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前置过滤器价钱从几百到上万都有,作为普通消费者该怎么选?

松鼠睡不醒

2022-11-11

简单来说,如果没办法在“材料、冲洗技术、功能”上找出差异,那么只剩下“品牌溢价”。

我们围绕题主关心的几个小问题逐个展开聊一聊~就先从对价格影响最大的功能差异说起。

① 哪些是真功能,哪些是真溢价?

· 自动冲洗 or 手动冲洗

市面上的前置过滤器分为“自动冲洗”“手动冲洗”两种。

智能款只要接好进出水管和排污管,设定好清洗周期基本上就不用管它了,用起来比较省心,价格自然贵一些。

“手冲款”大概就是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就需要手动开启一次排污阀,这个功能大概能相差个三四百元的样子。

· 支持万向安装

支持万向安装的接口造价要比普通进出水口更贵,安装不受走管限制,横管竖管都能装,价格上大概又差个二百元的样子。

· 压力表、冲洗记录盘

这两个功能就比较便宜,加起来最多就影响一百元的差价,一个用来查水压,另一个用来记录每次的冲洗时间,都是很常见的功能,谈不上必要,但有胜于无。

· 稳压、调压阀

不是每一款前置都能做到稳压、控压的,精准的控制水压,可以防止水压过大对家里的涉水电器、水管、淋浴设施造成损害,出水更加平稳,这个功能也会拉开两三百元的差价。

那么,有朋友会说了,兴许人家材质很优秀呢,毕竟也是大品牌,好,咱们继续往下看,聊一聊材质好坏该如何判断。

② 怎么判断材质好坏?

材质好不好首先是影响安全性。

大家最担心的就是重金属“铅”的析出,在阀头的选择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几种铜材标识:

其中,不含铅的只有2种,一是“无铅环保铜”,二是“H62无铅铜”,这两种一定不含铅,其他金属含量也都在安全范围内,与水直接接触是没问题的。

还有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是“环保铜+隔离层/镀膜”,通过隔离内衬直接避免了金属件与水的接触,这种方式也是OK的。

其次,材料好坏还影响耐用性。

前置过滤器真正起到拦截作用的是不锈钢滤网,由于长期处于潮湿的工作环境中,滤网是316L或者316不锈钢的相对来说耐腐蚀性要强很多,304的就不考虑了,性能比较差。

而且在编织工艺上,平织要胜于斜织,至少过滤孔径是非常均匀的,能够真正保持40微米的拦截精度,斜织存在大小孔径不一的情况,还容易附着污染物、甚至是脱丝。

经过几代产品的验证,40微米的过滤精度既不容易堵塞,又能有效的将肉眼可及的杂质去除,用于国内家用是非常适合的,还有个别国外品牌精度在100微米的,是为了满足庭院灌溉而设计的。

还有一个关键组成件就是“滤瓶”,仔细观察了一下,不少产品在滤瓶的抗暴和抗冻性上差异还是挺大的。

比如一些小厂出品就只能抗住10-20公斤左右的压力,遇到水锤严重的情况,或者到了冬天很容易被冻裂,引发爆管。

一般建议优先考虑爆破压力大于30公斤以上的(30公斤=3MPa),水锤循环(疲劳循环、压力循环)次数大于10万次以上才能算是合格。

北方地区除了滤瓶本身抗冻性能达到-30℃外,依然还是建议做好保温、保暖防护,才会更加稳妥。

区别较大的地方主要是冲洗方式,这直接导致了平时的维护效果和操作细节不同。

③ 冲洗技术有什么差异?

前置过滤器的滤芯是不需要更换的,不过需要定期冲洗来保持畅通,如果冲洗不干净,滤网必然堵,流量自然也是会受到影响。

当堵到一定程度就得换掉了,所以说能否冲洗干净也是决定前置过滤器耐用性的因素之一。

目前,市面上几乎都是以第四代“反冲洗”技术为主,效率要比早期的叠片式、顺冲式、虹吸式要高很多。

细分一下,又可以分为下面几种冲洗模式:

“高压反冲”是最常见的一种,就是利用反向冲洗带走顺冲解决不掉的杂质。

“虹吸反冲、双滤网反冲”对于的杂质冲洗率要略高一些,“虹吸反冲”是利用周围负压形成虹吸效应,由内而外强力吸走杂质,而“双滤网反冲”的亮点在于净水冲洗,结构上污染附着率也很低。

另外也有将“双滤网反冲”和“旋喷反冲”相结合的型号,在净水反冲的基础上增加了旋喷装置,让水流形成涡流式冲刷,冲洗效果也不错。

还有自成一脉的“自旋流冲洗技术”,这个是近年来的新技术,目前还没有被广泛的运用。

利用水流冲击刮洗件自动旋转形成涡流,同时刮洗也顺带着一起完成了,也就是说免去了手动转动滤瓶的刮洗步骤,这种方式在家里水压正常的情况下,用于手动冲洗款是非常方便的。

这几种方式要比常规的高压反冲效率要高一些,配合刮洗,在清洁效果上都比较彻底。

作为消费者,其实最关键的就是把握住用材、冲洗效率这两方面,一般选出来的都不会差,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而定就好,至于通量大小的选择也给到大家一个参考值:

3T/H≈50L/min(适合100平以内)

4T/H≈66L/min(适合120平以内)

5T/H≈83L/min(适合200平以内)

6T/H≈100L/min(适合别墅)

以上,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