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越住越大——如何打造美丽的家?
Madly丶Libaby丶
2021-01-18
努力买套大房子?聘请专业设计师?购买品牌家具?先不要被这些外在的东西迷住双眼!打造美丽之家的真正秘密,其实隐藏在四个不等式之中。
不等式之一 房≠家
这个问题,对于大学毕业后在某个城市打拼,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时常被人问到吧?
作为一名设计师,每一天,我都会听到与房有关的对话,看到与房有关的生活,遇到与房有关的喜或悲;
“我们快结婚了,可买不起只能租。”
“我买不起大的,只能买个‘小两居’。”
“我考虑明年买,然后把父母接过来。”
···········
人人都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费尽千辛万苦、可能背负30年贷款买下房子的你,可曾想过,自己真正想要拥有的,难道只是房子本身?
那个灰色的水泥壳子,并不是家!
温暖的阳光洒向光洁的地板、松软的沙发旁,盆栽吐露新芽,空气中弥漫着早餐的香气······这才是你一直梦寐以求的、内心深处渴望的家吧?
人可以没有房,却不能没有家。
不等式之二 设计师≠居住者
“设计师”
作为一名设计师,从表面上看,我似乎能做与住宅有关的一切事情:
我能绘制楼栋、规划户型;
我能设计装修、配置家具;
我甚至能禽兽缝制窗帘等布艺。
如果有机会,一切都可以尽我所能,给客户最好的解决方案。
但唯有一件事情,我永远做不到,那就是代替你,居住其中。
我在入户访谈时,时常被完全相同的两套房子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居住状态所震惊。即使一模一样的户型、一模一样的精装修,只要住进去的人不同,就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家的模样。
假设我所设计的房子可以打60分,那么在房子交付给你之后,到底是变成99分的家,还是变成45分的家,完全取决于你自己“住商”的高低。
设计师,只能提供半成品的“住宅”。
居住者,才能搭建独一无二的“家”。
不等式之三 住的更大≠住的更好
“改善型居住”
看到这几个字 ,80%的人脑海中都会立刻联想到“更大的房子”。
更大,就会更好?
有位朋友的话一语中的:“终于换了房子,面积倒大了些,但不知道为什么人活动的空间一点都没变大,家还是那么乱。”
改善型居住,除了社区、房屋面积、房间数量、配套卫生间等硬件条件升级之外,同样需要提升的是居于其中的人的“住商”。
如同情商、财商一样,“住商”就是你和住宅的相处之道。它的高低决定你的真实居住水准。它与房子得多大小、新旧、租买、贵贱都无关,只于住在其中的人息息相关。
与其烦恼买不起大房子考虑改善型居住,不如好好提升自己内在的“住商”。
这样,即使不换房,你和家人也可以享受真正的改善型居住。
不等式之四 家的面积≠家的容积
“你有什么居住烦恼?”
“家里东西太多放不下!”
“储物空间永远不够!”
“房子太小不够住啊!”
几十年前的中国,社会物质匮乏,很多贫穷家庭被形容为“家徒四壁”。而到了今天这个物质充裕的时代,塞满了大量的亢物、拥挤不堪的家,反而会给人贫穷的感觉。
我去客户家访谈时,常疑惑那么好的房子为什么没有发挥真正的实力,被住成了这幅平庸而凌乱的样子?每个小小的家里,都被塞满了快溢出来的杂物。在居住这件事情上,最考验人的莫过于此了吧。
一切似乎都可以尽情的买买买——除了房子。
家中的“人”和“物”共存于一个屋顶之下,如果管理不好“物”,“人”的生活空间就会被挤压。本来是给人居住的房子,却变成了储物的仓库,岂不是本末倒置?
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收纳”。
本文章出自 《小家越住越大》——逯薇
未完待续······ (小编亲笔手打给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