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雅致的日式庭院打造计划!
住小帮装修锦囊
2020-04-09
日本园林设计中的三个重要哲学 “简约”、“阴影之美”和“不对称”。一个层次丰富的花园中,乔木、灌木和花草都是比不可少的,特别是在日本式庭院中,虽可以无花,但不能无木无草。植物除了美观,还有保护隐私、分隔空间等功能性的作用。今天就来介绍一下,如何打造一个日式庭院。
【内容导览】
- 日式庭院特点
- 日式庭院必备元素:水的打造|地面处理|植被选择|小品设置
日式庭院特点
日式庭院特点总结起来就是“简练而精于细节”。日本庭院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也可以说是中式庭院一个精巧的微缩版本,细节上的处理是日式庭院最精彩的地方。此外,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这一地理特征形成了它独特的自然景观,较为单纯和凝练。
日式庭院必备元素
1.水的打造
日式庭院的设计一定离不开水,根据个人喜好和庭院面积的不同,可以是一处带有木制拱桥的池塘,可以是角落中一个手水钵。手水钵也有不同的种类,比较常见的是富士型和一字文型
或者选择摆放日本园林中一个有名的竹制小品——“逐鹿”,利用杠杆原理,当竹筒上部注满水后,自然下垂倒空筒中水,而后再翘头,回复原来的平衡,尾部击打在撞石上,发出清脆声响,颇为有趣。
2.地面处理
日式肯定不能错过碎石铺地,枯山水。枯山水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
铺地材料通常选用不规则的鹅卵石和河石,此外还有碎石、残木、青苔石组等。在实用性上,细卵石可以使整个空间具有通透性、流动性;细卵石铺地也可以保护地表层,过滤雨水, 让景观空间更加的明亮。
但碎石地很容易不平整,被刨出各种坑洼。推荐一款神器——植草格,用来固定碎石,不仅平整,也可以减少流失。
如果不喜欢平整的地面,也可以用细卵石来设计各式各样的水波纹,虽静意动,更加的体现枯山水的意境。传统的日式波纹有涟漪式、起波式、纲代式、男性式、青海式、漩涡式、狮毛式、观音式等。
3.植被选择
日式庭院中,虽有砂与石两种重要元素的存在,但是园林中无绿化不成景,所以就会在茶庭与砂石周围布以苔藓与特色植物,如灌木、松、竹等。一方面软化映衬枯山水的环境,美化环境、固化土壤;一方面也需要有氧呼吸、绿化环境,考虑人居环境。
日式庭院植物选择和配置方法如下:
1⃣️常绿乔木
庭院中的植物多用常绿树,如日本黑松、雪松、罗汉松、花柏等,此外还有色叶树种,如银杏、槭树,红枫,樱花及杜鹃等。植物多用传统的石器摆放在庭院中关键的位置。
2⃣️常绿灌木
庭园配置时,可以种在乔木下面加固树根遮盖露土,或种在石净手旁作为衬托物,还可以群植,修剪成假山状。常见的有刺柏、矮紫杉、铺地柏等。
3⃣️地被庭院
日本庭园内地面常用细草、小竹类、蔓类、羊齿类、藓苔类等植物覆被,很少全用砖石满铺。
4.小品设置
不管走到哪里,景观小品都是景观设计中的点缀元素,日式风格特别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借用外在自然景色,为室内带来无限生机,选用材料上也特别注重自然质感,以便与大自然亲切交流,其乐融融。比较常见的材质有石质和竹质。
石材小品,常见的有:
石灯笼,灯笼原本用于寺院照明,现在已经成为日式庭院点缀物的一部分。
石组,在景观上有空间的分隔作用,作为重要的隔景、障景的元素;在设计中,选取的石组形状、色彩、纹理、光泽不同造景出来的效果也大大不同,有平缓的外形同样也有尖峭的外形,结合形状、色彩、纹理造景使得景观变化多样,石组多以三五七为组。
桥梁:这也是日本庭院中的一个常见元素是。桥梁可以由木头或石头建造,可以简单可以精致,有些桥梁是鲜红色木头,而有些就只是简单质朴的石头制成。
竹质小品,常见的是竹篱笆,它是日式庭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主要用作围屏。他的原材料除了原生竹之外,近年来铝制和塑料制人工竹也因其不易腐烂等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看看其他住友关于日式庭院打造还有哪些经验分享吧👇
日式庭院有什么风格特点,日式庭院的设计方法
现在有钱人家的庭院,日式最受欢迎!假山假水,能和中式相媲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