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新装修全屋净水水太深,我们该如何取舍?

松鼠睡不醒

2022-10-16

全屋净水设备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

全屋净水主要包括前置过滤器、中央净水器、中央软水机、末端净水器,从“饮用水、生活用水”两个方面来提升家中的水质,全都需要装么?未必!

就拿“咱们家96平米的房子”来说,面积并不算大,如果不是对生活水有特别高的要求,选择“前置过滤器+末端净水器”就够了,对全屋用水也有一定改善,同时也解决了饮水问题。

甚至有些采用“智慧泵房”供水,以及PPR水管输水的新小区,连“前置过滤器”都用不上,入户水质可好了。

至于其他设备更多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毕竟支付一两万的成本去改善卫浴、洗涤用水,在大部分家庭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也非必要。

对于净水设备的选择,一方面看水质,另一方面也要量力而行。

首先要明确一点,市政自来水都是经过严格管控的,品质并没有网传的那么不堪。

像南方沿海地区水质硬度本身就很低,完全没有必要安装软水设备,装上意义也不大。

还有不少新建城区、新小区的自来水TDS值都不超过200,中央净水器也是可装可不装,效果不会特别明显,TDS值<100,直接上末端净水器就足够了。

一般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家里有足够的空间,预算也充足,可以考虑增加中央净水器或软水设备。

部分净水设备体积比较大,还要考虑空间和走管问题,灵活组合。

市政自来水具体情况可以在当地水务网上查询,弄不清楚的也有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花几十块钱买个TDS值检测笔测一下。

这个数值虽然不能百分百的反馈水质情况(不能监测细菌等含量),但可以反映出水中的硬度和杂质情况,对于选择净水设备还是能起到参考作用。

水质偏软地区建议:

120平以上:前置+中央净水器+末端净水器

120平以内:前置+末端净水器

水质偏硬地区建议:

120平以上:前置+中央净水器+软水机+末端净水器

120平以内:大胖瓶+软水机+末端净水器

当然,这只是大概的思路,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另外,题主提到的“史密斯、3M、芬妮”等品牌,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价格上确实不太友好,有的起步价就是3K,又或者换芯成本一年都要1K+,下手之前还是要掂量一下自己的承受能力。

各类净水设备都起到什么作用?

· 前置过滤器(粗滤)

前置最大的作用是“保护”,用40微米左右的不锈钢滤网拦截肉眼可见的颗粒物,单独安装没有太大用处,主要是拦截大颗粒泥沙、铁锈,和后面的净水设备打配合战。

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净水器的滤芯寿命(PP棉)和预防涉水电器和管路的堵塞。

价格也不贵,只要品质是合格的,一般来讲,只要不坏,定期清洗保持通畅,可以一直用下去,所以我们在选购的时候主要就看2点,一是材料判断,二是冲洗技术,其他因素一会儿会带着聊一聊,不是很要紧。

① 材料判断

前置过滤器扎不扎实主要看“阀头、滤网和滤瓶”三大件。

阀头都是铜制为主,安全性是第一位,要么优选“无铅环保铜”或“H62无铅铜”阀头,要么选内部设计了“隔铅内衬”的阀头,可以直接杜绝了金属件与水的接触,这两种方案都是可行的。

滤网是不锈钢材料,长期处于泡水状态,耐腐蚀性就很关键,316不锈钢建议作为优选,304不锈钢就算了,工艺上平织比斜织的孔径更加均匀,也不容易脱丝或者附着污染物。

滤瓶抗爆性和抗冻性是差距比较大的地方,很多便宜的型号可能也就刚好通过30公斤的抗水击测试,10万次水锤疲劳测试的合格线,北方地区建议优先考虑通过-30℃抗冻裂测试的型号,稳妥。

② 冲洗技术

从“叠片式、顺冲式、虹吸式”在发展到现在的“反冲式”“自旋流冲洗”,只要记住“反冲式”的冲洗效果是最稳定的,“自旋流冲洗”操作上比较省事,但对水压有一定要求。

③ 次级要素:

· 流量(只大不小)

对于120平以内的户型来说,通量4T或者6T是没有区别的,200平可以考虑5T,别墅直接上6T,更何况现在主流型号都在4T以上,对于常规家庭来说,流量管够,只要家里水压正常,压损可以忽略不计。

· 精度(约定俗成)

认准40微米就对了,符合国内家用标准,刚好可以过滤掉肉眼可及的杂质,但又不影响流量、同时不容易堵塞,国外少数100微米的更多是为庭院灌溉需求而设计的。

· 附加功能(按需而入)

压力表:查看水压。 记忆拨盘:记录冲洗时间。

智能冲洗:代替手动排污。

稳压阀:解决水压过大的问题。

万向安装:360°旋转接口,不受走管限制。

全包外罩:隔光、抑制藻类滋生。

· 中央净水器(改善全屋-选配)

这种净水设备相对于前置过滤器要小众一些,主要是体积一般都不小,首先要对家里空间进行考量。

同样能起到提升全屋用水品质的作用,效果上比前置过滤器更加精细,常见的全屋净水设备有“大胖瓶(滤筒式)、管道超滤机、炭滤砂滤式中央净水器”等,这三样大家伙真的要酌情考虑。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们的特点和用处。

① 大胖瓶(大蓝瓶、大白瓶)

“大胖瓶”实际上就是一种壳体,有单联(一支滤筒)、双联(两支滤筒)、三联结构等。

在滤筒里放PP棉,就是一个精度1-5微米的超级前置,放活性炭就能起到吸附异色异味除氯的作用,这种设备相比其他两种适用范围更广一些,有的甚至可以在里面放置树脂滤芯对水质进行软化,效果完全取决于滤芯,搭配上比较自由。

尺寸有10寸和20寸之分,二者除了过滤面积不同外,效果是一样的,一般家庭弄个10寸的就够了,20寸特别占地方。

至于“大白瓶”“大蓝瓶”的区别是前者带有旁通阀,算是“大蓝瓶”的升级版,维护比较方便,更适合家用,“大蓝瓶”更多用于工业领域,本质是一样的。

要说技术含量真没多少,只要材料合格,防漏到位就行了。

大胖瓶的过滤效果要远高于前置过滤器,水质差一些的地区也可以考虑和前置过滤器搭配使用,以降低大蓝瓶的换芯频率。

亲测加装了大白瓶之后,后面的RO反渗透净水器RO膜成功的延寿一年,同时还改善了全屋用水品质,也算是变相降低成本了,毕竟一支RO膜滤芯的费用可以换一堆PP棉 。

· 管道超滤机(泥沙克星)

管道超滤机在国内的普及度还可以,很多家庭都比较适用,体积相对小巧,安装方式也比较灵活。

我外婆家属于小镇,没有自来水厂,大部分居民都是直接抽取江水入户,有时候洗衣服都能留下泥巴印子,水中泥沙比较多,这种情况下,管道超滤机就非常适合

主要原理是采用过滤精度为0.01微米的超滤膜,能滤除大多数杂质,尤其是黄泥铁锈等杂质,还能去除部分细菌,过滤效果要比大胖瓶更细腻,不过对于异色异味没有去除作用,也不能有效降低水质硬度~

可以理解为更加精细的前置,被誉为泥沙克星~这类全屋净水器选购要点不多。

建议优选外压式的PVDF超滤膜,可以拆卸下清洗,反复使用,但随着性能不断下降,到期还是需要更换的,滤芯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不容易发生堵塞,用个三四年问题不大。

内压式的超滤膜,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流量下降,不能拆洗,容易堵,寿命较短,具体使用时长跟水质也有很大关系。

这类型机子也不用买太贵的,效果都差不多,无非是通量大小的选择。

· 炭滤砂滤式的中央净水器(全方位全屋净水)

这种设备像一个大型的花瓶,体积是最大的(注意空间预留),当然效果也是最好的,多见于大户型或者别墅使用,价格要贵一些,受用人群相对较窄。

原理是通过石英砂、活性炭、KDF铜锌合金吸附水中的异色异味、余氯,还能利用金属置换的原理去除重金属,同时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选购要点主要看3个方面:

① 目前主流品牌在活性炭和石英砂的净化效果上都差不多,活性炭效果最好的是椰壳活性炭KDF合金尽量优先选择进口的。

② 控制阀普遍以自动反冲洗为主,操作比较方便。

③ 流量方面,小户型可以考虑0.5-1吨的,不过估计小户型受用人群并不多,毕竟是个大家伙,小户型寸土寸金的,更建议选择前面两种方式。

120平以上的中等户型选择1.2-1.5吨的较为适合,别墅直接上2吨以上的,从实际用户群体来看,用中央净水器的大部分都是超大户型或者别墅。

· 软水机(改善生活用水)

软水机是针对水质硬度较高,水垢非常严重的家庭设计的,大致聊一聊它能起到的作用:

① 软水大幅提升洗涤效率,比如可以用平时一半的洗涤剂就能达到更好的去污效果,衣物不会硬邦邦的,洗涤次数能增加33%左右。

② 洗手池、淋浴间、玻璃隔断上不再会有水印子和垢印,可以适当延长其他涉水电器的使用寿命。

③ 美不美容不知道,但洗完脸不紧绷是真的,特别是对于敏感肌洗完脸会红一块、还痒痒的那种情况会有明显改善,软水洗浴的补水效果比自来水高出28%左右。

当然,是否必要,依然是看水质、空间和经济条件,用十几二十块的试纸就能测出水质硬度,150ppm以内完全可以不装,如果用TDS值作为参考,那就是200-300可装可不装,超出300有条件的话建议安装。

对于一般家庭来说,选个真实流量能达到1T左右的就够了,软水机的核心就在于“树脂”“交换容量”,至于阀头的选择,正规品牌的合格品用起来都不会有太大差异,能做到“时间、流量”双控即可。

如果觉得这些名词理解不了,可以看看这篇文章,大白话手把手教你选“软水机”。

圈个重点,树脂优先考虑“陶氏(罗门哈斯)、杜邦、漂莱特”这几个牌子,同样是1升的树脂量,它们的交换容量就要比常规树脂高出0.6EQ/L左右,效率就是不同。

“交换容量”是指树脂交换能力,比如软化同样多的水,交换容量越大软化效果就越稳定,数值小的可能会出现软化不合格或者不完全的情况。

树脂可以反复使用很久,每次饱和后用盐进行再生即可,配置了“智能控制阀”的一般在夜里自动再生(2-3小时),不会影响正常使用。

像不少品牌都存在通量虚标的问题,我们在选购时先大致测算一下家里涉水电器、花洒、马桶的流量要求,然后按照交换容量来选出对应所需的通量大小。

· 末端净水器(解决饮水问题-必备)

末端净水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厨下净水器,也是目前最为普及的净水设备。

一般市面上比较普遍的就是“超滤机、RO反渗透机”两种,如果需要直饮建议不要考虑超滤,毕竟超滤机的精度只有0.2-0.01微米,很多病毒和重金属是无法过滤的,尤其是国外品牌,不少型号就是0.2微米,效果十分有限。

“RO反渗透”是目前最主流的一种,精度达到了0.0001微米,对于重金属的滤除率大概在98%以上,能够滤除所有病毒和细菌,真正做到了放心直饮。

但凡采用了RO反渗透技术的净水器,其实过滤效果都差不多,不管是“陶氏、海德能、东丽”还是国产“开能、汇通”等,膜片的初始性能差异其实非常小。

只是各个厂家的卷膜工艺和RO膜后期的稳定性上会有些差异,简单来说,滤芯的耐用性是拉开各品牌差距的主要因素,对我们消费者来说,直观的影响就是“换芯成本和换芯频率”

其次影响价格的就是通量大小,通量大则流速快、硬件要求也高,造价自然也贵。

其余的细节包括“换芯提示(机身、APP、智能龙头)、净废比(主流都做到了2:1以上)、是否支持便捷换芯”等等,这些都不是很要紧,视情况而定。

实用派也可以关注一下“通用滤芯”型号~换芯真的很便宜,后续滤芯品质和费用都能自行拿捏,就是智能化体验差一些。

专用滤芯型号选择范围就很广了,基本上很多知名品牌都是定制类专用滤芯,比起通用滤芯型号,有着更便利的换芯体验,智能化程度更高,两者没有绝对的好,就看是买实惠,还是买便利了。

· 管线机(满足即热)

管线机实际上是RO反渗透净水器的配套产品,主要作用就是加热,优势是方便、快捷,3秒内完成任何温度的即热,不能单独使用或者搭配超滤使用(有水垢容易损坏加热体)。

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性是毋庸置疑的,但算不上必需品,愿意等三五分钟用烧水壶也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但可以很肯定的说,用过的小伙伴一般都回不去了,家里装了厨下净水器的朋友有条件可以配一个。

管线机最重要的几个点是“加热体、水路材质、功能体验”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型号都会用到双石英管即热式电热膜加热式、厚膜(纳热膜)加热式,这三种加热方式效率都很高,厚膜加热体的耐用性和温控精准度表现是最好的,长期使用下,功率衰减近乎为0,热传导速度最快,而且做到了水电分离,安全性也是最高的。

水路材质尽量选择高品质食品级材料,一般不会出现异味,大部分廉价机很难避免这个问题,毕竟成本受限。

功能体验方面,温控档位至少3-5档够用,水量设定丰富一些的在冲泡热饮时会更方便,能够精准直达各类冲饮比例需求。

有时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