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东芝、松下、日立冰箱到底贵在哪?对比东芝、松下、日立冰箱
王军家电说
2022-12-07
Hello,我是 @wangjun,对家电选购略懂一二,致力于给大家测评分享各种实用又有趣的生活家电。
目前市面上冰箱销量比较高的品牌分为三大阵营,以海尔、美的、容声为主的国产阵营,以西门子、博世为主的德系阵营,以东芝、松下、日立为主的日系阵营,这篇文章要讲的就是日系阵营
一直以来,日系阵营在我国冰箱的市场份额一直是比较高的。
因为我是90后,从那个年代起日系家电给我的印象就是可靠、用不坏,直至到我毕业后从事家电行业,让我了解到日系冰箱的特点就是保鲜效果好,除菌能力出色,还有那皮薄馅大的小体积大容。量。那么消费者应该如何在日系三剑客中选择冰箱呢?下文为你揭晓。
此文为深度常文,如果单纯想买产品可以直接跳到第六章节:机型分析
一.品牌
东芝
东芝创立于1875年,东芝原本叫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后来在1939年和东京电气株式会社合并后才有了今天的东芝,至今已经有140年历史进程了。
东芝其中之一个公司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开始是以重型机电制造业为主,在1904年已经成为日本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大型企业。在经历明治维新后,更是跃升为在世界内也享誉盛名的工业大厂之一。
东芝其中的另一间公司东京电气株式会社是日本第一家制作白热电灯泡台灯的公司,后来主要生产电子产品,于1899年改名为东京电器。东芝的家电之所以在世界上如此出众,也是来源于这家公司的底蕴。
东芝经过不断,成为了一家集重机电、家电、半导体、通讯等多元化发展的国际企业。
东芝的第一台冰箱在1900年生产,相比起其他品牌要早不少,并且在随后研发出星级料理舱、速冻锁鲜等技术,对冰箱行业有深远影响。
松下
松下创立于1918年,比东芝还要晚几十年。在一开始,松下只是一个小作坊,只能生产灯泡插座,后来因为质量稳定,销量逐渐增大,在1922年才正式建厂。
建厂之后的松下还是主要生产与灯具有关的配件,松下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受到东芝发展的启发,于1929年把品牌名称正式改名为松下,并开始投入生产线制造家电,成为真正的家电企业。
松下自此发展飞快,逐渐涉足家电的每一个领域,近年来松下还在家电的基础上发展智能项目,像松下洗衣机器人等高智能家电,今年还开始试生产带电动汽车电池,是一家主营家电的多元化企业。以实现“星罗棋布的网络社会”和“与地球环境共存”为理想,为消费提供舒适生活。
而松下第一台冰箱下地在1921年,并且在随后研发出-3度微冻技术、纳诺怡等功能,对保鲜和除菌有明显效果。
日立
日立创立于1910年,发展时间和松下差不多,但和东芝、松下不同的是,日立在家电领域始于半路出家,家电的发展比以上两个品牌还要晚几十年。
日立一开始是生产电机、涡轮、变流器等机械产品的,为发电站、汽车厂等大型工厂或工程企业提供配件。到了1942年,日立开始涉及电子产品的制造,日本本土制造的首台电子显微镜就是日立生产出来的,并且不断往深钻研,之后更是生产出参变管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电子计算机。
到了1961年日立终于开始涉足家电产品,开发出全自动洗衣机,自此不断向白家电发起进攻,平时家里常用的家电日立都有生产。但其产品力和东芝、松下相比要逊色一些。
从整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来看,家电始终不是日立的主要项目。可以说日立是一家主职业为电子领域、兼职家电生产的企业。
二.保鲜功能对比
保鲜效果是冰箱的立足之本,任由其他方面有多么出色,如果保鲜效果不好那还要冰箱有什么用呢?
上面我说过日系品牌的保鲜技术与国产品牌、德系品牌相比要更出色一点,下面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日系三剑客的特色保鲜技术。
东芝:星级料理舱
东芝星级料理舱内的冷气和普通冰箱的冷气不同,普通冰箱的冷气是干燥的,而星级料理舱的冷气是湿润的。为什么是湿润的冷气呢?
这是因为湿润的冷气有两个特点:强穿透力和强冷冻力。
平时我们不是常常听人说同等温度下,在南方会感觉在北方更冷吗?只是因为冬天大家都穿得比较厚,北方的干燥冷风无法穿透衣物,所以只有裸露的部分才感觉冷,但南方的冷气水分比较高,湿冷的风比较容易透过衣物传递到身体上,所以感觉会更加冷。
而星级料理舱内的湿润冷气冷冻的不只是食物表面,强大的穿透力会令食物内部结成冰晶,使食物内部一直维持在冰晶状态而不成块结冰。再配合东芝的雾化保鲜技术,这样可以令食物保持在最接近新鲜的状态,并且口感也像新鲜的一样,营养也被封锁在食物内不流失。此为强穿透力的优势。
我们看电视的人们出海捕鱼,渔民会把捕到的鱼立马放进充满冰块的舱内,用超强的冰冻能力使鱼保持新鲜。而湿润的冷气会比干燥的冷气冷冻力强上2.6倍,能够很好的维持食物的新鲜状态。此为强冷冻力。
星级料理舱还有两个模式,分别是快速微冻模式和原味解冻模式。
在快速微冻模式下,大风量配合超导储冷盘,能让食材保持新鲜的同时不会因为过度冷冻而被冻伤,并且保持原鲜口感营养。
原味解冻模式下,冷气会包裹着食材表面,减少血水和营养物质的析出。并且食物内部还是微微结冰的状态,拿出来无需解冻就可以立刻加工。解冻后食材色泽如初,肉质柔软、就跟新鲜的一样。
松下:-3度微冻技术
这个技术和东芝的星级料理舱原理很像。变温室内的温度为-3度,在这个温度下,食物内部也是微微结晶,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冰,可以阻隔氧气和食物接触,防止氧化和微生物降解引起的变质和异味。
并且这个温度下食物不会出现血水外滴的情况,能够很好地保存肉类的口感和营养。从冰箱拿出来后无需解冻,立马就可以不费力进行切割加工,更加省时省力。
日立:真空冰温技术
想要食物保鲜效果好,要么低温保存,要么减少氧气接触,真空冰温技术的原理就是阻隔氧气接触食物。
在变温室内,有一个小型的真空泵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令变温室保持在0.8个大气压的真空环境下,减少食物与氧气接触,抑制氧化保持新鲜度和营养物质。
和非真空环境相比,真空冰温技术下的食物颜色接近新鲜的时候,水分也比较充足,也具备抑菌效果。
但我有一个疑问,想要一直维持在真空状态,就需要变温室实现密封状态。但是变温室是一个抽屉,想要推拉顺畅方便存取就必然实现不了真空环境,那真空的效果也就不明显了。
那么究竟日立是通过什么技术保持变温室的密封呢?这个还要等各位知友大神来解答一下我的疑惑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来东芝的星级料理舱保鲜效果是更出众的,可以让食物接近新鲜的状态。因为松下的微冻技术和东芝有点相似,相信也会有效果,但因为没有湿润冷气的加持,效果会比东芝差一点。
至于日立的真空保鲜,因为有太多难点需要功课,所以对于真实效果还包邮存疑。
三.除菌净味功能对比
除菌净味能力也是冰箱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
东芝:纳米钛光效净化技术
冰箱内部有净化模块,模块内有二氧化钛和银离子,模块会主动释放这两种物质出来。二氧化钛是一种氧化性物质,可以对细菌和异味分子进行高效灭杀,从而达到高效除菌净味的效果。
东芝为了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更在二氧化钛的基础上释放银离子,主动起到灭杀效果,保护家人的饮食健康。
松下:纳诺怡技术
纳诺怡的净化模块有点特别,和美的PST电磁技术有点相似,但不同点是PST电磁技术电离的是细菌,而纳诺怡电离的是空气中的水分子。
模块会通电并吸入冰箱内部的空气,水分子会被电解成纳米级的带电水微粒,这种微粒含有大量的OH自由基,能够夺取细菌和异味分子中的氢分子,使其失去活性起到灭杀效果。
日立:UV光除菌技术
大家都知道太阳当中的紫外线可以起到杀菌的效果吧,日立的UV光就是太阳中的紫外线。在冰箱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灯,模仿太阳照射对冰箱内部的细菌进行杀灭。
但这个技术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冰箱里面放满食材,紫外线又不能穿透食材,所以会出现死角,不能完全起到除菌效果。
以上三个品牌的净化技术,东芝和松下的净化效果都比较出色,而且没明显缺点,相信可以为家人的健康护航。
四.冰箱体积对比
日本国土面积比较小,所以日本会有很多小面积房屋,但很多人对冰箱有大容量需求,正所谓有求就有卖,三剑客都有生产大容量小体积机型。
因为风冷冰箱比直冷冰箱多了风扇套件,会占据很多空间导致压缩了内部容量,厂商们都尽可能使各部件之间更加紧凑,务求“挤”出更多的内部容量。但效果并不明显,各品牌的机型差距也很少。所以厂家把目标投向了保温材料。
东芝和日立都摒弃了传统发泡保温材料,改用航空级的真空隔热板。相比起传统的发泡保温材料,真空隔热板的厚度更薄,要缩小了38%-52%的厚度。
但是这么薄的保温材料并没有使保温效果降低,反而使传统发泡保温材料的10倍,真正实现了皮薄馅大。
而松下,并没有采取特别的方式来令内部空间更大,所以如果对容量有需求的消费者不建议选择松下。
五.东芝、松下、日立点评
综合来看,东芝还是蛮不错的。
无论是保鲜技术、净化技术还是容量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各方面都比较均衡,比其余两个品牌要稍微更适合消费者。可以说从消费者的需求生产产品,真正做到消费者的满意品牌。
并且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很多家电品牌会选择在中国建厂,但质量和手工跟原装进口的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例如松下。
而东芝和日立都是采用全进口的方式售卖,质量上会更好。但是日立入门级机型的售价都要1.5万,好一点机型甚至要超2W。而东芝的机型哪怕是手握几千块的预算也买到双循环的机型,性价比要比日立高太多了。
六.机型推荐
东芝
1.GR-RM433WE-PM237
东芝的保鲜技术一直很出色,像这款433就搭载了星级料理舱,料理舱内有2个模式,快速微动模式下能令湿润冷气不断输入,相比起普通机型的冷气制冷能力提高2.6倍。
并且舱内温度达到-0.6度,能最大限度防止食材营养流失。在原味解冻模式下,持续的冷气包裹着食材,能减少食材的营养流失,口感鲜嫩多汁。
在杀菌除味方面,采用了星级料理舱,纳米纳米级别的二氧化钛能迅速捕捉细菌和异味分子,再科学搭配银离子,能有效去除冰箱内的异味和细菌,除菌率高达99%
2.GR-RM429WE-PG2B3
429同样具备星级料理舱和纳米钛光效净化,保鲜能力和除菌能力毋庸置疑。同时429还具备可预冷科技,普通风冷冰箱在制冷一段时间后需要升温除去蒸发器上的冰霜,而此时冰箱内部温度波动较大,对食材有一定影响。
而429可以感知化霜程序运转时间,在升温除霜之前会先加强制冷,令温度保持在-18度,这样在化霜期间不会升温,令食材更好保鲜。
并且为了加强保鲜能力,429还有三种速冻模式,分别由热物直放、蔬菜冷冻和蔬果冷冻干燥,能极大延长食材保鲜期。
3.GR-RM479WE-PG1B3
这款479具备上面429的所有技术,并且在保鲜方面更佳。在蔬果室采用原装进口透湿膜,这层膜可以不断输送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蔬果室,形成低温高湿的环境,令蔬果保持水润饱满,从而令口感更佳。
而东芝的下置式压缩机也是比较亮眼的,顶置压缩机的缺点是噪音大、散热慢、耗电量大。下置式则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仅散热快、噪音小,还能释放更多存放容量,对于中小户型但又需要大容量的家庭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4.GR-RM382WE-PG2B3
382为了解决多开门机型冷冻室不好分门别类的缺点,在冷冻抽屉里设置了三层的储物盘。第一层储物盘空间容量比较大,适合存放大体积且不常用的食材;
第二层储物盘空间比较薄,适合存放体积较小且薄的食材;第三层出储物盘的空间容量最大,适合存放体积大且常用的食材。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食材有序存放,存取更加方便快捷。
382还有独立的制冰室,相比起普通冰箱小制冰格,可以避免受到其他食材的细菌、气味感染。
而且382的制冰室最快可以60分钟成冰,而且制冰室还有滤水装置和抗菌冰盘,让用户安全地享受冰镇饮料。
松下
1.松下NR-D350TP-W
说到松下的保鲜技术就不得不提-3度微冻技术了,就是把食材置身于-3度的环境下,此时食材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冰霜爽,但食物内部并不会结冰,这个温度下的食材能保留食物的营养。
并且由于食材内部并没有结冰,所以从冰箱拿出来就可以切割加工,并不需要解冻,十分方便省时。
比较可惜的是这款并没有采用松下特色除菌功能纳诺怡,而是采用银离子除菌。虽说除菌能力高达99%,但相比纳诺怡还是稍微逊色点,不过价位摆在这里,性价比也算不错
2.松下NR-EE40TXA-S
这款同样具备-3度微冻技术,保鲜能力比较不错,在除菌方面则是搭载了纳诺怡技术。纳诺怡是松下得特色除菌功能,像松下的洗衣机都有采用。
纳诺怡的原理是通过电解空气中的水分子,令水分子分解为OH离子,这种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对细菌和异味分子起到很好的杀灭效果
并且40T的果蔬室还具备双层过滤网结构,可以自动精准调节果蔬室内的湿度,令蔬果保持水润爽脆的口感。
除此之外40T还有ECO模式,节能导航传感器可以检测冰箱的使用情况,经过电脑分析从而调整压缩机的运转频率。当使用频率高压缩机就高效运转,当使用频率低压缩机就节能运转,耗电量更低。
3.松下NR-EW45TGA-W
580MM深度、自由嵌入、超声波加湿、-3℃微冻保鲜技术、顶置压缩机、纳诺怡净化技术、双宽幅变温设计、干湿分储、一级能效。
除了东芝外,松下的日式多开门冰箱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特别是580mm的箱体,做到了600mm自由嵌入将冰箱是彻底的融入了厨房。
日立
1.R-HW540NC
这款540搭载了真空冰温技术,利用真空泵把变温室气压维持在0.8大气压下,令食物减少与氧气的接触,减缓食物的氧化活动。
并且润泽的冷气和低温2度的状态下保持食物的鲜度与口感,无需使用保鲜膜也能抑制食材的干燥和变色,保鲜效果很不错。
铂金触媒技术还能将乙烯和异味分子分解,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使蔬果的气孔闭合,降低呼吸活动,让蔬犹如进入了休眠一样,保鲜效果进一步提高。
2.R-SF650KC
这款650和上面的540无论是功能还是机体配置都相同,唯一区别就是容量上。这款容量达到了615L,如果对容量有较大的需求建议选择这款。
3.R-WXC690KC
这款几乎是日立旗舰机型,像真空保鲜、铂金触媒这类特色技术都具备。这款690的亮点在于自动制冰功能。
690内置储水盒,无需用户外接水管,直接把生水加入到储水盒即可。机器会自动把水传输至制冰区域,然后自动清洗技术水管内不易残留水分,抑制水垢、异味和粘液的产生,保证了冰块纯洁的同时还免去了人手注水的麻烦。
而且下方的冷冻抽屉还是触摸式的,只需轻轻一碰抽屉就会缓缓打开,十分便捷。
关注我, @Wangjun,带你去看更多家电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