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人性化的厨房设计,其实只需要3步,就能让做饭成为享受

优米生活轻装奢享

2020-07-10

家里有两个使用频率较高的重要区域,一个是卫生间,另一个就是厨房,这两个空间所占用的面积不大,但是却涵盖了非常多的东西。尤其是厨房,方寸之间包含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各种烹饪工具、各类电器、品种繁多,大小不一,做一顿美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和心思,如果厨房动线设计得好,就会事半功倍。

厨房动线是什么?

动线是指从一个功能区到另一个功能区的活动路线。比如从水槽将清洗好的食材拿到灶台进行烹饪。合理的动线设计能让我们做饭变得更简单。要设计动线,首先要弄清楚整个烹饪的流程,这样才能整理出最适合的方案。

不管厨房面积多大,最基本的区域划分为:洗涤区、料理区和烹饪区。

常规流程:取出食材、水槽清洗、台面料理、灶台烹饪、装盘、洗碗收拾。做饭其实就像坐飞机一样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才不会混乱,也会更节省时间。

如何设计动线?

那么,不同户型的厨房应该如何设计动线?接下来看看哪种更适合你吧!

  • 一字型:

对于瘦长型、小面积的厨房来说,为了保证足够的操作空间,只能把所有动线安排在一条线上,方便又自在,可以根据居住者的习惯来设置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的操作。

  • 双线型:



如果厨房空间偏正方一些的,可以尝试布局成双线型,布局紧贴两侧墙壁,双线型布局比一字型使用起来更为灵活自在。

  • L型:

以墙角为中心向左右展开形成L型的一种布局方式,也是最节省空间的一种设计。动线形成闭合的三角,非常方便灵活。

  • U型:

在厨房三面墙侧都设计成为操作区,U型布局使用起来比较高效,像L型一样,动线也形成了闭合的三角,无需太多走动就能做出美味的饭菜。

  • 中岛型:

类似于U型厨房动线设计,更多的用于开放式厨房设计,最棒的一点是能与餐厅空间互动,能与家人朋友有更多交流。

厨房人体工学

动线确定好之后就要考虑更人性化的设计,关于各个区域的尺寸设置的问题,就要说到符合人体工学的黄金比例。简单来说,就是厨房设计的尺寸尽量适合人体的自然形态,从而减少使用者操作时的疲劳感。

  • 过道:

建议宽度为90-130cm。保证2人能够错肩顺畅走动,橱柜门打开不影响对面的正常使用。

  • 操作三角区:

除一字型布局外,其他类型的布局都涉及到这个黄金三角区——水槽→操作台→灶台,这三点之间的距离太远会导致来回走动太多,距离太近会很拥挤。理想情况下,三点之间的距离总长不应超过6m,不同点之间的理想距离是90cm,这样操作更高效。

  • 橱柜:

可根据实际使用者的身高和操作习惯来确定具体尺寸。

地柜高度在80cm左右,深度在60cm左右;

吊柜高度一般在60cm左右,具体尺寸根据吊顶高度确定;吊柜深度在30-35cm;吊柜安装高度距离地柜台面65-70cm为宜。

  • 注意:

通常吊柜安装都不会到顶,如果你不想吊柜顶部有空隙的话,一定要在设计阶段跟设计师沟通,根据实际的厨房吊顶高度来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案,否则会降低后期使用的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