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明式家具,上承于宋式!

东阳居舍红木家具

2023-10-23

明式家具

上承于宋式

出于蓝,但胜于蓝

根据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记载:

在明代早期,各地区家具业的生产都十分发达。

而被称为六大古都之一的南京,木器行业大多集中在市内应天府街之南的纱库街。

应天府之北还有木匠营,生产和经营盛况空前。

包括当时的河南省城开封,在五胜角大街的路西,以及城隍庙的东南角门外,全部是卖桌、椅、床、凳、箱、柜、橱等木器的市场。

还有根据冯梦龙《醒世恒言》的记载:

在明代全国最富庶的江南苏州地区,不仅木作、漆艺行业兴旺,而且出现了一批专做硬木家具的小型木作行业。

店铺内不仅生产出售各种硬木家具,店主还常常根据用户需求,到顾客家中加工制造。

根据山东省博物馆的《发掘明朱檀檀墓纪实》和《文物》等资料记载。

1970年至1971年,山东鲁王朱檀墓出土的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的各种家具,使我们可以看到宋元之后,明代初期时中国家具的大致面貌,以及当时贵族阶层居室生活的大体情况。



而该墓出土的红漆翘首供案、木制半桌和石面半桌等,其特征与宋代桌案十分相似,简单质朴的形体结构,粗疏单纯的线脚,以及两侧不交接的牙角装饰手法,都是宋元时期至明代朝早期桌案类家具的基本造法。



现藏于英国维多利亚艾尔伯特美术馆的剔红三屉供桌,根据刻款可得知,是明宣德(1426——1435年)年间的产物。


其除了采用精致的红雕漆艺以外,造型的基本特征与朱檀墓出土的半桌十分相似,风格也相近,很完整的保留了宋代家具的造法和形制。

山东鲁王朱檀墓中还出土了凳、衣架、面盆架、床和屏风等家具。

床的形制与南宋李公麟所绘的《维摩演教图》中的榻十分相像。

围栏后背中央高出些许,与明代中晚期的造法大不相同,尤其是挂帐的幔架另置,保持了宋代时期的形式。

再结合着山西襄汾县古墓出土的,明代洪武(1368——1398年)床联系起来看。

不难发现,明代早期至少在北方地区,尚未流行架子床。

而且该木床的围栏作方形,柱头刻葫芦宝顶。栏杆做八楞条杆,左右与后栏有婑老和卡子花,荷叶状雕色和栏架结构,均保持着宋元以来的建筑装饰手法。

以上只是从部分资料中,反映了明代初期家具形制的大体情况。

而到了16世纪,明代家具又出现了另一番盛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且产品丰富,形式多样。



从考古出土的明嘉靖,至明代万历年间的木制模型来看,仅家具的种类就涵盖了当今家具制器的所有种类和形制。桌案、椅凳、床榻、箱柜、几类等。





其中以上海卢湾潘允微墓出土的,明代万历十七年的木制家具,和苏州虎丘王锡爵夫妇合葬出土的,明代万历四十一年木制家具最为典型。

尤其是在苏州虎丘王锡爵夫妇合葬墓出土是家具模型,几乎原封不动的安放在棺椁上,未经扰乱。

那许许多多不同的品种和形式的家具模型,无疑是当时现实生活中,家具以及居室内部陈设的缩影。

更是对研究明式家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