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设计手法上采用去风格化设计,不是对禅意元素的复制,而是更加关注生活在空间中的人本身的感受和需求。雅致大方的家具、时尚有趣味的陈设,当中流露着东方美学,本案例“寄情于自然”,将山水与植物的情谊融入家中,将生活里专注的风雅与闲情,皆化作家具中的水墨山河、千里烟波,还有那院子里的绿暗红嫣,一种沉重安定的气息流转于空间。
一层主要为亲子沟通,待客的区域,客厅、餐厅、厨房、长辈房、洗衣房的布局合理、空间动线明确,以客厅为主体的活动区域和餐厅厨房组成的生活区间,以及考虑积极情况预留的老人房,都是围绕业主的生活需求展开设计。
二楼主要是主人私密区,主人房、两个小孩房、起居室、都是表明这一层的私密性。
客厅的沙发墙采用了禅意中式设计中“留白”设计手法。将墙面留出来,一幅中国画点缀其中,留白的处理手法也给整个空间带来了一种留思的空间。静与动相结合。
镂空的木栅格,温和而简朴,阳光透过,光影斑驳,东方美学的简约质感悄然而生。
禅意氛围的制造是需要简单的,装饰的墙角插着梅花的花瓶,实木的隔断都可以为客厅带来不一样的美,花与禅总是相伴而行的品性怡然,油然而生。
在设计中尊重自然环境的馈赠,将质朴自然的材料融入软装陈设。原木,大理石,金属等材质通过现代技法推敲,重构,传承,融合,用另一种视角,达到对传统的承形,延意,推敲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在传统的概念中,“圆”是一个重要的精神符号。‘花好月圆,对影邀月’,寄托着古人美好的期望。
“圆融““圆满”遵循生活的美好向往,因此我们在起居室采用木框与圆形暗藏灯的形式,表达雅致娴静的氛围。
墙面恰到好处的素白色,吊灯与灯带的柔美光亮,地板颜色古雅委婉,床头造型质朴大方,素色的窗帘,一切都那么不争。于虚静中赋予空间的灵韵,给留白的空间带来柔和宁静的气质。
整面的玻璃做装饰,既满足功能又穿透空间,使得入户不是闷闷的,仿佛豁然开朗,第一时间告知来者,这就是回家的感觉,可以卸下疲惫,宁心静气!
简约的艺术摆件,只以纯洁的黑色或白色为基调,加一抹原木色。淡化传统文化符号的印象,仅通过线条、色彩、形态以及表面的质感来传递静寂、幽玄、均衡的知觉魅力。
茶室主要在于简,颇有大道至简的意境,用清新淡雅的色彩干练的线条,在茶香的氤氲的雾气中得到偏安一隅的温和。
极目阳台,翠竹笼着柔光,藤椅轻摇。角几上炉烟袅袅,翻一卷闲书,揽一缕清风,偷得半日浮闲。
若有雅室三尺,何须广厦万间。于雅室之里,夏听惊雷几声,冬赏飞雪连天,这才是当今生活中,难以言喻的"与古为新"和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