干湿分离,但是整体看着土土的,比较老气,极简黑白灰三件套搭配看着就比较高级。照明灯也都更换了,多个光源可以均匀点亮整个空间。
软装搭配
真的很推荐洗烘套装,既解放了阳台也解放了我的双手。利用边角区域做了储物柜,放洗衣液这些挺好。洗漱区做的镜柜,既可以当镜子还能够储物。内嵌灯带,氛围感就靠它了。台下柜是悬浮式的,扫地机器人可以很好地放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