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规划方案: ■ 拆除所有非必要的墙,让公区达到无界限,又能解决单面采光的缺点,放大景观优势。 ■ 主卧-阳台-客厅,儿童房-厨房-餐厅,私区和公区环形串联在一起,活动空间更自由。
家要显得如此开阔自由,除了布局上的巧思,还得益于物的精简和巧妙的收纳规划。 玄关有着完整的收纳体系,是家里重要的储物支持区。进门的洞洞板和鞋柜用作常规小物件和鞋包收纳,强大的800库储藏间可以放进家里所有不常用但必要的杂物。
孩子年龄尚小,不需要独立卧室,空置的儿童房可以完全打开。在视觉上,进深和面宽都达到最大,来做客的亲朋好友都想不到这是一套仅106㎡的房子。 在开放串联的每个空间里,家庭成员们各做各的事,也能感受到彼此的陪伴。屋主Karen会不自觉地笑着说,“每次看到我儿子跟狗绕圈跑来跑去的时候,我心情都很好。”
屋主夫妇有定期断舍离的习惯,客厅不需要大柜子,几乎整个空间都留给孩子和狗狗活动。用投影代替电视,幕布一放下自动起到遮光效果,保证观影品质。
看似普通的开放式书墙,其实闪烁着屋主Karen在生活上的小智慧。“书放在柜子里就是多了很多阅读的阻力,把书放在唾手可得的地方,能培养阅读习惯。”
屋主夫妇对厨房的洁净程度要求高,因为平时工作很忙,所以厨房一定要好打理,岛台在这个部分起到关键作用。 岛台内外侧均做了收纳规划,一应厨具、调料等都分类收在里面,在烹饪时方便顺手取用。半围着岛台的长台面可以放备餐的食材,平时靠在岛台边上吃早餐、水果、冷餐都很方便。 家里的每个柜子都有专属的规划,厨房台面几乎不用放东西。一般家里最油腻的区域,也能保持清爽。
厨房可以从打开的儿童房借光、借景,空置的儿童房暂时作为孩子的游乐区。预留的口袋门和衣柜则为后续小孩长大需要隐私空间,做好了准备。
因为孩子正处在充满好奇心的拆家阶段,家里的装饰摆件基本放在餐厅高的层板上。
淋浴、马桶、盥洗三分离的日式卫生间,也根据相应的使用场景做了分区收纳。
屋主一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区,主卧有完整起居功能即可,风格素净就好。 主卧和阳台串联,每天的窗景和阳光就是最好的装饰。
阳台一侧是洗烘晾晒区,靠窗通风、阳光足,放在角落存在感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