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空调26℃省电,20年空调老师傅却提醒我:这是个误区
宋翰林MAX
2023-06-16
夏天到了,广东这边几乎每天30多度的高温,真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开着空调。
好巧不巧,前几天碰上空调坏了,突然不制冷了,开26℃一点感觉都没有,吹出来的风跟风扇没啥区别。
于是给卖空调的商家打电话,沟通好了安排师傅上门来修。
来的是位老师傅,说是干空调这行差不多20年了,他按照流程检查了空调后,给出的结论让我大吃一惊。
师傅说不是机子的问题,是我开空调的方式不对,不能直接开26℃。
我寻思着我这开26℃有啥不对?网上不是都说空调开26℃最省电吗?
老师傅不以为然,说他碰到过很多业主跟我一样,为了省电直接把空调开到26℃,结果光耗电不制冷。
我半信半疑,他直接给我演示了一遍。
他先是把空调温度调到16℃,风速调到最强劲,等开始制冷了,室温降下来时,又调高到26℃,把风速改为低速。
神奇的是,这次空调吹出来的不再是“常温风”,而是真正的“冷气”。
一顿操作让我惊讶又疑惑,为什么直接开26℃就不行呢?
老师傅解释说,现在的空调都是变频空调,如果一开始就把空调温度设定太高,跟室内温度相差不明显的话,空调它就不会制冷,这也是我家空调光吹风不制冷的原因。
先开16℃是为了让空调压缩机启动快速制冷,等室温降下后再调高温度,此时压缩机会降低自身制冷转速来维持恒定温度,这样一来自然就省电了。
听完老师傅一番讲解,我才发现空调省电的技巧原来这么简单。但如果不了解它的用电原理,估计很多人都会跟我一样,走进一些网传的“省电误区”。
误区①——26℃能省电
我询问了身边一些人使用空调的习惯,发现大部分都认为空调开26℃最省电,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其中原因,问就是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那么,26℃真的就是空调最省电的温度吗?
答案当然是否。
要知道,空调耗电的主要方式是启动压缩机转动制冷。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相差越大,压缩机制冷转速就越快,耗电量越高。反之温差越小,压缩机转速越慢,甚至不转,耗电自然就少。
清楚原理后我们就知道,26℃并非是空调最省电的温度,像夏季全国地区气温普遍都在30℃以上,开27℃、28℃都比26℃耗电少,体寒怕凉的可以调高一点,更省电。
误区②——一级能效更省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多人鼓吹买新一级能效空调,认为新一级能效的空调省电,二级、三级能效的空调费电。很多人选购空调时也会因为标识上写的不是新一级能效而纠结,其实这也是个很大的误区。
现在市面上绝大部分空调都是变频空调,变频空调的能效越高越省电,这种说法理论上是没错,但实际差距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有关电表测试实验表明:同品牌同匹数的新一级能效和三级能效的空调,两者每小时耗电仅相差0.05度。
按一度电8毛钱,每天开8小时算,一年下来,三级能效空调多出来的电费也才一百出头。
但你去买变频空调的时候会发现,新一级能效空调的价格往往比三级能效空调高出五六百,多出来的钱够三级能效空调五年的电费差了,等五年后空调旧了,内部零件老化损坏,都说不准哪台空调更费电。
变频空调本身就是为了省电才研发的,跟以前的定频空调比,它的省电率自然更高。至于变频和变频之间的差别,其实是很微小的,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不建议大家盲目去追求新一级能效,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就行。
空调省电小技巧
空调想省电,只要让压缩机少转就好了,那我们在使用空调时就要做到2点:维持温度和减少冷气流失。
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封闭环境
开空调前关门关窗,拉上窗帘,给空调提供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从而减少冷气流失,尽量维持室内温度。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
可以在空调房里放一盆水,通过水蒸发带走空气中的热量,降低室温。
③开启温度调低
开启空调时先调低设定温度,比如16℃,将风速打开到最大,让空调启动快速制冷。
当室温接近设定温度时,空调压缩机会降低自身转速,这时再调高空调温度,改成低风,让空调保持低转,就能轻松将室温维持在设定温度左右,而且还省电。
④定期清洗空调
空调用久了,过滤网和热交换机会积灰,长期不清理不仅很脏,而且还会影响空调性能,降低制冷效率,严重还会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空调需要定期清洗内机和滤网,擦拭外机和扇叶的灰尘,频率建议一年至少一次。
洗过的空调不仅空气清新了,连吹出来的风都变凉了。
总结
空调作为夏天的“耗电大户”,每个月的电费少则几百多则上千都是有的。很多人为了省电费,在选购空调时绞尽脑汁,希望能购买到可以省电的空调。
但实际上,机器的功率和能效只能作为选购时的参考,我们使用空调的习惯才是能不能省电的关键,希望大家不要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