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玩具永远收拾不清?玩具收纳要这么做。含收纳架推荐。
熊妈有意思
2023-04-20
家有俩娃,随处有玩具这件事情我可太有发言权了。
啥叫玩具散落各处,大概就是刚盯着老大上完网课,过来看床已经被老二祸祸成这样了?
新挂的门帘,想拍一个效果图,结果随处乱入玩具?
或者网上的经典桥段 —— 越想偷偷走到某处的时候,越会踢到地上能尖叫的玩具?
前段时间调整姐姐的学习区获得成功,使用体验、美观程度、收纳能力、房间动线都有明显改善,房间使用者老朋友和小朋友都表示认可,大受鼓励,最近开始解决她俩的玩具收纳问题。
关于儿童物品/玩具收纳的小tips:
研究收纳之前,先控制好数量。
再好的收纳,也装不下无尽的欲望,及时清理,管住买买买的手。坏掉的、年龄不再匹配的、不喜欢的尽早安排其他用途,发挥余热。
有些玩具缺乏生命力,看着不贵,买回来新鲜不了几下孩子就不玩了,留着占地儿扔了可惜,这种鸡肋玩具还是最好控制一下入手频率。
至于怎么辨别,学费多少还是要交一些的,花几次冤枉钱,加上这期间观察孩子的喜恶,一般就能摸透孩子对哪类型玩具特别长情,对哪些三分钟热度。还有个好办法就是去商场亲子区的游戏角,那里面基本什么玩具类型都有,很容易发现孩子真正喜欢的东西。
控制好出入口后,下一步还是要想办法提高一下提高收纳能力,这里面可大有文章。
适合的收纳方式,能把那双擅长于制造杂乱的小手调动起来,自己搞定,妈妈自然就能轻松一些了。反之,不适合的收纳方式大概就是孩子自己搞不定、够不着,比如摞在一起的收纳箱孩子根本搬不动、或者存储空间太过精细、孩子很匹配这种标准要求过高的工作、或者孩子压根没有收纳意识,就很崩溃,妈妈要花很多时间在收拾上,想想都累。
跟收纳箱或者打开门放东西的柜子相比,很推荐妈妈们选择储物盒搭配架子的形式。孩子的玩具种类、大小、软硬等等属性每个都不太一样,还有很多拼图、乐高、积木之类零件化的玩具,平时收纳要先装回原盒再放玩具箱,如果是储物盒,直接盒放架子上就行了,操作更简单,省略了把大象装冰箱需要几步的步骤。
然而纸上谈兵风轻云淡,做起来真的好难,对不对?
是的,当玩具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即使规则再好,设施不到位也执行不下去。比如说刚搬来的时候,想着租房子嘛尽量不买家具,就拿安空调的大纸箱子做了玩具箱,那会儿玩具少,一个箱子足够装下,找起来也方便,执行的不错。
一段时间之后,上图依然是为了拍门帘照的,玩具已经多到放不进去了,并且如此堆叠方式在找被压在下面的玩具时也非常不便。装不下、找不着、收拾麻烦。这种情况,还是需要专业收纳的。
适合宝宝玩具/用品的收纳柜:
传统置物架:
传统置物架的高度远高于其他产品,搭配适合的置物盒,收纳能力绝对是其他收纳架无法企及的,这次我定了一个实木置物架,打算主要用来收纳两个孩子和自己的书。搭配更倾向于玩具收纳的专业收纳柜来整理所有书籍玩具。
但是由于疫情原因还没收到,此部分暂时留白,等实际布置好再更新。
传统置物架的缺点在于上半部分孩子是够不到的,且如果墙壁固定没做好,孩子攀爬,也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妈妈可以把下半部分布置成孩子自己收拾的区域,如果孩子还小,一定要做好固定。
适合绘本、玩具同步收纳的:
有限区域内要同时解决绘本和玩具收纳的话,这种架子肯定有优势。
其优点很明显:书本、玩具、用品一下全搞定;或者上面是常用书区,下面的收纳筐放更多待替换的书,分布一目了然、宝宝自主找玩具/书的时候很清晰,对低龄宝宝来说太友好了;其次材质大部分是金属的,不存在装修污染问题;整理起来也方便,大盒子既能装,也便于单元化收纳。
当然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就是收纳能力有限,如果有玩具车之类比较占地方的玩具,一个大玩具基本就装满一个盒子了,另外由于所有东西都暴露在外面,视觉上也比较繁杂,家里具体使用很难摆的像广告图片里色彩那么协调。综合来说,这种收纳架更适合装书或者玩具不算太多的时候使用。
舒法特收纳柜 · 宜家
单纯收纳玩具的话宜家这款实木收纳柜就很专业了,柜子高低、形态、里面的储物盒都有多种规格可以选择,可以根据家里地方大小和装修风格充分DIY,大盒子的容量足够大,小盒子差不多A5纸大小,很适合拼图、乐高之类琐碎细小物品的收纳。
舒法特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缺点,大概就是价格吧,相对其他品牌和收纳来说还是要贵一些的。另外造型相对中规中矩些,提供基础的功能,造型什么的需要后面再搭配一下。
玩具收纳柜 Babypods:
当时订下babypods收纳柜是弟弟自己的决定,一看到就嚷着"我要这台车!"。毕竟对于小车迷来说,谁能拒绝家里开来一辆“大汽车”呢。
这个颜值,还能开汽车,本身就是个充满童趣的大玩具。
babypods收纳柜的材质是PE,手感、重量跟平时的婴儿围栏比较相似,做工圆润,没有尖角和毛刺,家长无需二次打磨或贴保护角。组合成的收纳柜还是有一定重量的,一个成年人搬不动,加上放置物品可以有效保持稳定性。
PE平时也用于做制作保鲜膜、奶瓶等直接接触食物的器具或婴幼用品,安全性和稳定性较高,不含双酚A,给孩子用是比较安心地材质。
从组装开始,弟弟就亲自“上手”了,这次除了帮他组装好(过程中他试图扭螺丝,并没有成功,参与第一)、摆放到位以外,他拒绝了我们的所有后续帮助,包括安排置物盒、把玩具和部分能拿动的书放进来,全是他自己干的!这个过程让人惊讶。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极大成就感和满足感,所谓小主人心态,大概就是在自己付出劳动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的吧。
收纳柜跟常规五斗橱高度差不多,空间蛮大的,之前那些堆放不下的玩具轻松全收入了。车头是个置物桶,孩子可以蹲进去扮演司机,也可以装体积最大的玩具。
我们全家都超爱这个车头的设计,能搞定体型巨大、难搞的大家伙们。弟弟那些大号工程车都放里面了,要是女孩子使用,收纳毛绒玩具也是一绝。
目前里面至少有8量大车,用车来收纳车,也是男孩子们的梦想天花板了吧
中型和小玩具按各自体积分类放进储物盒,右边有两扇门格式储物区,可以放一些宝宝使用的小物品。因为我的书架没到货,暂时借用存放弟弟的绘本,后续用来存放较高的玩具或者宝宝用品也很适合。
经过调整,原来纸箱玩具箱站的地面空间释放,姐姐居家网课期间可以充分利用阳台区域上体育课了,不扰民、空间也充足,完美。
总结一下,适合孩子自己完成收纳的关键点就这么几个:
- 规则清晰、宝宝能理解:有明确的标准,比如每天睡觉前要收拾好玩具,和不收拾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们小点的时候,我一般会把没收拾的玩具暂时藏起来)。
- 收纳工具/区域容量足够:孩子自己收纳的话,最初精细化的要求不能太高,预留充足的空间去做收纳对他们来说更容易一些,单元式的存储很适合品类繁杂、大小不一的玩具类收纳,妈妈可以优先考虑一下储物盒+置物架模式。
- 易操作:让孩子自己管理收纳的话,在收纳高度、收纳盒的大小、装取便利性上还是要下点功夫,分类清晰一些、别太高、也别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