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纤美176双擎热泵烘干机怎么样?值得买吗?真机实测分享!
默默聊家电
2023-06-22
海尔纤美176的具体型号是HBNS100-FQ176U1
是海尔双擎热泵烘干机系列的其中一款,海尔双擎热泵烘干机有两档,分为带有Hybrid电辅热的,和无Hybrid电辅热的。
本款是带有Hybrid电辅热的,是海尔旗舰款高端烘干机,属于海尔烘干机里边的顶格产品,也是明星款烘干机。
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双擎热泵”,能够1:1正反转全时智能风烘干,优点是烘干效率高、烘干效果好、护理效果出色。
那么,什么是“双擎热泵”?与普通烘干机有什么区别?
“双擎”意思就是有两台电机,分别控制吹风机和滚筒转动。
两台电机独立工作,一个负责驱动吹风机向滚筒内吹风,一个负责控制滚筒正反转抖散衣服,能够实现1:1正反转烘干,并且可以实现烘干过程中全时都有热风吹进滚筒,这样一来就大大的提高了烘干效率,同时也解决掉了烘不透的难题,并且烘干后衣服也不会出现褶皱现象。
而市面上常见的烘干机是由一台电机同时驱动滚筒转动和吹风风扇转动的,不能反转或只能短时反转,即使可以反转也没热风吹进滚筒。因为只有一台电机控制滚筒转动和风扇转动,当正转时有风吹进滚筒,如果要反转就没有风吹进滚筒了(这个可以参考一下电风扇的吹风原理),即使想要反转也只能短暂的反转,因为吹进滚筒的热风是经过冷凝器的加热后变成热风吹进滚筒的,如果长时间反转就没有风经过冷凝器了,就会导致热量堆积,损坏压缩机,也会大大的缩短使用寿命,也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没办法做到1:1正反转,甚至大部分烘干机是没有反转的。
只有正转没有反转就会导致烘干速度慢、烘干不均匀、衣服出现褶皱的问题。因为只向一个方向转动会让衣服贴在滚筒内壁上,造成堆积,那么就不容易烘干,同时因为热风具有定型的作用,长时间堆积贴在滚筒内壁会让衣服出现堆积褶皱。
而海尔纤美176双擎电机1:1正反转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原理其实也很简单,可以参考吹头发的原理,一般我们吹头发时都会一边吹风,一边来回的拨动着头发,其实也是打散发丝,增加发丝间的空气流通,从而快速使头发吹干,1:1正反转就相当于我们吹头发时来回拨动发丝的动作,使衣服在滚筒里边被打散,增加衣服的空气流通使干的更快,也避免衣服长时间贴在滚筒内壁出现褶皱。
“热泵”是指热泵系统,我们生活中用的空调就是热泵系统,热泵系统的本质是进行热量搬运,而不是生产热量或冷量,所以更高效节能。
热泵式烘干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理解为是空调的制热模式,在烘干机吹出热风的地方就是空调的内机(冷凝器),排水的一端就是空调的室外机(蒸发器)。
在物理中我们知道通过汽液的转换可以带走或释放出热量,当制冷剂在冷凝器时是带着从蒸发器带来的热量的,当风从冷凝器中经过时带着热量吹进滚筒内,使滚筒内变成了温暖潮湿的状态,滚筒内的温暖潮湿空气被推动又来到了蒸发器,此时蒸发器中的制冷剂又吸收并带走了温暖潮湿空气中的热量,使蒸发器呈冷的状态,从而使水蒸气凝结成水排出,然后蒸发器带走的热量又被带到冷凝器上散发掉,通过空气循环又被吹进内筒,形成一个完全闭合的循环,因此热量利用率非常高,烘干的过程可以说就像是移魂大法,把滚筒内的水分搬运出来,达到衣服干燥的目的。
因此来说纤美176烘干机的双擎电机实现全时热风+1:1正反转+热泵烘干系统,可以说极大地提高了烘干效率,也极大地实现了节能。
烘干机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有几方面:
一是烘干效果;烘干机嘛,本职工作就是烘干衣服,如果烘干效果不好,那要它还有何意义。
二是烘干速度;因为烘干机滚筒空间有限,温度又不能过高,所以相比有些很适合晾晒衣服的天气条件显得略鸡肋,三件衣服以上基本都得以小时起步。
三是烘干温度;因为衣物是纤维类织物,温度一过高就容易出现缩水变形的现象,尤其是化纤类材质的衣物最不耐高温。
四是毛屑过滤问题;在烘干过程中衣服上的纤维、线头等会脱落,不仅衣服不整洁,也会藏匿在滚筒内缝隙角落之处,也会吸附在蒸发器上,危害健康,也会严重影响烘干机使用寿命。
五是耗电量;一般烘干时间都比较长,耗电量也是很关键一方面,尤其像南方城市梅雨季节使用频率可能会更高,耗电量太大也是无法承受的。
六是噪音问题;也正是烘干时间比较长,一般都是放在客厅阳台或卧室阳台,离人都是比较近的,噪音太大,烘一次一两个小时起步,也是很让人抓狂的。
那么海尔纤美176双擎热泵烘干机的烘干效果究竟怎么样?下面将围绕这些方面来进行深度使用评测。
本文耗资、耗时都比较大,还望大家能够一键三连给予鼓励和支持,谢谢!
以下全文大致框架:
一、外观
二、设计细节
三、烘干温度
四、烘干时长
五、耗电情况
六、噪音情况
七、烘干效果
八、综合评价
下面开始深度使用评测正文:
一、外观
玉墨银外观,看起来很有质感,配色看起来很高级,颜值很高!
液晶触控显示屏,微迎面板,开机很有仪式感,短暂开机音乐之后屏幕上的分界线巡回流动,然后跳出各种程序和参数调节画面,按键非常灵敏,菜单层级分明,易于操控。
平嵌视窗,视窗突出大约3cm,节约占用空间,不碍事,比起视窗凸起比较明显的美观的多。
两侧面仿生水波纹设计,有降噪的作用,可以反射打散烘干机内部传出来的声音,降低噪音,同时也有增加强度的作用。
粗略测量左右宽度大约都是59.5cm的样子,前后厚度带视窗凸起的部分大约是66cm的样子,高度是大约84cm,因为它不是完完全全的四方体,我没有精确测量尺寸,具体详细尺寸在官方店铺有具体数据,以官方数据为准。
二、设计细节
滚筒内部细节
滚筒的深度大约是45cm,直径大约是57.5cm,换算下来大约是117升左右,这个容量已经挺大的了,我家的海尔水晶款10KG滚筒洗衣机滚筒内容量才66升左右,才只有纤美176烘干机的一半的样子。
这个是滚筒内壁细节,面包柔护内筒,突出立方体圆润饱满,运转过程中不伤衣服,在内筒长时间热风吹的情况下,内筒金属材质也会变热,突出立方体可以像熨斗一样抚平衣服表面褶皱,除皱跟这个设计细节有直接关系。
筒后方圆口边缘也很光滑,避免烘干过程中损坏衣物,设计细节很到位。
滚筒内带一个烘干支架,可以用来烘干不可翻滚类衣服,比如娇贵材质的衣服,鞋子等等
滚筒内的提升筋突出高度也比较高,将近7cm的高度,大约是滚筒洗衣机里边提升筋的1.5倍的高度,更容易带起衣服打散衣服。
线屑收集器
在滚筒口的下方是内嵌式的线屑收集器,从滚筒里出来后的风会从这里经过,在经过这里的时候风流中携带的线屑等杂物会被过滤,过滤效果很好,详情可以看文章尾部线屑收集情况。
拿出来后打开可以看到有四层,取出很方便,清理也很方便。
过滤网的密度非常高,连一只极小的蚊蝇都难以从网眼中过去。
第一道过滤网拿出来后还有第二道过滤网,在第一道过滤网的下方,取出也很方便,取出来后如上图的样子。
第二道过滤网是双层的,分别是一层高密度过滤网,和一层网状泡沫过滤网,网状泡沫过滤网厚度1cm。
算下来过滤网部分一共有4层,不仅密度高,并且层数多,确保绒毛、线屑不进入烘干机内部堵塞冷凝器,造成烘干效率变低、损坏热泵系统等问题。
风道结构
后面蓝色圆圈的部位就是单独的吹风机,“双擎”指的就是两个电机,这是其中一个电机,专门往滚筒内送风,另一个电机在烘干机内部,是驱动滚筒转动用的。
红色线圈起来的部分是通往滚筒内部的风道,是“L”型风道,这种风道相比市面上常见的其他“S”型风道的风阻和噪音都更小,“S”型风道拐弯多,风阻大、噪音也高。
在风道外壳表面上有一层隔音/保温棉,具有保温作用,毕竟外壳比较薄,尤其在寒冷冬季,热风从风道里经过如果不做保温,热量会损失严重,烘干速度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它也有隔音作用,减少风的噪音向外传递。
风道拆解
图中1的地方是出风口,热风从这里吹出来经过风道然后从2的位置吹进滚筒内,3的位置是Hybrid电辅热模块,在Hybrid电辅热模块的后面也有一个进风口,是电辅热热风的进风口
Hybrid电辅热里边是这样的,有几根螺旋状加热丝,就跟家用电吹风的原理是一样,当风经过加热丝后被加热成热风,然后吹进滚筒内。
因为热泵式烘干机利用的是热量交换的原理实现烘干衣服的,在开机初期是不能立马就产生热风的,Hybrid电辅热的作用是为了使滚筒内在开机初期就有热风,加快滚筒内升温速度,也缩短烘干时间。
在Hybrid电辅热模块里边,在加热丝与进风口之间有一个温感探头,是用来监测向滚筒内吹的风的温度的,当热泵系统开始吹出热风时,热泵系统的热风再经过加热丝会被进一步加热,风的温度会更高,此时电脑版就知道热泵系统的温度已经上来了,就会调节加热丝的功率,或停掉加热丝工作。
此外,烘干机里边也是一套智能电控程序,也具备检测滚筒内衣服干燥情况的能力,在不同季节外界气温是不一样的,热风在到达滚筒内之前的热量损失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不同季节使用时在相同烘干时间段内滚筒内的衣服干燥程度肯定也会有所不一样的,由于夏季外界环境温度本身就高,理论上夏季使用肯定比冬天使用烘干的快,总不能夏季一个小时就烘干了,到了冬季一烘几个小时都不干,那么就需要电辅热参与辅助智能调节进风温度,从而保证烘干速度。
拆掉Hybrid电辅热模块后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热风从下边出来,分别从上边两个进风口进入滚筒内,两个进风口刚好分布在相对立的位置,可以使滚筒内的温度更均匀。
这个是风道外壳内侧的样子,在内侧壁上有一个小导流板,可以更好的引导热风流向滚筒的进风口处。
风扇用的是贯流风扇,优点是风力比较集中,送风距离远,在同等空气循环量下转速可以更低,同时噪音也更低。
风机风扇
风扇材质是铝的,重量更轻,也更耐高温耐用,直径大约18cm,风量更大。
视窗开门换向
开门方向是可以改变的,原本默认的是从左向右开门,可以改成从右往左开门,这个也很简单,只要不是笨的不行不行的,就是一个小姐姐也能自行更换开门方向。
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摆放方式,方便取衣服,不碍事。
有些用户是上下堆放,按照默认的开门方向就会出现一个往左开门,一个往右开门,中间只留有一台洗衣机宽的量,空间太小,取衣服不方便。
有些用户是左右平放,可以把洗衣机放左边向左开门,烘干机放右边向右开门,这样中间就没有门阻隔,在洗衣机与烘干之间来回拿衣服更方便。
只是需要注意的是,门窗内侧向内凸出的透明视窗是下方厚上方薄,在换开门方向的时候也需要把内视窗颠倒一下,不然就没法关门,这个也很简单,螺丝拧下来颠倒一下方向,再把螺丝拧上就行了。
通过拆解发现纤美176烘干机的细节之处设计的都很到位,我们作为消费者又不造烘干机,不再进一步拆解了,只是作为了解来了解一下就行了,要相信海尔工程师的专业性,我们作为消费者最重注重的还是使用效果,下方就进行实际使用实测。
三、烘干温度
测烘干温度时我是在空转(没放衣服)的情况下把温度计放在支架上测的,因为放了衣服,衣服在里边翻滚没办法放温度计。
先来看一下温度计的准确性,噪音仪显示温度是22.1℃,温度计显示温度是21.5℃,温度几乎一致,这说明温度计的温度还是准确的。
为了测出升温效率,我在支架上分别放了一个手机和一根温度计,前2分钟温度没变化,从开机2分钟的时候开始升温。
2′43″时温度升到了32℃
4′04″时温度升到了45℃
4′56″时温度升到了52℃
6′52″时温度升到了62℃
后面因为手机屏幕自动熄灭,看不到了时间,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候温度升到了75℃。
到这里你可能有个疑问,不是说好了56℃柔烘吗?怎么飙到了75℃?
原因很简单,湿衣服在滚筒里被烘干是个蒸发过程,蒸发是要吸热的,空转的情况下里边没有进行蒸发,温度肯定高;到了75℃之后温度就往回降了。
另外,这只是开机初期的升温阶段,在实际放衣服的烘干过程中在冷机器开启后,整个烘干过程的前1/2时段内是冷热交替进行的,温度在55℃—65℃之间交替升降。
你可能又有疑问了,不是说了56℃柔烘吗?怎么放了衣服温度还是到了65℃?
根据我用不同烘干程序、不同类型/材质的衣服烘干过程中,综合温度计与电量/功率计量仪器观察,只有在第一次使用时冷机器开机的情况下,在整个烘干过程中的前1/2时段内会出现这种高温较高的情况,在烘干第一桶衣服之后,整个烘干机都被暖热了,在烘第二桶的时候,只有在开启后的第二个两分钟时段内有电辅热介入辅助短时升温的情况,之后电辅热就再也没介入,一直保持热泵系统烘干,温度一直恒温在56℃上下(看下图)。
看上图,这个是在我第一次空转测量完升温逻辑之后,然后又放进去一件棉T恤进行实际烘干测试时,在大约11分10秒时拍下的温度,之后基本都一致保持这个温度直到结束(其实在11分10秒之前就已经达到这个温度了,只是在测试时要观察功率、电量、温度、噪音等,又要拍照,所以在这个时间之前我忘了拍温度了,11分10秒时才想起来),说56℃就是做到了56℃,即便是65℃其实也没事,因为前期衣服湿度较高,也是凉的,经得住这个温度,再说65℃也是短暂间歇性的,完全没影响。
根据我测试的几种烘干程序,和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衣服观察,高温只出现在第一次开机冷机器的前半段烘干过程中,当烘干完第一桶衣服之后,接着放入第二桶、第三桶时,观察功率计量器上的功率,发现烘干机的温度探头应该不只是滚筒的进风口处一个温感探头,烘干机内部肯定还有,因为第一桶烘干之后,手摸着烘干机外边都是热的,里边肯定更热,在进行第二桶、第三桶烘干时,开启之后只有在刚开始时有电辅热介入,之后就再也没介入,要不就是开机后电辅热压根就没启动,直接由热泵系统全程烘干。
基于这个规律,我感觉房间内的环境温度应该对电辅热的介入也有影响,因为环境温度肯定是对烘干机内部温度也有影响的,在经过一系列实测之后,洗手间里边也是很暖和的状态,那不用说烘干机几乎没有热量损失,或者说热量损失极少,那么就不需要电辅热介入了,会更加省电。
所以说,如果你是个精打细算很会过日子的人,建议都集中烘干,不要烘干一桶衣服了等机子都凉了再去烘干第二桶。
四、五:烘干时长与耗电量情况
烘干时长与耗电量是相互关联的,就不单独分开了,放在一块说。
下面看一组数据:
从功率上观察,不管是冷机器开启状态下,还是热机器开启状态下,前2分钟功率都是200多瓦,这个过程中只转动滚筒,不开启加热系统,目的是抖散衣服,为后续的烘干做铺垫工作。
在2分钟后观察功率计量器,功率开始上升,直接就快速爬坡到了1500瓦以上。
2′30″时功率为1706瓦
4′52″时功率为1744瓦
6′19″时功率为1803瓦
9′17″时功率为671.9瓦
12′40″时功率为284.9瓦
13′34″时功率为1465瓦
15′24″时功率为1850瓦
16′04″时功率为689.5瓦
26′19″时功率为290.8瓦
这个是第一次测完升温逻辑之后烘的一件棉T恤的功率数据,整个烘干过程不到半小时,从功率数据中可以看出,大约在前9分钟中的后7分钟应该是电辅热+热泵系统在同时加热,所以功率比较高,大约在10分钟的时候我暂停开过一次门,动过里边的温度计,滚筒内温度降低了,所以12′40″重新开启时两套加热系统还处于没开始运行状态,功率显示为284.9瓦,然后大约在13′30″的时候两套加热系统又重新启动进行加热烘干,持续到16分时功率降到了680瓦上下,这个时候应该是电辅热退出了加热,只有热泵系统在加热,然后之后就一直是600多瓦,直到即将要结束时,功率又降到了300瓦以下,应该是热泵系统也关闭了。
当然,还是那句话,我们不做烘干机的工程师,深层次研究这个也没啥意义,只是作为了解,总的来说就是整个烘干过程中前半段时间是电辅热间歇性参与加热,后半部分是热泵系统单独加热,对于我们用户来说实际用电量才是我们关心的。
整个烘干过程不足半小时,用电量显示是用了0.44度电,按照5毛一度电的价格,电费大约是0.22元,也就是2毛的样子,这个用电量其实还是很经济划算的,烘干一件T恤才用2毛钱,简直可以忽略不计(看下图)。
下边这个是混合烘干的用电量情况,烘干的衣服是一套上衣+裤子,垂感较好、吸水性较低的夏装,还有一件棉T恤,一共三件,用的是混合烘干程序,烘干用时半小时多一点,用电量是0.416度电,按5毛一度的电费计算,电费是2毛多一点。
下边这个是一件羽绒服的烘干电量,羽绒服烘干程序默认的是1.5小时,时间比较长,所以用电量多一些,用电0.88度,按5毛的电费算,用电0.44元,大约是T恤的两倍。
下边这个是棉质四件套的烘干用电量情况,棉质的本身吸水性比较好,再加上四件套又大又多,所以烘干用时比较长,傍晚五点半开始,烘到了晚上9点才停,总用时大约3个半小时。
综合以上升温速度数据和后续电辅热参与情况,以及耗电量等几方面来看,电辅热其实还是很实用的,虽然电辅热功率大,但是升温速度迅速,缩短了升温所用的时间,反而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假如以烘干T恤的用时和用电量为准的话,烘第二桶的时候用时超过了半小时,用电量应该更多,但实际却还少了一些;第三桶烘的是羽绒服,用时是第一桶的三倍,但用电量却是第一桶的两倍;第四桶烘的是四件套,用时和用电量虽然都是第一桶的5倍,但是四件套要比一件T恤的烘干难度多的多。
综合来说烘干效率还是很不错的,用电量也很微不足道,假如每一星期用一次的话,一个月用四次,就算衣服多,就按烘一次用电5元钱,一个月也就仅仅多出20元钱的电费,相比换来的是解放阳台、满阳台挂满晾晒衣服的不美观、随洗随穿、告别梅雨季节的幸福感,这点用电量简直不值得一提!
六、噪音情况
比较安静的环境噪音大约是三十多分贝,纤美176烘干机在空转和实际烘干衣服过程中噪音差别不大,除非衣服有铁链会有铁链碰到滚筒内壁的明显“啪啪”声,它的噪音值大约在60多点浮动,行业均值噪音在65分贝—70分贝,纤美176烘干机的这个噪音还算挺低的了。
上图最右边我测的是海尔直驱滚筒洗衣的脱水噪音,设置脱水转速是1200转,噪音大概是65分贝,它俩的噪音值差不多,如果家里有海尔直驱滚筒洗衣机的,可以把脱水转速设置到1200转实际体验一下。
七、烘干效果
以下不同材质/类型的衣物都是选择的相对应的烘干程序,干燥程度选择的都是“即穿”,在洗衣机里边脱水转速都是1200转/分钟,分别对比了烘干前后的含水率和烘干前后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羽绒服的烘干,很出色。
单件棉T恤烘干效果
这个是棉T恤的烘干效果,烘干前含水率是30.5,烘干后的含水率是3.8,直接上身穿是完全没问题的,干爽舒适。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要卷起来测湿度,因为水分仪测量深度是50mm,衣服叠加厚度需要达到50mm。
烘干前衣服上有很多细小褶皱,烘干后看起来平整有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多件不同材质混合烘干效果
这个是三件不同材质的衣服用混合烘干程序烘干后的含水率,分别是一套夏装套装和一件棉T恤。
夏装套装的材质是垂感较好的那种料子,本身吸水性就不强,所以烘干前后的含水率都更低,棉T恤的相对高一些。
夏装套装烘干前的含水率是14.9,烘干后含水率是2.3,挺干燥的了。
棉T恤烘干前含水率是19.9,烘干后含水率是6.3,这个6.3的含水率其实也挺干燥的了,直接穿也完全没问题。
因为是混合材质的,吸水性差的套装其实早就已经干了,但是并没有停止,而是等棉T恤烘干后才停止的。说明纤美176烘干机检测滚筒内衣服干燥程度还是挺准的,也是挺智能的,这点也值得点赞。
下面看烘干实际效果
垂感较好的套装材质本身就不容易出褶皱,但是烘干后看起来还是更平整一些。
棉T恤的效果尤其明显,烘干前褶皱比较多,烘干后看起来平整舒适,效果很理想。
羽绒服烘干
羽绒服的烘干效果是最理想的,可以说是巨好。
烘干前含水率是14.5,烘干后含水率仅有0.08,水分烘干的极其干净。
烘干后的效果可以说是极佳,稍微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羽绒服在洗完后里边的羽绒结团的现象比较严重,里边的羽绒完全就是一团一团的,外边的皮是皮,里边的绒是绒,如果在自然晾晒干了之后还需要用手拍打打散里边的绒毛,即便是这样,里边的绒毛也不一定均匀,也不一定达到最佳的蓬松状态。
而用纤美176烘干机烘干后的效果极其理想,里边的绒毛非常蓬松,整件衣服呈饱满的状态,羽绒里边充满了气体,而羽绒服的保暖效果也正是因为羽绒绒丝里边充满气体才会有很理想的保暖效果,烘干后的状态如果是在冬天,烘干后直接拿出来穿,可以说是会有极大的幸福感的,不仅带着烘干时的温度,并且还非常蓬松柔软。
有如此极佳的效果,原因也很简单,也主要是得益于纤美176烘干机的1:1正反转,在整个烘干过程中不断地正反转烘干,就好比有无数次双手轻轻拍打打散里边的绒毛,最终使绒毛非常蓬松;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同双手拍打,最终效果又优于双手拍打,因为双手拍打是力集中于手掌面那么大的地方,会把绒毛挤走,所以难以均匀,而纤美176烘干机的1:1正反转打散绒毛的作用面大,同时力轻而柔。
再放两张效果图
背部一格一格的,看起来很饱满。
衣领看起来也很饱满。
四件套烘干
先说明一下这几张图片颜色不一致的问题,这个是拍摄的问题,并不是烘干机的问题。
这个四件套也是棉的,烘干前含水率28.6,烘干后含水率2.4,直接铺床上也是没问题的。
因为四件套比较大,滚筒空间虽然大,但也是有限的,所以不能完全伸展开,在滚筒里基本也是一大团的状态,在外表面也是挺平整的,在中心的地方也有褶皱,这属于正常情况,总体效果也是不错的。
绒毛收集情况
绒毛过滤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主要集中在第一层上面,第二层有少量绒毛,第三层就更少了,第四层是一层黑色泡沫网,上边未见有绒毛,这说明前三层就已经完全过滤掉了,完全不用担心绒毛会堵塞蒸发器的问题。
这个绒毛主要是四件套上的绒毛,量还是挺大的,假如说自然晾晒不处理这些绒毛的话,想象一下床上简直是垃圾场,又像是螨虫的游乐场,用烘干机不仅干净卫生,还省心省力,尤其对于撸宠星人来说是极其友好的。
八、综合评价
以上整篇内容都是呈现的非常真实的使用体验,总的来说海尔纤美176烘干机使用效果和使用体验都很不错。
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大直径滚筒+智能电辅热+1:1正反转+双擎电机全时智能风,还有智能系统,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纤美176烘干机很优秀,不仅烘干效率高、烘干效果好,能耗表现也很优秀,噪音表现也是不错的,并且也很“聪明”,外观如你所见,颜值也是不错的。
可能你会觉得价格略贵,但是等你入手经过实际使用之后,相信你一定会改变看法的,不得不说真香!完全对得起这个价格!
那它有没有缺点?
有,就是噪音。虽然它的噪音和滚筒洗衣机脱水噪音差不多,也低于行业其它烘干机噪音,但是烘干机的烘干时间都比较长,如果你是放在客厅阳台或者卧室阳台的话,在烘干机工作时又不得不与烘干机在同一个房间时,这个噪音可能你会受不了,所以,最好的方案是如果厨房有位置放在厨房是最好的。
如果它的噪音能做到像直驱滚筒洗衣机那样安静的话,那可以说是完美的,不过如果真的用直驱电机的话成本也会大幅度上涨,售价也不会是这个价格了。
其次是线屑收集器在滚筒口处的下方,在轻薄衣服快干时,有时会被吸附到这个地方,然后就不会在滚筒里翻滚了,不过这个影响也不大,只是一个小小的问题,整个行业也都是这么设计的,如果设计在别的地方,风道就会拐弯次数多,影响空气流通,进而影响烘干效果,也会增大噪音。
总的来说还是很值得买的,如果你有意向入手,或正在物色烘干机,那就别犹豫了,选纤美176绝对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