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你花在烤箱上的每一分钱都是浪费
住范儿
2020-07-08
提前说一下,深夜读这篇文章需要很大毅力,看饿了,吃胖了,可是不负责哦。
我有一阵子疯狂的迷恋跟美食相关的片子,从《孤独的美食家》、《深夜食堂》、《舌尖上的中国》到《朱莉与茱莉娅》、《寿司之神》、安東尼波登的节目。
变态到什么程度呢?夜里睡觉前要默默的收藏几个菜谱才能睡觉。
然鹅,现实是残酷的,按照菜谱一步不差,用量杯做出来的饼干,人家是这样的。
▲ 图源: Pexels
而我的是这样的。
▲ 图源:住范儿自摄
后来在泪水中我才发现,一个菜谱,烤箱本身温控不好,很有可能烤糊了。
当然,我只在泪水中发现了这么一次真理,之后基本处于翻到好的菜谱,内心挣扎一秒,果断选择外卖。
烤箱这个东西是怎么运转的?
烤箱的本质,就是利用加热管,从外到内的烘烤食物。
选烤箱,都是围绕着加热这个核心功能在选。
无论是容量,温控,加热方式,或多或少都影响着烤箱受热是不是均匀。
而烤箱受热均匀又影响食物的口感和外貌,比如说甜点界最奢侈的马卡龙,对炉温的要求就极其高。
▲ 图源: Pexels
买烤箱需要注意什么?
除了要挑烤箱的性能,还要看自己买烤箱是为了什么,多久使用一次。
大家好不容易装修一次,总想一步到位,买个又大又好的。
但是烤箱这个东西,mini的一两百块钱,贵的又好几千,差的非常多。
如果菜谱翻了半天,到头来就烤个鸡翅和面包,那还不如先买个小的,把厨房宝贵的位置留给洗碗机。
饼干失败了以后,我一年就烤了两次红薯,等于我的烤箱钱就值个红薯钱。
还有一个真理就是,菜做不好,这个锅烤箱只能背一半。喜欢自己捣鼓,而且捣鼓的很好的人,会根据烤箱的不同去调整方子,也乐趣无穷。
不想看细节的分析的话,可以直接拉到最后看总结哦~
就算用配置差的烤箱,一样可以做出好吃的蛋糕
▲ 图源: Pinterest.
容量
烤箱的容量越大越好。
并不是因为像洗碗机,洗衣机一样,越大能放的东西越多。
而是烤箱越大,受热越均匀。
Mini烤箱
要是买Mini烤箱,多半是冲着颜值去的。
与黑色,银色大烤箱不一样,Mini烤箱又复古又好看。
至于烤的功能嘛,没事儿做个早餐完全没问题,稍微有点难度的都费劲。
总之呢,Mini烤箱加热管少,加上本身空间就小,很容易外面烤焦了,里面还是生的。
迷你烤箱是真的好看啊
▲ 图源:JD
如果要是10L的烤箱,做个6寸的戚风蛋糕(直径15cm),蛋糕膨胀起来就会碰到顶上的加热管,容易糊。
▲ 图源: Pinterest
除了容易烤糊,Mini烤箱的温度也不准确,和真实的温度可以相差20-30度。
所以,Mini烤箱,颜值高,可以烤简单的不需要控温的食物,比如说蛋挞。
但对于更复杂的实物,比如蔓越莓饼干,要求上下火温度不一样,还只能放中层,就太难为Mini烤箱了。
迷你烤箱基本只能当个早餐机
▲ 图源: JD
30L左右
30L-40L是烤箱的一个分水岭。
40L以下的都是台上式,很少有嵌入式的。
另外加热管多,层数也多,可以烤稍微复杂的食物了。
3公斤的鸡,3-5块牛排或者10寸蛋糕都没问题,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这个容量已经够用了。
已经可以烤鸡了
▲ 图源: JD
50L-70L
50L-70L大多是嵌入式的,比较适合烘焙爱好者。
毕竟45L以上,烤箱的受热更均匀,可以烤非常复杂的甜点了,比如舒芙蕾。
外国人很喜欢的大羊腿,用70L烤起来就绰绰有余,而50L的就有点费劲了。
▲ 图源: Pexels
加热方式
既然烤箱是用加热管加热,那么加热管的材质,数量,和形状都会影响烤箱烤出来面包的效果。
为了辅助加热管,现在还流行热风循环,号称可以更快速,更均匀的烤熟食物。
加热管的材质
加热管分石英和金属的。
石英就是乳白石英玻璃管包裹着电热合金丝,而金属的就是用不锈钢包着。
那理所当然,不锈钢的更贵,无论耐久性和热效率也都更好。
不过现在美的,长帝和海氏,就算是三四百价位的低端烤箱也大多用的是不锈钢的。
所以从加热管的材质上来说,大品牌是没有差异的。
加热管形状
除了材质,加热管还有不同形状,M型,U型,一字型等等。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张纸上,是放个M型还是一字型的管子,受热面积更大,更均匀?
所以能选复杂造型的管子,就选复杂的,M>U>一
M型加热管
▲ 图源: Taobao
加热管数量
如果选择了一字型加热管的烤箱,那么加热管的数量越多,烤箱受热越均匀,所以6根>4根>2根。
如果选择4根加热管,也要看看加热管是不是排布的均匀。
不然只有烤箱内部左右两端有加热管,中间和两边温差就会很大。
▲ 图源: Amazon.cn
热风循环
热风循环就相当于用一个小风扇,把热风吹到食物上。
像冬天,人被冷风包围,会觉得更冷一样,食物加热的速度也会更快,对比起不带热循环的要快四分之一。
又因为热风不断地在烤箱入口和出口徘徊,所以烤箱内部温度也更均匀。
热风循环会让食物的水分消失的更快,如果做烤乳鸽,表皮会更焦脆。
而对一些需要水分的食物,比如面包和蛋糕,开了热风循环就会比较干。
买一个带独立控制热风循环的烤箱,需要用的时候再打开,会更加方便。
▲ 图源: JD
温控
烤巧克力曲奇要190度,烤蛋挞要200度,烤牛排要232度.
烤箱的温控不好,你以为设定了190度,实际上烤箱温度是220度,分分钟破坏了你辛辛苦苦打的奶油,裱的花。
上下加热管独立温控
加热管一般都是均匀分布在烤箱上面和下面,而独立温控可以单独设定上下加热管的温度。
前面提到的蔓越莓饼干,就需要上下温差来做。
独立温控现在已经成为烤箱的标配了,基本上两三百块钱的烤箱都会有独立温控。
但能不能实现独立温控,就要看烤箱够不够大。
烤箱容积小,就算是上下加热管的温度是不同的,也很快会变成相同的。
现在家用的烤箱一般都是30L-50L左右的,能真正实现独立温控的可能性很小。
而作为一个烘培小白,无论是杯子蛋糕又或者戚风蛋糕,叉烧肉都不需要单独控温,所以单独控温也不要看的那么重。
对于热衷于烘焙的人来说,比如做泡芙,上火200度、下火160度烤10分钟,转上火180度,下火160度烤15分钟,没有一个大的,带独立温控的烤箱根本就做不出来。
▲ 图源:Taobao
电子温控or机械温控
温控有电子或机械的,能选电子温控就选电子的。
电子温控是热敏原件受热以后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电路参数。
机械温控是利用双金属片控制,根据两种金属热传导速度不同而制成的。
从原理上来看,电子温控比机械温控准确很多,机械温控的温差甚至可以相差20-30度。
如果不买电子温控的,也可以买个温度计,来测量一下自己家机械烤箱的实际温度。
▲ 图源: JD
内箱材质
内箱的材质分镀铝、镀锌、不锈钢和搪瓷的。
不锈钢>搪瓷>镀铝>镀锌。
镀锌材质
镀锌是最不推荐的,耐高温耐腐蚀性差,用了几年就会氧化。
镀铝的耐高温要更好,高于镀锌300多度,而且抗腐蚀和抗氧化的能力也更强,寿命可以延长60%。
镀锌板材
▲ 图源: Baidu Baike
搪瓷和不锈钢材质
搪瓷就是小时候爷爷奶奶喝水的搪瓷碗的搪瓷,比镀锌和镀铝都更不容易生锈而且好清洁。
可是,如果问厂家,就会发现搪瓷仅仅是在左右后面有,上下都不是搪瓷的。用久了,烤箱里面的上层还是会有生锈的问题。
而另外一种常用在高端烤箱上的材质,不锈钢,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是最好的,唯一却点就是不如搪瓷的好清洁。
搪瓷和不锈钢的烤箱虽然都不完美,但比镀锌和镀铝还是优质很多,建议大家在不锈钢或者搪瓷的里面选一个。
其实搪瓷水杯大家都应该有印象
▲ 图源: 住范儿自摄
闭眼选
最顶配的烤箱是50L以上+金属M型或者6根一字型加热管+独立操作热风循环+搪瓷或者不锈钢内壁+电子温控。
但实在用不着迷信顶级烤箱的配置,真的喜欢倒腾烘焙的人,就算差一点的烤箱一样可以烤出好的甜点。
比如说没有独立温控,需要上火低一些,下火高一些,那是不是可以把烤盘往下移一格?
比如说,小烤箱烤6寸的蛋糕太费劲,顶上容易糊,那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个鸡蛋?
烘焙小白从入门级,便宜的开始买,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烘焙,再买上千的,不然真的太浪费钱了。
爆款的比较
烤箱常见的品牌无非是美的,海氏,长帝,ACA,我们从京东上选了一些爆款烤箱,对比了在文中提到的几个功能。
长帝CRTF32PD 32L
优点:加热管是不锈钢材质的;上下管独立温控;带热风循环;搪瓷内腔;
缺点:加热管为4根一字型排列;热风循环的风扇在烤箱侧面,不如在后面效果好,且只有用烧叉功能才会打开热风循环;搪瓷内腔仅仅是后左右三面,上下面是镀锡版的。
价格:419RMB
▲ 图源: JD
ACA ATO-M38AC 38L
优点:加热管是6根不锈钢管材质;带单独控温;热风循环的小风扇在烤箱背部,自带热风且可以单独控制,效果更好。
缺点:机械温控会有温差;镀铝板不如搪瓷和不锈钢的好。
价格:599RMB
▲ 图源: JD
海氏 C40 40L
优点:M型不锈钢加热管;带单独控温;热风循环且可以单独控制,电子温控更精准;
缺点:镀铝板内腔不如搪瓷和不锈钢的好;热风循环的小风扇在烤箱右侧而不是背部。
价格:479RMB
▲ 图源:JD
美的T3-L324D 32L
优点:带单独温控;带热风循环;搪瓷内腔;
缺点:2根不锈钢一字型加热管;仅有三面搪瓷内腔;热风循环的按钮在烤箱的右侧旋钮处,不如在背部的效果好,且不能独立关上或打开;
价格:419RMB
▲ 图源: 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