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桥铝门窗真的那么好?你家窗户选的啥?
住范儿
2022-11-01
hi,小伙伴们好呀,刚过去的一周里,我沉迷在“窗户的世界”里,无法自拔,不是我不想拔,是远在山西的老爹下了最后通牒:年前再不换家里窗户,春节就不用回去了···
一朝狂喜一朝忧愁,我在山西位于顶楼的老家,房间临街,楼下的串串店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喜提噪音让窗户成了摆设,尤其是每年春节,烟花与窗户齐振,不绝于耳。
图 住范儿自摄
窗户是开发商交付的推拉塑钢窗,没错,90年代的既视感;加上顶楼动不动的漏水,换窗就成了我和我爸两年前约定要完成的事.
本以为窗户嘛,买个尺寸一样的,拆掉换上不就行了,可一入市场,那深似海啊!
品牌一大堆,但说立马想起哪个吧,也没有;价格从300元/㎡的街边店,溜达到3000元/㎡的某星某然店,money翻了十倍;人人都号称“断桥铝、系统门窗”的,到底差哪儿了?
一通折腾下来,总算有了小小的眉目,咱们先说“买+选”这个阶段的事,安装的part我没碰到机会,得挖个坑,下期再填了。
看完不能保证你百分百不踩坑,但结合自己的核心需求,比如保暖、噪音、节能、好看中的任何一个,你知道重点应该去看什么了,然后就是结合预算或比三家的事儿了。
- 断桥铝窗户是市场的主流
不论南方北方,300还是3000,断桥铝窗户目前已然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只是说依据不同的房型、朝向和开启方式、诉求等,它能做成不同的样子。
为什么断桥铝门窗成为主流?
当前流行的极简窗框、70型材的、80型材的、甚至120型材的,再能带个智能锁都不是问题。
图住范儿自摄
对比我老家那种推拉窗,它简直不能太优秀。
比如现在市面上基配的三玻两腔断桥铝窗户,可内开内倒,既不像传统的平开窗那样占室内空间,还解决了因推拉这种方式带来的密闭性问题。
从铝合金到断桥铝的过程,直接通过一个PA66隔热条轻松实现,既解决了保暖问题,还可适当增加型材厚度,适应不同的墙体厚度,确实实用。
图 住范儿自摄 左1 塑钢 左2 普通铝合金 下 断桥铝
价格嘛,只要你不在某星某然买,中等品牌报价基本都在800~1500元/㎡,不含安装费的情况下。
盘算了下,我家三室一厅+阳台+卫生间+厨房,初步预估15㎡左右,再算上窗纱8㎡(每个可开启扇都需要1个)
妈耶,竟然最少也要花15000,(含安装费3000),
考虑到北上广总碰到小卫生间或者暗卫,我多问了一句窗户开启扇内开内倒最小可以做多少?
得到的答案不尽相同,有的说50cm,有的说30cm,这最终都得取决于各家能力范围内,五金的承受力,没法给个统一答案。
图,住范儿自摄
有这个需求的,默认断桥铝门窗情况下,你们可以多问一句“你家内开内倒开启扇最小可以做到多少?”
有最小就有最大!
理论上来说,只要墙体的承重力够,型材厚度和五金各方面经过力学计算能平衡hold住,窗户可以无限大,但实际依旧要论各家的生产设计水平结合大家家里楼层的情况、地区(风向、降水、节能标准)而言了。
有一说一,这是我见过比定制行业还水深的行业,定制行业好歹有几个大的上市公司,比如欧派、尚品宅配、索菲亚,它们在板材设计、工艺上做到了一定程度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但门窗家装市场,几乎没有这样的消费者品牌。
可以说,行情是二十年如一日,如果没有这几年短视频信息的透明化,这行业就还是老样子。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行业出现一个新名词儿“系统门窗”,溜达过门窗市场的应该都不陌生,那系统门窗和我夸了半天的断桥铝门窗到底有啥不同?
“系统门窗”是升级后的断桥铝门窗别称
在经过线下调研走访、请教行业资深up主坤哥后,我得到了一个相对准确的答案:
“系统门窗”是断桥铝门窗的升级版,可以理解为“断桥铝门窗2.0系列”,就像苹果11和苹果Plus一样,功能、工艺、用料等原来一些有瑕疵的地方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系统门窗”这个词儿,国标里有明确规定,它传达出两个重点,第一是系统,第二是标准化、工业化。
换句话说,它是为工程项目,比如酒店建筑、批量楼房建筑、鸟巢等国际级项目指定的标准;
图 住范儿自制
前提是基于整个建筑的节能、保暖、抗风等各个要求标准,去设计门窗需要承担的系数解决方案生产产品,再交给不同的供应商、制造商去按需生产产品,成型后可重复使用,不浪费资源。
图 住范儿自制
可家装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微型项目,楼是盖好的,你只需关注窗户这件事本身,更多是从保暖、抗风、密闭、遮阳、甚至外观这些角度出去的,不是一个量级和维度。
那家装不可以实现系统门窗的制造方式吗?可以,但我觉得那算是未来的方向。
图 住范儿自摄 / 系统门窗表面可选择的喷涂工艺及颜色
家装门窗个性化的需求太复杂了,从探厂的内部来看,核心技术的部分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人工,比如窗框四个角的组装(组角工艺)。
不论是“系统门窗”升级后的注胶工艺,还是传统的活动角码方式,都很依赖工人的熟练度。
左 活动角码 右图注胶工艺 图 住范儿自摄
熟悉的大工可在一分钟内完成一套窗户的组装,工资也高;但不熟悉的就不好说了,完成是可以的,但速度、质量就得重新计量了,可这一步,恰巧就是窗户密闭性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这点在买窗户的时候也很好区分,四角有缝的大多是传统的断桥铝门窗;没缝的就是“系统门窗”了。
越说越别扭,门窗的老板们,你们要不给“系统门窗”换个代名词?叫门窗系统好不好?
我应该讲明白了,不然小伙伴们在评论区给“系统门窗”想一个?
跟着国标、行标选门窗
门窗既然这么复杂,生产的配件又是一堆,到底怎么选呢?
我想了下,与其把硬核结论直接告诉你们,不如咱们先看下标准,毕竟国家、行业都把考试范围甚至答案写出来了,就是不说人话。
这套方法论直接适用于任何行业,任何!包括写论文~~~
门窗行业,行标高于国标
一般有两个标准,国标和行标。国标一般是最低标准,画框的范围比较大,适用全国范围,也是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制定的;
行标制定一般更新比国标快,毕竟它能快速获得市场一手信息,都是行业高手参与制定的。
就像互联网行业都在像阿里字节腾讯几个巨头看齐,技术公司都在向小米、华为看齐一个道理吧
没有绝对说,谁高谁低,但在门窗行业,国标确实低于行标,但无奈的是,各地不一定都有行标,基本上是各省市自己出的规定。
主要还是因为我国太大了,暖的一年四季如春,冷的几乎全年三分之二都得开暖气,或者开空调;各地只能根据自己气候、保暖、节能经验,再把范围缩小,就有了“行标”。
据我所知,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是都有行标的,北京的最严格,天津有点老了,浙江广东还不错,需要的可以在评论区找我要行标,可是花了俺小100块大洋呢~
成都的朋友我不是不说啊,是我查了半天,硬是没查到,你们找到可以共享share一下!
关键点:K值越低,越省电
不论是国标,还是行标,把格局拉大,国家肯定首先考虑的是“建筑节能”,门窗只是建筑的一环。
对咱们小老百姓来说,节能=省电,省电=少花钱!
基于这点考虑,国标、行标都会重点关注一个数值:K值(传热系数,国外用U值表现), K值越低,越省电。
K值一共10级,级别越高,对应的k值越低,往外散热的速度也就越慢,自然越省电。
解释下,就是冬天的热量往外跑的太快者夏天室外的热量疯狂入侵,密封不严就会越耗电,门窗的性能就越差;反之则密封足够,门窗质量越好。
额~下面是门窗K值测试的计算方式,我也没完全看明白。
简化一下就是k值=(发热量-热损失量 W)➗(窗框面积 ㎡X 内外温差 K)
依据现行的《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GB/T 8484-2020 里,k值的解释,温差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换句话说,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在南方和北方,甚至各地的K值是完全不同的。
大家购买时大家可以多问一句,“你家这款门窗K值多少,要求出具检测报告。”
目前,国内门窗的K值,普遍在1.8~2.8之间,最低是,现行《北京市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1.1,与德国标准持平。
对应的,北京市场上封窗在售的80级以下的型材都不合要求了,节能不达标,但不符合要求不代表不能用,毕竟品牌方还有库存要消化,如果碰上80以下的型材,可以适当砍砍价了~
至于80级别以上的,可以直接拿着下面这张图去抄作业。
注意,再结合自己家情况考虑下开启方式。
K值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帮你省电,省多少没有明确的数字。
讲个不严谨的案例,我问了某品牌做这行10年的销售说,他有个北京的客户买的系统门窗,K值系数1.1,换窗一年后,电费大约降了800左右,那10年呢?
原理很简单,封窗做好了保温隔热,温差就小,空调达到设定温度就不运行了,可不省电?
夏天空调有多费钱,你们去看下今年的账单~
当然,K值越低,对应封窗要求的型材就越高,价格也越贵。
所谓“系统门窗”,密封更严,造价更高,国产品牌在1200~3000元/㎡,进口在3000元/㎡起步了,窗纱单独计费。
图自住范儿自制
还是我家,单价按照1500元/㎡来算,预算得比断桥铝的多10000,想要省出这10000,按照每年省1000来算,得10年吧~~
不过我觉得也值,我睡10年好觉不香吗?
窗户到底该怎么买?
好了,最后一趴,咱们说些选购的硬核信息,小标题就是结论。
看品牌不如看经销商
门窗行业的品牌,不错的真有,比如我们之前推荐的嘉寓门窗,还有沃伦、皇派、合资品牌的旭格、墨瑟等。
只要是正品,性能上基本不用担心,碰上每年的双11、618还会打折,线上可能还会有8折、9折的活动。
不过门窗基本都是线上引流,还不如直接去线下买呢。
话说回来,门窗行业走的比定制家具还要慢,也是家里需要定制的大件,还是二十年如一日的难换,选择要更加谨慎,安装售后占五分绝对不夸张。
就经验来看,品牌大差不差就行,最重要的是选好品牌不如选好经销商,他在当地可能经营门窗行业至少十年,可能门店的品牌会换,但安装、售后该有的问题他都碰到过,能不出或者少出问题。
图 住范儿自制 / 保存查看大图,是下面文章的关键信息汇总
货比三家,选好经销商、品牌后,一定要把所有细节落实在合同里,窗框的型材、壁厚、隔热条材质、玻璃、纱窗及目数、打开方式涉及的合页、品牌,个数,单价,总价,一个都不能少。
计价方式一般是㎡计价,辅材是含在其中的,窗纱按个数单独计价,350~500元/个不等。
保温、隔热的重点看窗框
窗框=铝材壁厚+隔热条+组角工艺+密封胶条
窗户型材,摊开了就是窗框、密胶条、玻璃、五金和纱窗。
图 住范儿自摄 / 真实案例 美少女家
窗框=铝材壁厚+隔热条+组角工艺+密封胶条。
图 住范儿自摄
铝材壁、型材越厚,就能装下更多层的玻璃,保温效果越好。如果是系统门窗,铝框型材基本都是6063型号的,6063-T5多用于门窗;家里有阳光房的可以考虑6063-T6。
按照新国标的要求,市面上常见的65/70/80型材壁厚1.8mm,可以直接照这个标准买。
图 住范儿自摄
但一些街边店可能会用1.2mm、1.4mm的壁厚糊弄你,肉眼差距不大,也看不出来,价格多在300~500元/㎡。
按照北京市现行的K值1.1的标准,80及以下系列已被淘汰,如碰上可能是品牌方在清库存,可以砍砍价,80系列型材在北京为起步产品。
隔热条夹在两个铝材框中间的,一般是黑色的,市面上目前公认的是PA66尼龙材质(又称聚酰胺66或尼龙66)最接近铝材的膨胀收缩率,被广泛接受;以前的PVC材质基本被淘汰了。
图 住范儿自摄
警惕!PA66隔热胶条也有好坏,最接近的是PA66-GF25型号的,它的膨胀系数是2.3.最接近铝框2.35的膨胀系数。
避坑TIP:
市场上中低端价位里也会出现纯PA66、回收PA66、或者掺杂PVC、PP、PE等塑颗粒的PA66,这三种确实也是PA66,但不论膨胀系数还是使用寿命都不及PA66-GF25型号的,密闭性都不够。
唯一的方法就是把这条写进合同里,或者从成品的标识那边去辨别。
标识通常按照品牌-门种代号-宽度-材料型号-执行国标的顺序进行。
图,住范儿自制
隔热条分很多种类型,I型、C型、T型和复合的多腔体类型,它们都是PA66-25材质的;
隔热条变宽,就可以增加型材的厚度,但也不是说越长越好。
·一般70、80型材的隔热条宽度在17~35mm
· ≥100型材以上的都用多腔体结构,宽度不超过45mm,腔体内也可以塞上海绵条,增加保温性能。
图,住范儿自制
组角是密封性最重要的工艺,“系统门窗”以注胶工艺为主,四个角没有连接缝;
到这为止,窗户完成了窗框部分,按照步骤,下面应该加密封胶条,安装五金了,最后再安璃了、打胶,就完成了,最后两步在安装现场进行。
价格上千的密封胶条一般都采用的是“一体折弯”的三元乙丙密封胶条,和车窗上是同一种材质,很耐用,不像传统四根胶条分别安装有缝隙,会漏风。
这也是去看系统门窗时,导购基本上都会说的一句话。
隔音、保温就选双层中空玻璃
玻璃安装之前,先说选购阶段的问题。
之前我们常说玻璃一定要认准国家规定的3C钢化玻璃,在窗户的使用上,钢化工艺只会增加玻璃的强度,和保温关系不大。
客观讲,如果不是震中,或者高楼,或者政府官员,也没必要非装3C玻璃。
真正影响玻璃属性的,是玻璃厚度+工艺。
市面上常见的是夹胶玻璃、中空玻璃、三玻两腔甚至四玻三腔的,都可以选择做单面或者双面Low-e层,主要看预算了。
图 住范儿自摄
单片玻璃厚度,正常5mm足够使用,厚的有8mm的,甚至还有定制10mm的,都是落地窗或者大别墅里才用。
单片玻璃结合不同工艺、型材对K值的影响
像我一样,被噪音长期困扰的,比如高层或者临街,可以选择三层中空夹胶玻璃,夹胶会降下45%的噪音。
极寒地区很重保温的,可以选择加厚单片玻璃,做成三玻两腔甚至更厚,型材肯定也得配90甚至100以上了。
常规的保暖,大多数阳台窗户选择双层中空玻璃就够用了,常见规格5+12+5,双边的玻璃厚度5mm,中间气体层厚度12mm。
图 住范儿自摄
高楼层(9层以上)风大,对玻璃强度要求更高,建议选择8+12+8的双层中空玻璃。
Low-e玻璃自带防辐射功能,还会反射热量,重视节能的基本都会加Low-e玻璃,实际用起来可能还带点遮挡隐私的效果,一楼或者楼间距近的强烈推荐。
玻璃避坑的2个TIPs:
问:有人反馈中空玻璃、夹胶玻璃会存在密封性的问题?为了保暖,中空层到底要不要加氩气?什么情况下加?
答:正常情况下,中空夹层的玻璃面积在5㎡以下,就不用充氩气;≥5㎡,中空玻璃厚度基本在12mm左右,可以考虑在充氩气,价格一般在30~50元/㎡不等,注意尽量选择靠谱的商家。
为了避免充气不足、及密封不严带来的泄露问题,可以来个连环四call:
·惰性气体初始浓度多少?·每年逸散率多少?·高浓度惰性气体能有效使用几年?·有质保吗?泄露了怎么办?
除此之外,封边最好用聚硫胶,比市面上普遍使用硅酮胶更黏贴,更耐用(两者是结构胶非玻璃胶)。
内开内倒的开合方式最安全、不占空间
平开窗最常见,但占室内空间,家有小孩还容易被磕到,内开内倒一窗多用,还不占太多室内空间。
图 住范儿自摄
通过一把门把手可实现窗户的两种开窗方式
推拉窗在温暖地区还不错,但密封性不够好不适合寒冷气候;
高层最好不要用外开窗,有坠扇风险。
五金决定窗户的使用寿命
开合寿命,门窗使用年限和五金有很大关系。
包括把手、传动器、合页、锁点、底座等,千万别想在这上面省钱!
受开启方式影响,合页一般有明装和隐藏式的。
明装可以在窗框上直接看见,暗装的隐藏式是看不见合页的,一体性很好。
现在内开内倒明装合页,基本都可以保证做到180°平开,不占地;隐藏式在完全180°上还稍微有点难度,能做到的品牌很少。
现在还有一种极窄窗,可以将窗框做到60cm甚至更窄,为了尽可能不影响视野,不加开启扇,或者加30cm的开启扇。
这就对五金的要求极高,国产的五金很难做到。
五金进口的品牌有德国诺托、德国丝吉利娅、HOPPE,一套大概在500~800左右;
国内一线的坚朗、力兴、合兴大概在100-300元不等。
透风、透光、防虫选超透纱窗网
现在虽然不安防盗网了,但为了防蚊虫,防猫主子还是会选择安装纱窗。
金刚网纱窗不错,防虫还安全,唯一的bug就是影响通风和采光。
现在有那种超透的纱窗了,网格更细且密,有11目,22目,目数越大越不影响采光、通风;纱窗可以细到0.3那种,越来越接近头发丝了。
纱窗按扇计价,看品牌看进口,在200~500元/扇不等。
图 住范儿自摄
考虑到通风的影响,为了万一,纱窗也可以选打开的。
传统那种用完就扔,30~50也不心疼;完全打开就选滑盖式的,方便简单。
很喜欢百叶窗又懒得打扫的,预算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中空百叶玻璃,百叶夹在真空层,通过磁铁控制上下,或者角度,也很方便。
不过有人说它磁铁会不好用,这时候也就只能拆了全换了。
最后,关于极简窗,有一句提醒,从承重、安全的角度考虑,高层不或者台风沿海地区真不建议做,大面积的超长落地窗,平时好看,万一禁不住那是要命的!
硬核的知识点琐碎而复杂,总之在节能的前提下,北方的小伙伴一定要注重保温,南方可以适当降低保温要求,选择好不好看吧。
听说南方的小伙伴喜欢用这种上悬内开+推拉窗?
以上就是本期的所有内容了,应该足够应付我老爹了,我交差去,你们记得给yo“点赞+在看”呀,安装部分等我去工地蹲上一蹲,再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