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为位于静安区的一套200平米复式房,屋主为一对夫妇+即将上初中的女儿三口入住。 男主人日常居家办公居多,对于家的需求比较高,办公,休闲,日常起居都希望舒适契合生活习惯。 关于房子的风格设计,因常年日本游,对日式建筑及设计情有独钟,希望因地制宜融入日式元素。 作为设计师的幸运,大概就是从与同频客户相遇的那一刻开始吧~愿意信任把家交给我们,尊重我们设计发挥。 正是因为设计师和客户的高度同频,才能完成这套颜值和功能舒适性极高的作品。 改造前 原房型楼层为三复四楼,南北均有露台,楼顶自带天窗,自然光线极佳。 而入门见厅无遮挡,视线直接落到对面的卫生间区域,缺乏私密性! 上二楼的楼梯口位于餐厅北侧,动线不佳,中西厨空间划分让空间使用率大大降低。 二楼空间主要为卧室等生活静区,功能规划并不合理,但内部墙体多为单墙,为设计师的空间改造给予更多可能性 改造亮点 1.敲掉客厅侧卧室部分墙体,空间更通透,采用玻璃推拉门,沙发墙处为换上电镀玻璃,私密与透光中灵活切换,男主人心心念念的书房放在了这里。 2.楼梯作为一家人日常起居最重要的枢纽,入口规划到一楼的中心区域,动线流畅且化身为入门景观。 3.一楼卫生间无需洗浴功能简化为马桶台盆,留出进出厨房与书房及上下楼梯的通道,空间感更通透敞亮。 4.去掉中西厨之间的墙垛,变身为一个集灶台,中岛,家政等开放式综合生活区。 5.二楼作为一家人休憩的静区,空间做了更灵活的规划。楼梯口增设了小型水吧区,一家人夜间饮水不必上下楼梯。 6.更充足的储物空间:主卧衣帽间做了扩充打造为U型同时床边增加一排衣柜满足主卧收纳,女儿房单排衣柜变身衣帽间满足储物需求。 7.主卫则做了四分离,淋浴马桶台盆和浴缸都各自为区。
设计亮点 入门即厅,利用日式木制格栅打造入门景观,同时化解入门正对卫生间的风水及隐私问题。 顶面打造木制饰面作为客餐厅空间划分更具视觉延伸感. 两侧的墙体同样用木制饰面包裹,与顶面呼应,避免日常磕碰,柔和温润的质感为家注入一股暖意 客厅整体打造偏舒适自然气息,地面通铺水泥灰地砖,驼色直排布艺沙发与同色单人座椅,如云朵般舒适,几个原木小型茶几随意组合着,奠定了放松又随性的基调。 悬空电视背景墙与岩板地台,减少空间的元素堆砌,更显大气。局部增加的柜体放置书籍或摆件,让空间更有层次。
设计亮点
去掉餐厅与露台的玻璃窗及墙垛,直接全透明落地推拉移门,整个餐厅区域收获明亮采光及通透的视野,让整个家更具呼吸感。 侧面打造的纯白柜体及开放隔板,既作为餐边收纳,又充当入户玄关收纳,简洁利落的线条打造极简的氛围 餐桌则继续原木元素,凳子则搭配实木条凳+实木和黑色碳素钢结合时尚感十足的餐椅,顶部则为藤编灯具,伴着梦幻帘透出的光影,就餐氛围别有一番休闲气息~
设计亮点 整个厨房秉持白为主调灰系过渡黑色勾勒的极简配色原则,彰显空间的统一和高级感~ 厨房中间区域设计为白色大理石打造的西厨中岛,台面一侧设置了水槽及电磁炉,下方为封闭式柜体增加储物空间,另一侧则做了延伸作为日常烘焙操作台及早餐就餐区。 去掉中西厨之间的墙垛和玻璃移门,打造一个集灶台,中岛,家政区的一个开放式综合功能区,侧面与室外的露台连接的玻璃窗和墙垛也一并去掉变身为三联动玻璃移门,让整个厨房无论采光还是通风都极为通透宽敞
设计亮点
主卧打造为休憩储物及卫生间的大套房。 没有桌子化妆镜等家具堆砌,没有电视等各类电器干扰,还原了卧室最纯粹的功能—休息,床侧尾两面环窗,被清晨的阳光唤醒应该别有一番幸福滋味吧
设计亮点
女儿房延续原木元素打造极简氛围,没有过多元素的堆砌,整体更简洁! 利用原始的次卫空间打造衣帽间,女孩的衣物随着年龄的增加日渐扩充,一个宽敞的衣帽间十分必要。除衣帽间外,还利用床尾的盈余空间做了穿插式组合柜,延伸出来的写字台作为女孩的书桌。
设计亮点
主卫面积足有11平米,宽阔的空间让设计师可以大展身手。 功能划分为四分离:鹅蛋型浴缸被安排在了C位-临近窗边充足的光线,也是入门的一道景致。 木制的毛巾架和藤编篮,气势上也不输,平添一份自然质朴气息,与浴缸搭配相得益彰。 侧面靠墙则为独立马桶和独立淋浴房各自为区,入门的双人台盆,早起的两人洗漱再也不拥堵。 原次卫部分空间被衣帽间占用,所以设计师利用相邻的起居室的空间来规划客卫布局。 相比主卫的空间来说,次卫要小很多,整体采用明亮的色系,浅色地面花砖与白色格子墙砖营造一抹清新气息,顶面则以蜂窝大板打造极简吊顶,整体浅色调让原本不大的客卫更显宽敞~
设计亮点
藏在客厅角落的小家伙,也是家里重要的成员之一,来历可不简单~ 陪着主人出差过世界各地,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小家伙。 男业主办公的时候小家伙也会悄悄蹭过来肩膀上,提醒主人该休息缓解下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