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为什么洗碗机在国内流行不起来?不是因为穷,而是5个问题太突出

小渊评宅

2023-09-30

有人问:洗碗机什么时候才能火?

我却担心:洗碗机别被淘汰了。

洗碗机作为一个舶来品,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外的确很好用」。但我也是用过洗碗机才知道,这东西至少在目前看来并不符合国人的习惯。

至少有5个问题亟待改善:否则真没准哪天就被市场淘汰了。

问题一:容量单位不准确

像这种内部放东西的产品,比如冰箱、电饭煲、微波炉等,常用的单位是“升”,这是个标准的容量单位。但洗碗机的单位却是“套”,乍一看都不知道形容的是什么。

在国外,“1套”代表一个人吃饭时所需的餐具。包括1个杯子、1副刀叉、1个盘子、1个碗。但很明显,在中餐这种不需要分餐的场景下,“套”的含义就非常模糊了。

国内的洗碗机都是经过改良的,但是单位并没有变。这就导致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产品,即使套数一样,能放下的餐具却大不相同,给用户的选购过程带来巨大麻烦。

问题二:碗架设计不合理

相比于国外的洗碗机,国内洗碗机的确做了改良。但我认为还不够:市面上至少90%的洗碗机,它的碗架设计是有问题的。举两个例子(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很多洗碗机上都带有挂杯子的地方,西餐中水杯是餐桌上的必需品。但中餐里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水杯,这些挂杯子的位置往往常年空着,非常浪费。

•中餐里有很多奇奇怪怪的餐具,比如大海碗、鱼盘。这些餐具的形状、尺寸都没有固定标准,许多碗架里根本放不下去,或者放下去以后要占用很多其它餐具的空间。

问题三:使用场景不丰富

在洗碗机的故乡欧洲,恐怕家庭里的聚会一年也未必会出现一次。但国内就不同了,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场家庭、朋友之间的聚会。

平时只有三个人,聚会时家里有五六个人——洗碗机该买多大的?买小了,聚会的时候餐具最难刷,却放不进洗碗机里。买大了,平时洗碗机装不满,费水又费电。

或者再举个别的例子:平时一家人简单吃面条,只用了三个碗。偶尔改善一下炖排骨外加炒两个菜,却用到了六个碗和两个盘子。这时候买洗碗机又该买多大的?

中餐里使用餐具数量的弹性非常大,导致很难把握洗碗机的容量。毕竟不能一个劲选大的:越大的洗碗机,对水电洗涤剂的消耗就越大——耗能与容量有很大关系,和实际放进去了多少餐具无关。

问题四:安装方式太死板

洗碗机的安装方式有四种:独立式(放在台面上)、嵌入式(嵌在橱柜里)、水槽式(嵌在水槽旁)和集成式(集成灶水槽或燃气灶上)。

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必须依托于橱柜。但对于中餐烹饪来说,橱柜恰恰是最拥挤、最脏乱的场所。在这里放一个洗碗机,除了进一步挤占橱柜空间以外,还会更容易被污染。

后期加装留下一条缝

况且我们的橱柜都是定制橱柜,无论是嵌入还是集成,都需要让橱柜与洗碗机的尺寸相匹配。这就导致我们后期加装难度很大、成本很高,很多人因此望而却步。

问题五:附加功能不好用

洗碗机能干什么?洗碗?当然不是:如果花好几千元、占用那么大空间就为了不洗碗的话,未免有点太奢侈了。

洗碗机都会有很多附加功能,比如烘干(防碗底水垢)、通风(防霉)等。还能和软水机、厨余垃圾处理器联动,获得更卫生、更便利的洗碗体验。

说起来是很好,但用起来每一种附加功能都略带瑕疵。比如通风功能,现在的洗碗机可以通过打开门或者打开风机来实现:

开门通风,会导致灰尘、污水进入洗碗机,重新污染里面的餐具;风扇通风,则会产生较大噪音,还向洗碗机外面呼呼吹冷风。

自摄+网络(侵删)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