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净水第一关,前置过滤器怎么选?
松鼠睡不醒
2022-11-11
前置过滤器本身不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产品,而且以目前国内的制作工艺来看,品质完全不输国外品牌,关键是国产大牌的售后服务网点多,溢价成分相对较少,更具性价比。
明明几百能完美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花一两千?
很多时候心理作用远大于实际意义,说到底前置过滤器只是通过“不锈钢滤网”起到拦截大颗粒杂质,保护全屋涉水电器的作用。
只要品质合格,冲洗足够彻底,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当然,撇开品牌,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还在于“材质用料”和“冲洗技术”上。
· 材料差异判断
① 滤网
常见的滤网的材质分为316不锈钢、316L不锈钢、304不锈钢,“L”代表的是低碳,两者间“316L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更强,柔韧性更好,316不锈钢硬度比较高,这两种性能都不差。
但304不锈钢就算了,多见于廉价型号。
如果采用的是平织工艺会比常规斜织工艺滤网更不容易附着上污染物,过滤孔径也更加均匀。
② 阀体
阀体主要看黄铜的品质,按照纯度不同经常会看到以下几种标识。
“环保铜”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泛指有害金属成分不超标,但不等于完全没有。
但凡没有明确标注“H62无铅铜”或者“无铅环保铜”的型号,就要看看阀体内部有没有设计“隔离层”,可以避免水与金属件的直接接触。
③ 滤瓶
滤瓶主要看抗压防暴性能,品质差的抗压能力可能只有10-20公斤,遇到高层水锤严重的情况,容易爆管,还有北方朋友要关注滤瓶的抗冻裂能力如何,一般在价差不大的前提下,建议往高了选稳妥。
这两个数值并不是每个品牌都会标注,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核心数据都做了整理。
像“美的、沁园、惠尔顿、滨特尔”等都是底子比较扎实的品牌。
· 各冲洗技术下的代表型号
硬件材料到位了,接下来比的就是自洁能力。
正向冲洗的“叠片式、直冲式、虹吸式”都是老黄历了,随着国内第四代“反冲洗技术”的普及,现在很多都是“正冲+反冲+双面旋刮”的组合形式。
这比过去冲洗技术效果要好太多了,而且精度基本上也都趋于40微米,既不容易堵,又能有效的过滤掉肉眼可及的杂质。
而这方面少数国外品牌还停留在100微米,这样的型号更适合国外庭院的灌溉,而非国内家庭用水的改善。
我们不防将“反冲洗”这个环节再进一步细分,又分为“高压反冲、虹吸反冲、双滤网反冲”,还有一种比较新颖的“自旋流冲洗”,这几种技术的特点如下:
“高压反冲”是最普遍的一种,也是其他技术衍生的基础技术,就是利用高速水流反向冲刷,带走顺冲解决不掉的杂质。
“虹吸反冲”的冲刷力度更大,利用外侧负压在瓶内形成虹吸效应,由内而外的吸走杂质,冲洗率更高。
“双滤网反冲”是一种净水冲洗技术,用双层滤网过滤好的干净水对滤芯进行高速反向冲刷,排污更彻底。
在前三种技术上,也有在滤网中间增加“旋喷装置”的,让高速水流形成涡流式冲刷,减少冲洗死角。
还有一种自成一脉的“自旋流冲洗”,水流带动刮洗件自转来实现自动刮洗,利用离心力甩脱杂质,在腔内形成旋流冲刷,效果也不错,不过对水压有一定要求。
此外,其他型号不少型号都是单一的组合冲洗模式,基于高压反冲为基础,当然效果也不会差到哪去。
· 实用的小细节
瓶体设计
透明滤瓶是最常见的,一般适合装在室内。
如果是装在室外经常被暴晒的地方,可以考虑深色滤瓶或者全包外观设计,主要作用就是阻隔阳光直射,减少藻类滋生。
压力表
高层住户或者水压不稳的家庭优先考虑带压力表的型号,有些高端型号还自带稳压功能。
清洗记录盘
利用数字和拨盘记录每一次冲洗时间,不是很打紧的功能。
智能定期冲洗
根据事先设定的周期自动冲洗,省心省事,这类型的价格稍贵一些,一定要装在有排水口的地方,不然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全自动。
万向安装
进出水口可以根据水管的走势自由调整角度,非平行管道也不用额外加管,装起来更美观。
好啦,干货就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