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为什么国外用户喜欢美诺吸尘器,而不是戴森?

爱折腾的森山

2022-11-12

这2个牌子的吸尘器,都是我最喜欢的吸尘器品牌,而且我都有,我首先是日常用户,其次也是专门测评吸尘器的,我想我很有发言权。

要了解一个好的系列化产品,首先要了解产品背后的品牌,所以我先谈谈这2个品牌,以及它们之间是怎么样的一种对立关系

高贵的Miele

Miele绝对是国际家电界里的贵族品牌,历史悠久,王牌产品洗衣机卖的那么贵,买的人还是很多,德国人的制造工艺和严苛要求,用料很足,不计成本,追求完美,它的家电设计使用寿命是20年,吸尘器也是如此。

【Miele做家电的核心产品力就是用材好、制造工艺扎实、耐用性以及长久以来的品牌影响力。但说实话,技术上几十年一成不变。】

我自己拆过,也看过很多国外的miele用户拆解不同型号的miele卧式吸尘器,其实那里面主要就是电机和尘袋,不同系列的核心部件最大差异就是电机功率,它的原理特别简单。

下图这个Miele吸尘器的主地刷吸头,已经是用了5年的,还有哪家的吸尘器会有这样的用材?用了5年还是锃光瓦亮,厚实的金属材质:

神奇的Dyson

Dyson呢,虽然他也有几十年的创业史了,但在100多年的吸尘器历史中,它绝对算是新生代的产物,它的产品完全是和传统吸尘器背道而驰的颠覆性做法。

dyson的老板就是工程师出身,借鉴了多锥分离这种无损过滤结构,满世界找投资,碰了一鼻子灰,但是他的这个创意确实是解决了吸尘器吸力下降的大问题,接到了日本人的生意,后来大家都知道了,从英国,到美国,再到东南亚、中国市场。

他们的吸尘器并没有德国人那样坚固,甚至塑料感很强,但是他们不断在研究用户,找到痛点,不断创新,以技术为驱动力的产品升级之路。

【Dyson的核心产品力,在于不断的创新能力,新潮的工业设计能力,以及敏锐的商业嗅觉】

Dyson的吸尘器,靠的是直流电机技术和多锥分离结构,前者可以把吸尘器做得很小,后者使得吸尘器长期使用后吸力不下降,且几乎没有耗材。

我个人很欣赏Dyson这个品牌,自己去找资料了解、花的精力也是最多的。

拆解dyson会很有意思,它结构精巧,直流电机很迷你,但是却拥有强劲的动力,零件很多,当你费尽心机装回去,按动扳机,电机再次转动的声音,会很快乐。

老牌和新贵的对抗

Dyson在传统吸尘器品牌里是被排斥的,最大的原因也是触动了传统吸尘器的蛋糕,如果你想一想就知道了,老式家用的中高档吸尘器都是有耗材的,那个耗材就是尘袋,Miele上现在还有的,一包里面有几个尘袋,大概一两百块,如果你一年用一包,使用20年,对厂家来说,这是一个源源不断的收入。

而Dyson说它是无尘袋的,吸力不下降的,手感轻便的,如果你是用户,你会选谁?

尘袋也是钱袋!

这些失去用户的老牌吸尘器,如果转向多锥分离式设计,它们放弃的不仅仅是高贵的头颅,放弃尘袋,更意味着放弃了钱袋。

用户都有的心理顽疾

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这么一种现象,我的就是最好的,你的就是对立的,非黑即白。

dyson的用户不喜欢miele,但是很可能,他们根本没有体验过miele的扎实质感。

miele的用户同样不喜欢dyson,买了一个怎么用也用不坏的吸尘器,怎么会愿意再多掏钱去买个dyson?

这不是Miele和Dyson的问题。

它们都是我测试过非常好的吸尘器,物有所值。

miele的细节设计特别见功力,就说它的吸尘器的滚轮,游走自如,阻尼舒适,你几乎不用花什么力气,它就能跟着你走,脚踩式的一脚收线也非常顺畅,没有拖泥带水,这些小细节被做得无可挑剔,登峰造极。

dyson在手持吸尘器中,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竞品吸尘器只有在外观和参数上做文章,但是如果你用过多款手持吸尘器,闭着眼睛就能感知到性能上的差异,并不是参数上的差异能体现的,最夸张的是,我拆开自己用了3年多从未换过的后级HEPA滤网,它还是白色的。

相信大家用肉眼都能判断,同样是多锥分离结构,和模仿者比,哪个是更好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