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从零开始装修 —《装修前的准备工作》

半叁设计

2020-06-01

装修前,首先要对房屋的承重结构,保温设计,强弱电,水路,防水有大致的了解。

什么是承重墙?哪些是承重墙?

承重墙指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在图纸上多为黑色或深色墙体,打掉会破坏整个建筑结构。楼板是支撑在承重墙、梁等结构构件上,形成整个房屋的结构骨架,就象人体的骨骼,对于整个房屋,是决定安全的重要部分。非承重墙是指不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只起到把一个房间和另一个房间隔开的作用,在工程图上为中空墙体,有没有这堵墙对建筑结构没什么大的影响。

【 结构示意图 】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购房宣传页上承重信息不全或不完整,多为平面样板图(如下图,其中以黑色填充的部分墙体为承重墙),没有精确的标尺,在实际设计中只能起到参考作用,实际承重结构还是应该以现场测量为准。

【 平面样板图 】

承重墙能不能拆?哪些墙可以拆?

首先要明白的是,承重墙是万万不能动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墙体都是承重墙。那些没用支撑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它们只起到一个把空间分隔的作用,类似于屏风,所以,这种非承重墙并没有对建筑结构造成影响。

以下是两则因擅自拆改承重墙而导致公共安全隐患的真实案例:

怎样判断是否为承重墙?

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可以从墙的厚度判断,现代房屋承重墙基本以24cm厚为主,而非承重墙则大多以12cm厚为主。其次可以通过敲击声音判断。敲击墙体,如有清脆的大回声,是轻墙体(非承重墙),而承重墙应该没什么太多的声音,听起来更加厚实。如果手边有金属探测仪也能很好的判断承重结构。

保温设计分内墙保温和外墙保温。家装施工中涉及不到外墙保温,所以这里的保温设计只针对房屋内墙保温。

内墙保温要不要拆除?

根据实际情况拆除内墙保温的优缺点罗列如下:

优点:1、对于户型比较小的家庭来说,保温层是会占据一部分的空间的,如果拆掉之后就会腾出一定的空间,至少可以多出5-10公分的宽度;2、在装修的时候水电线的布局需要在墙面上去开槽,而对于有保温层的墙面来说,必须要拆掉保温层,如果不拆掉直接开线槽,再用水泥进行修补,在入住多年以后,线槽处就会特别容易出现开裂的问题。所以拆掉保温层能够保护墙面;3、在拆除了内保温层以后再进去居住,我们可以任意在墙面上钉钉子或者是打螺丝,如果不拆除则会造成钉子和螺丝容易脱落的情况。

缺点:1、想要拆除内保温层肯定需要一定的费用开支,因为处理起来会比较的麻烦,所以需要专业的施工团队才能进行操作,会增加一定的施工费用;2、保温层的作用就是提供室内的保温效果和隔音效果,如果在拆掉以后,不做任何处理保温效果和隔音效果会下降。

保温板

什么样的内墙保温需要拆除?



在验收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敲击,来判断墙面保温层的质量好坏,如果利用手边简易工具轻敲就能对保温层造成破坏,又或是能明显看到保温层凹凸不平的状况则建议拆除保温层。拆除原有质量不好的保温层之后也可以选择重新铺设新的保温层。类似下图的保温层,用手就可以剥落,如不铲除,容易造成墙面后期开裂。

强电、弱电、水路

什么是强弱电?

强电:指的是220V家庭用电。入户电线进入强电箱后分成若干支路连接到室内的照明,插座,空调等。

强电箱

弱电:指的是36V接入的有线电视线、电话线和网络光纤。

弱电箱

关于强弱电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



强电箱电压高,较危险一般安装于高处防止儿童触碰,弱电箱电压低,较安全一般安装于低处。当后期装修设计电路超过强电箱位数时,则需要更换更大的强电箱以满足设计需求。

水路包括哪些?关于水路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

水路包括进水,下水以及排污。在家用范围内进水管通常采用直径为20毫米或25毫米的水管(即4分管和6分管)。一般入户水管多为25毫米管径,入户水管会从户外总管接入至每户的厨房或卫生间。排水管(下水管)一般采用主管110毫米管径(部分采用90毫米管径),地漏下水管一般采用50毫米管径。排污则是同样采用110毫米管径。

进水管

排水管

浅谈防水的重要性

什么是防水?

防水分为外墙防水和室内防水,而室内防水又分为基础防水和二次防水,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就是基础防水。这一部分的防水由原开发商提供,存在于卫生间地面以及墙面底部30厘米高度左右。有的户型卫生间有下沉,那么基础防水应该布满整个下沉区域。

卫生间下沉与基础防水

在装修施工之前或验收房屋的时候,可通过闭水试验严查基层防水是否完好。如没有条件做闭水试验,则可以采取观察和触摸的方式。首先观察基础防水是否涂刷到位,墙面底部高度以及地面是否满涂,涂刷表面是否有开裂的情况,其次观察管道与楼板连接的地方是否有漏刷的现象。也可以用手触摸涂刷表面是否光滑,涂刷区域边缘是否平整。

基础防水作为整个防水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装修开始之前,做好相应的检查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除了以上这些需要了解的知识外,还要在施工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一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准备相关文件和手续。这里除了业主,施工方以外还要引入第三方,一般是所在小区物业。需要准备的文件有施工设计图(其中包括原始测量图,平面布局图,拆砌墙示意图,水电图等),根据所在物业要求提供相应图纸,并且后期需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同时还需要业主和施工方一起找物业申报装修许可,业主还需向物业支付一定的装修押金。上述文件和手续准备完成,就等物业审核图纸并颁发施工许可证,之后方可开始施工。

第二部分是对原始房屋的结构以及基础设施做检查。这一步就和本文前半部分关系密切。第一,结构检查,就是要检查地面空鼓情况,墙面空鼓情况,可以用空鼓槌或棒状物轻轻敲击墙面,地面,声音不一致处可能出现空鼓,但有的部分可能墙内有材料差别或其他结构,也会出现声音不一样的情况。如果发现空鼓应该及时通知物业上门维修。

地面空鼓

第二,检查水电路。检查强弱电箱,进水管以及下水管是否完好无损;强电箱位数是否够用,需不需要更换;检查地漏,下水管是否有堵塞的情况。第三,检查基础防水,可以用本文前面提到的观察以及触摸的方式,加上闭水试验一起共同检测是否存在渗漏的情况。如果时间允许,闭水试验最好超过48小时以上。48小时后联系物业或楼下邻居查看是否漏水,为确保万无一失,最好能利用梯子登到高处用手摸一下,特别是下水管与楼板交界处。

下水管与楼板交界处

下期预告:从零开始装修 —《基础篇》。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