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北京万合天元

2022-11-04

案例分享丨现代轻奢 干净又高级

20世纪20年代,欧洲因受战争影响,经济状况不佳。这种情况也反映在了设计上,日用品要求朴实美观,反对无谓的花哨。那么建筑师又该怎样适应这一新形势呢?

在建筑创作上,建筑师们不得不讲求实效,禁止浮夸,从而抑制了古典建筑手法的蔓延。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在《装饰和罪恶》(Ornament and Crime)一书中,提出新建筑应实事求是地去掉无谓的浮饰,把人类从烦琐的装饰中解放出来。1910年他设计的住宅墙面平整光滑,没有突出的柱式或线脚,窗子用大片玻璃,并且不加窗框,干净利落,与传统的古典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开一代新风。

与路斯同时期的德国建筑师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早年从事图案设计,后来转向建筑设计,他第一次把工业厂房的设计升华到艺术层面,1908年他为德国通用电气公司(AEG)设计的汽轮机制造车间开创了工业建筑的新时代。贝伦斯对新建筑运动的推进影响很大,人们公认的几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和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等都曾在他的事务所做过他的助手。在贝伦斯的指导下,柯布西耶懂得了新艺术的科技根源,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继承了严谨的思维和对典雅美的追求,格罗皮乌斯则体会到了工业化的深远意义。

此外,主张工业与艺术结合的包豪斯(Bauhaus)大学应运而生。格罗皮乌斯是首任校长,他特别注重对新材料、新艺术的认识与实践等方面的教育。不过,成立于1919年的包豪斯大学于1933年7月解散。1953年,毕业于包豪斯大学的马克斯·比尔(Max Bill)创办了乌尔姆设计学院,将包豪斯的理念传承了下来,而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则成了后来西方设计界的中坚力量。

严格来讲,包豪斯并不算一种风格,而是该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在试图找出一种普适的标准来定义和称谓其造型设计时创造出来的建筑形式,从而将设计规范化,打破艺术和工艺之间的界限。艺术不可以传授,但工艺可以通过教育实现。

包豪斯在当时的背景下,突破旧的传统,创造新的建筑,反对多余的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性能,重视建筑自身的结构美。此后,包豪斯这种设计理念在美国发展壮大,形成了造型简洁、功能合理、布局以不对称的几何形态为特点的建筑设计风格,由此波及了室内设计领域,形成了现代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