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机皇,再次升级的追觅X40 Pro能带来什么惊喜
梦想是个猪zdm
2024-04-10
大家好,我是梦想是个猪,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追觅X40 Pro的使用体验。
前言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过去几年扫拖机器人行业的发展轨迹,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最近这几年,追觅大多数时间都在引领技术革新。
从X10系列开始,追觅在大家基本上都装备了拖布自动抬升的情况下,加入了拖布自动拆装,这一技术重构了扫拖机器人应对地毯时的清扫策略,彻底解决了扫拖机器人在扫地过程中携带拖布的不便,而这一技术直到今天都没有厂商跟进,大概率是因为绕不开专利吧。
从X20系列开始,追觅在大家都还在普及扭一扭的情况下,加入了仿生机械臂边拖技术,这一技术解决了扫拖机器人扭屁股效率较低且拖地覆盖率还是不够理想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扫拖机器人针对墙边墙角的清洁覆盖率。
从X30系列开始,追觅在大家始终没有拿出太好的基站底座自动清洗方案的情况下,在基站的清洗槽内设计了可以转动的刮条,这一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基站底部的清洁难题,并且同时还推出了主动割毛滚刷的设计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扫拖机器人主滚刷的毛发缠绕问题。
在前段时间,追觅又上新了X40系列,大家猜猜,追觅X40系列又升级了什么新的技术方案?
【旗舰新品】上下水款X40系列追觅扫地机器人扫拖双机械臂三重抬升
可伸缩机械臂边刷大大增加了清扫覆盖率
不管是采用哪一种机身设计,在考虑到避障的因素下,扫拖机器人在清扫到墙角的时候,边刷都是很难完全覆盖到那些犄角旮旯,之前用过扫拖机器人的朋友注意可以在家里注意观察一下,就一定能够发现那些角落位置残留下来的灰尘,这个问题之前是无解的,哪怕是将机器人外形设计成正方形也是依然如此。
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次在追觅X40 Pro上给出来一个标准答案,那就是可伸缩机械臂边刷+仿生机械臂边拖。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这个可伸缩机械臂边刷到底是什么工作逻辑,据我使用过程中的观察,当机器人清扫到角落位置时,自动避障系统明确告知机器人无法在继续深入,但是在机器人的右侧又存在清洁死角,或者是清扫位置下方还有空间,时边刷自动外扩,和仿生机械臂边拖一样,此时边刷能够尽可能的深入到角落位置,将灰尘扫出,当机器人驶离角落位置时,边刷自动收回,机器人开始继续正常清扫。
可伸缩机械臂边刷,是追觅X40系列相对于前代的重大升级,这同样也是一项引领扫拖机器人发展的一项技术,可以预见的是,其他品牌应该也会逐步跟进。
边刷、滚刷、拖布三重抬升实现干湿分离
目前主流品牌的大多数机型都已经配备了滚刷和拖布抬升功能。
在湿拖的时候将滚刷抬升离开地面,可以很好的防止滚刷对地板的二次污染,同时也能更好的保持机器人内部尘盒的干爽,避免干湿垃圾混合在一起后产生异味和滋生细菌。
而拖布抬升则能够解决干扫的时候湿拖布引起的二次污染,同时也能避免弄湿地毯。
而在滚刷和拖布抬升功能的基础上,追觅X40 Pro还创新的加入了边刷抬升功能,这也是目前行业内唯一拥有边刷、滚刷和拖布三重抬升的机型。
我们以往使用扫拖机器人在拖地时,一定会发现即便是边刷处于停止转动的状态,脏污的边刷依然还是会对地面造成污染。而追觅X40 Pro的边刷抬升功能的意义在于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当机器人在拖地状态或者是进出基站的过程中,边刷会自动向上抬升,避免了和地板的接触。
客观的说,目前行业内能够彻底解决干湿分离问题的扫拖机器人,暂时仅有追觅。
针对地毯的多种清扫策略
现在不少家庭都铺设了地毯,对于扫拖机器人来说,面对地毯时多少都有点麻烦,现在主流的清扫策略主要有规避、跨越、忽略、自适应这么几种,但不管是选用哪一种清扫策略都存在BUG。
规避地毯意味着地毯区域成了清扫盲区;跨越地毯时机器人带着拖布驶过,虽然现在的主流机型全部配备了拖布抬升,但由于抬升高度的限制,很难避免弄湿地毯;至于忽略和自适应,则是默认了机器人的拖布在地毯区域作业,这对于地垫来说倒还无所谓,但是对于地毯来说,清洁之后肯定会湿漉漉的。
从追觅X10系列开始,就配备了拖布自动拆装技术,并且一直延续到了X40系列上,拥有了拖布自动拆装技术,意味着针对地毯的清扫时能做到更加灵活,因为它可以将拖布留在基站内,然后不带拖布对地毯区域进行吸尘,这更适合铺设有长绒地毯的家庭。
当然了,如果是短绒地毯,追觅X40 Pro也可以像普通的扫拖机器人那样,将拖布抬升后驶入地毯吸尘,10.5mm的抬升高度,对于大多数短绒地毯来说都可以很好的避免被机器人的拖布打湿。
另外,针对有地毯的家庭,追觅X40 Pro还能选择先清洁家里的地毯区域,再清洁室内其他区域,这样可以更好的避免地毯的二次污染;同时还能针对地毯进行增压清洁和精细清洁,选择精细清洁时,会自动在地毯区域进行横竖两次清洁。
搞定了窗帘区域的漏扫漏拖问题
我们以往在使用扫拖机器人的时候,一定会发现有这么一个问题:
由于主动避障的原因,机器人在清扫到窗帘位置的时候,会将窗帘识别为障碍物,然后开始小心翼翼的规避窗帘位置,这样一来,窗帘下方和后方就成了清扫盲区,除非每次清扫之前将窗帘拉开,否则这个问题无解。
追觅X40 Pro在5月份的OTA中将升级一个窗帘底部穿行模式,这也是目前扫拖机器人行业的首创,在APP地图中设置窗帘位置后,机器人会自动识别窗帘区域,然后驶入窗帘下方进行清洁,避免了以往那种漏扫漏拖问题的出现。
12000Pa超大吸力
扫拖机器人的吸力也是这几年各大厂商都在拼命卷的一项参数,从之前的3500Pa一路飙升到现在的12000Pa,着实让人很是吃惊。更大的吸力意味着在面对地毯和木地板缝隙里的灰尘及毛发时,拥有更彻底的清扫能力。
对于追觅X40 Pro的12000Pa超大吸力,我觉得普通的粉尘类垃圾已经没有挑战了,这次我尝试了每颗重达1.5g的不锈钢燕尾螺丝,看看这款机器人能不能很好的将地板上的这类物品清扫干净。
追觅X40 Pro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即便是这么大一颗的不锈钢螺丝,依然能够非常轻松且彻底的将其从地板上全部清理干净,至于那些日常产生的灰尘和毛发,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强大的智能感知和避障算法
在观察追觅X40 Pro的机身前端时,发现这款机器人采用了双目摄像头的配置,再搭配摄像头左右两侧的双线结构光,这款扫拖机器人在主动避障的硬件配置上确实已经拉满了。
目前行业内大多数主流扫拖机器人都在使用单目摄像头,和双目摄像头相比,单目摄像头在识别障碍物的时候只能实现2D平面扫描,相对来说能够识别的障碍物种类会更少一些,而双目摄像头+双线结构光,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取家里障碍物的三维星系,看到3D立体的障碍物,同时能对障碍物进行精准测距,在更复杂的环境下避障效果更出色一些。
其实强大的避障能力,除了能很好的躲避障碍物之外,还得对障碍物的类型有一个更智能的分级策略,像一些电源线、编织物以及家里宠物的排泄物等,就应该被归纳为危险障碍物,机器人在接近这类障碍物时应该做到远距离躲避,而像拖鞋、风扇底座、电子秤、立式空调等则应该被归纳为安全障碍物,机器人可以尽可能的接近这类障碍物,这样就能更好的避免出现漏扫。
在红外摄像头下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追觅X40 Pro在避障过程中,能够通过LDS激光雷达、双线结构光、PSD沿边激光实现360°同时扫描。
在日常使用中发现,追觅X40 Pro针对地面线缆的识别率非常高,使用了差不多半个月时间,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次被线缆缠住的问题。
水路+气路全链路除菌
作为一台时刻和各类干湿垃圾打交道的机器,扫拖机器人内部的水路和气路都不可避免的沾染着大量的各种细菌和真菌,而且很容易在清洁地板的过程中出现二次污染,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针对水路和气路设计全方位的除菌抑菌方案。
在气路方面,现在常见的作法主要就是采用抗菌尘袋和尘盒滤网,同时做好整个气路的密闭设计,让机器人在清扫和集尘过程中尽可能的杜绝灰尘溢出,这样就能很好的防止细菌喷发,减少对室内空气二次污染的风险。
而在水路方面,追觅X40 Pro在净水桶内加入了银离子抑菌模块,从源头开始进行抑菌除菌。
同时还在污水桶内设计了一款抗菌除菌模块,这个模块能够除灭99.9%的真菌、细菌等臭源微生物,装上这个模块后,很明显的感受就是在倒污水的时候再也没有之前那种臭味了。
除此以外,追觅X40 Pro还在基站内部加入了UV紫外线除菌功能,我们都知道,紫外新有着强大的杀菌除菌效果,医院病房内杀菌就是用的紫外线,通过紫外线照射后,能够抑制甲流病毒、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红色毛癣菌等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同时还能抑制螨虫。
而且这款扫拖机器人还具有最高70℃的热水洗拖布功能,再配合清洁液,可以说整个水路中细菌和病毒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这对于有小孩子的家庭来说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主动式割毛滚刷解决毛发缠绕问题
追觅X40 Pro标配了两个主滚刷,一个是普通的红色胶毛一体滚刷,另外一个则是主动式割毛滚刷。这个滚刷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剃须刀原理,当毛发缠绕到滚刷上的梳齿中,内置的刀片会主动将毛发切断并吸走,而且这个滚刷的梳齿间隔只有1mm,既不会伤到手同时又能避免不小心被缠绕的数据线被隔断。
从我的日常使用情况来看,同时对比其他几个品牌的主刷防缠绕技术,很显然追觅X40 Pro的主动式割毛滚刷再解决毛发缠绕问题上效果更好一些。
总结
从这么些年的技术更新来看,我们必须承认,追觅凭一己之力在快速的推动着扫拖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
追觅X40系列进一步提升了扫拖机器人的清扫覆盖率,更好的实现了清洁过程中的干湿分离,同时也针对以往我们在使用扫拖机器人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拿出了更好的解决方案,这一切的一切,无疑都是为了能够带给我们更好的使用体验。
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下一代机型、下下一代机型上,一定能够看到追觅拿出来的更多巧妙的设计,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