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攻略】房子什么都合适,但是采光不好怎么装修?
鑫友装饰官方店
2022-06-09
人口密集、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家里要有暖洋洋的太阳晒进来,其实挺奢侈的。
尤其是住在一线城市,体验尤其明显。
同小区同户型,光是朝向、楼层有区别,差价能有三五十万。
在乡下触手可得的阳光,在大城市就值这个价钱。
如果只是太阳没有直射入室内,但室内整体光线足够明亮,按照正常思路来装修就行。
真正采光不好的家,那是屋里特别暗,暗得人不舒服,大中午都要开灯。
或者过了中午就跟傍晚一样。
建筑规范里的要求是:全家有一个居室有冬季日照就行。
所以也会遇到卧室采光特别好、客厅黑漆漆的情况。
对于很多家庭在面对采光不足时,想到就是“我换个亮点的灯泡就好了”。
思路是没错的,但可惜的是,只单纯加亮一盏灯的亮度,效果很有限。
而安镜子、大量使用浅色的装修、用亮光的瓷砖,本身没有增加光线。
最重要的,其实还是加灯。
采光不好,要做一系列的调整和改变,最重要的就是照明设计得系统性地重新设计。
既然房子本身有硬伤,就一定要舍得多花点钱修正它,居住起来才能舒适,不至于在家太压抑。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用射灯。
射灯的光线非常锐利、硬朗,而吸顶灯、筒灯照射出来的光线是柔和、漫射的。
这就是晴天和阴天光线的区别。
如果还是一盏吸顶灯的话,加亮灯泡那无非是阴雨天和阴天的区别。
虽然亮度够了,但没有阳光的感觉。
加上自然采光本来就不好,仍然显得白天像是阴天,下午像是半夜。
模仿日光的效果,最主要的就是靠射灯,而且射灯的数量得多而分散。
这样照射出来的光线,才强,更有日照的效果。
虽然亮度不能与阳光媲美,但逼仄、阴暗的感觉已经完全没有啦!
我曾经住过的一间屋子就是这样的情况:
因为胡同里房子很密集,窗户开太高,屋子里又做了阁楼,即使是中午,采光也特别差。
但通过大量增加射灯之后,就获得了特别充足的光线。
加上射灯的位置就是开窗的方向,所以看起来就像有真的阳光照进屋子里一样!
用射灯还有一个好处
合格的射灯是有防眩光设计的,只要不是正对着灯头看,反而不刺眼。
而普通的吸顶灯或者裸露灯泡,要达到相同的亮度,本身就跟个小太阳似的。
360°无死角刺眼,瞥都不能瞥一眼,比如浴霸。
射灯的布置是门技术活,如果没有专业照明设计师的帮助,自己布灯很可能会出现问题。
因此我们相当推荐轨道灯,和可调灯头的多头明装射灯。
轨道灯的原理很简单:轨道本身带电,灯头就像灯泡一样,可以随心更换。
灯头觉得不够亮?换一个瓦数更大的。
灯的数量不够多?直接买一个新的拧上去。
灯的位置不合适?灯头可以取下来,重新装到轨道上合适的地方。
只要有轨道,就能装灯。
轨道灯完全可以替代普通的灯具使用,包括卧室、客厅、书房几乎所有区域。
通常在距离墙面30~75cm的天花板上走一列就足够,长度尽量长一些,不需要两端都顶到头,但也别太短。
这样日后方便加灯,轨道长度短了,对灯的数量也有限制。
轨道灯的电线是从轨道的一端、而不是中间穿入。
这点和普通灯具不同,要用轨道灯得提前计划好,否则就只能走明线了。
大部分品牌的轨道灯,轨道标准完全一致。
灯头可以混用,便于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光线。
多头明装射灯
这种灯的安装方式和吸顶灯完全一样,只是与吸顶灯不同,它的灯盘上是多个可以调整角度的射灯头。
虽然位置没有办法像轨道灯一样灵活调整,但胜在可以替代吸顶灯安装。
已经装了吸顶灯的家也能把吸顶灯换掉,不需要更改电路。
两种神器结合起来,就足够了。
后期发现灯光刺眼,把灯头掰向不刺眼的方向就行(比如照向墙角或墙面,甚至可以是天花板)。
或者发现灯光不够亮,直接加灯或者换更亮的灯就好。
这种方式的照明,能够最大程度减少“人工感”,照射出来的光线质感比起吸顶灯,更接近日光。
挑选4000K左右色温的灯光,在白天就能很好地模拟日光的颜色,夜里也不会让人觉得不适。
因为用人工照明,强行把屋子的亮度提到了及格线之上,想用有颜色的墙也没有问题。
只需根据墙面的颜色调整灯光就好了。
墙色越深,灯光越亮。
灯光设计说完了,其实家具配饰的选择也很重要,同样可以改变采光不好的视觉感受,接下来说几招具体技巧。
第一,拥抱北欧风,大量上白色
采光不足的屋子里如何使用大量深色,基本就是以下这样的杯具.
真是一进屋就是天黑啊。
如果不巧你家某个房间采光不咋地,妥妥抛弃什么中式风美式风等容易走深色路线的风格,拥抱大北欧风吧,比如这样。
白色拯救黑屋子,墙面、天花板、家具均可无脑使用白色。
虽然说是可以无脑上,但白色也分很多层次,比如以下三种白色就各自有侧重使用区域,需要稍加选择。
这种白色中的灰度更高,可以在保持明亮的前提下增加一点对比。
下面这张图的卫生间,就是用有层次的白来打造明亮感的一个典范。
虽然整体全是白色,但用的是不同灰度的白,出现了轮廓感。
当然,浅色也包括其他一些黄色、粉色和蓝色等色系,但这些颜色色相、纯度、明度都比白色复杂太多,在日常操作中稍一走板就效果大变,所以相对最安全的就是白色。
第二,引入镜面装饰,不要忘了照片墙也是一种微妙的镜面
用镜子来增加空间感和反射光线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手法,以下是几种镜子的挂法供参考。
一种是将镜子在靠近窗口的地方当成相框那样悬挂在墙上。
第二种是两面装饰镜对称挂法
还有更自然的第三种做法是在靠近窗口的位置上挂一套照片墙,将其中一个大相框替换成镜面。其实就算是正常的相框,玻璃框面也都已经部分起到了反射作用,让你的墙壁一起闪闪发光起来。
这张也很清楚,你看,就算不挂镜面,普通相框也多多少少会有反射。所以能用相框就不要用帆布画了。
第三,选择装饰品是尽量使用带反射感的材料
反射感的材料包括金属、玻璃、光亮的瓷器等等,比如能用白瓷花瓶就不要用木制花器。
比如多选择这种光洁明亮的花瓶装饰
灯具也最好选择这种反光金属质地,采光不好就不要搞那种美式黑色铁艺灯了。
再介绍一种生来就适合小黑屋的材料——亚克力。
亚克力这种材质在视觉上几乎是零空间零重量,上面摆东西都能营造出一种漂浮感。
基本隐形,家里摆个亚克力的椅子,会不会因为太没存在感走路时不小心绊倒在椅子上。但对于黑暗的小户型来说,这种没有实体感的材料真是神器。
第四,抛弃沉重的实木柜子,用开架吧
这个图是个示例,现实中盆子碟子当然不能这么摆出来盛灰,可以选择放一些其他大件容易擦拭的东西。
这也是一个开架案例,比柜子要通透但也更难清洁,看你自己的勤劳指数或者忍耐指数而定吧。
最后,别宅着。
再怎么增加照明,人工照明都是比不上太阳光的。
因此,既然家里的采光不好,有机会还是得多到户外走走。
上班都是忙碌在办公室里,久坐身体都是在亚健康状态,最好能够多出去走动走动。
哪怕是在小区里散散步、兜兜风,晒晒太阳都好。
尤其对于孩子老人,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