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客厅
餐厅
卧室
厨房
卫生间
户型改造
色彩解析

超大电视柜、多功能影音室,170㎡复式空间有100种收纳妙招

U家工场全案整装
关注
户型
四居以上
风格
北欧风
面积
170㎡
位置
成都市
方式
全包
预算
45万
软装
23万
硬装
22万

知名互联网“老兵”?香山长岛“岛主”?在屋主谢先生的眼里,家·空间也应该像人一样拥有很多不同的“标签”。

“每个空间都应该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个性与魅力。我理解家·设计,是能通过人与空间的‘对话’,来映射出居住者的性格的。”谢先生说到,而他对家的见解与设计师陈世睿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客厅&餐厅效果图

△客厅&餐厅实景图

正如设计师所说“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从人物身上去抓取与空间更为紧密‘介质’,通过材质、色彩来承载居住者的情绪,才能赋予每个空间独特的个性美。”因此,在这个设计中,你能看到空间与人有更好的互动方式。

户型改造

170㎡六居室由于复式结构的原因,空间被“切割”为两大部分,即以会客休闲为主的一楼公区和以舒适休憩为重心的二楼私区,“公与私”的对立,也让这套住宅的视野更为立体。

△原始结构一楼

△原始结构二楼

从外部结构看,方正的户型是它显而易见的优势;但深入内部后,也不难发现一些隐藏问题:门洞临近公区导致隐私性差、沙发墙较短造成比例不协调、楼梯间无采光致使有压迫感……这些经不起“推敲”的户型格局,影响着居住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如何优化格局、重塑人与空间的关系,让每个区域都拥有经得起推敲的“内核”?是设计师首要解决的难点。而除了合理分布空间外,怎样让被分割的视角更有活力?也是设计师所面临的挑战。

△平面布局一楼

△平面布局二楼

改造点:

①原始户型中的次卧(老人房)门洞因临近楼梯,导致房间隐私性欠佳,将门洞换移方向解决隐私问题;

②原本的卫生间格局洗手台做了外置设计,考虑到洗手台外置让卫浴柜镜面正对卧室门,因此缩小了卫生间面积,并移动卫浴柜避开与门洞“正面交手”;

③客厅区域沙发墙较短的问题,设计师采用新增部分墙体以此来延长,同时也起到遮挡门洞的效果;

④针对厨房面积小,设计师从生活阳台“借空间”,缩小阳台面积为厨房扩容。



相比单纯的空间设计,设计师陈世睿更多的是关注居住者的生活状态和需求,从主人身上发掘故事并融入至空间中,让每一个空间都拥有自己的个性。

色彩解析

在全屋的色彩运用上,设计师从屋主的居住角度出发,拆解谢先生对家的“定义”。大面积的原木色、灰色作视觉主导色,再加入小部分绿与黄作点缀,恰到好处的色彩搭配,为居住者构建出一个自然质朴的生活环境。

△色彩分析图

同时,以“简化生活”为设计理念,摒弃过度的、夸张的设计手法,采用功能性强且线条感流畅的家具、软饰,将生活重心放在功能与舒适上,以最简单的方式创造出温暖、惬意、自在的北欧空间。

客厅

“原始客厅由于横梁问题导致空间视觉不美观,因此做了吊顶平梁设计。考虑到层高问题,吊顶时加入了线条设计,被‘切分’为5块的顶面又做了暗装筒灯,不仅延长了空间视觉,也让自然光线与灯光巧妙融合,为室内带来通透明亮的视觉感受。”设计师说到。

整个客厅主要由浅灰色与原木色构成,前者冷酷、后者柔和,两种色彩的和谐搭配,让这个22平方米的空间彰显出个性又包容的一面。

“考虑到这套170㎡私宅常住人数在5人左右,储物空间的设计也相当重要。将客厅电视墙延长后,在原客厅沙发距离电视墙较远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面16平米的超大电视柜,既满足了5口之家的收纳需求,又缩短了沙发与电视墙的距离,让客厅比例更为协调。”设计师解释道。

除此之外,设计师对细节把控也很重视。

比如,玄关鞋柜底部抬高18公分做镂空设计,随时更换拖鞋进出方便;电视柜使用按弹器铰链,无拉手设计让空间整体性更强;大理石组合式茶几,既可以摆放物品也能拖出来当凳子使用……通过细节置景,让空间与人有更好的互动方式,是设计师对“生活的讲究和对美的追求”的表达。

餐厅

客、餐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一体化的设计”让一楼公区更显敞亮。不过,为了让两个空间有相对的“独立性”,设计师采用了木饰面与吊灯来划分区域。

“餐厅主要以木色为主,但设计时加入了黄、白两色做点缀。大理石材质的桌面和黄铜元素的吊灯,让色彩自上而下地传递,也让空间关系更为紧密,可以营造出干净、柔和的就餐氛围。”设计师说到。

厨房

厨房更多的是在关注“功能性”的打造。

原始厨房面积狭小,设计师通过将厨房与生活阳台间墙体移动的方式,向阳台“借力”以此扩大厨房使用面积。改造后,厨房由4.8㎡扩容至8.6㎡,“偷出来”的区域被设计为水槽,抽拉式的水龙头能360°清理死角。

扩充之后的厨房内部被设计为L型橱柜,最大限度地保证操作空间充裕便捷,原木橱柜+白色小方砖将原本寡淡的厨房点亮,整洁又富有温暖,就是它给人的第一印象。

此外,厨房内的细节设计也足够贴心。比如,橱柜台面做高低台,更符合居住者日常厨房动作行为、缓解肌肉酸痛;洗碗机/锅碗架/垃圾处理器等功能设备被嵌入橱柜,让厨房形成一个整体更显美观。

就连厨房与生活阳台间也被安排上了一面长虹玻璃门,旨在遮挡阳台间的杂乱的同时,也能让自然光尽可能的在各空间中穿行,增加通透感。

紧邻厨房与餐厅的区域是通往二楼的阶梯,设计师在楼梯下方空间定制了一面柜体,巧妙地将烤箱、蒸箱嵌入其中,因地制宜地打造出一个收纳圣地。

在满足功能需求后,设计师也为楼梯间增加了些许设计亮点:楼梯采用三段式扶手设计,简约自然又不失设计感;智能无极变光灯带,则是营造氛围的一把好手;楼梯一侧墙体改为全玻璃,为空间引入更多自然光线。

往上走,还能发现更多奥秘。

卧室

与楼梯相邻的两个房间分别是书房与主卧,两个房间皆延续着简约的设计手法。

书桌+储物柜的书房设计,既可以满足办公学习的功能,也能兼具储藏收纳的需求。“考虑到书房主要是小朋友的活动空间,因此采用了果绿色来打破单调感,协调出一个充满活力、自然的学习区。”设计师解释道。

主卧则以休憩为主,一张床、一面衣柜、两个床头柜构建出一个舒适的睡眠空间。值得一提的是,卧室背景墙做了分色设计,木质靠背方便居住者随时倚靠。

推开主卧玻璃门,便能来到屋主“私藏”的影音室。与卧室设计手法不同,影音室更注重营造“包裹式的放松感”,温柔的棕红色沙发、耐看的组合茶几、超大的投影幕布……营造出一个闲适的“家庭影院”。

当然,影音室的功能远不止如此。幕布后与沙发后近12㎡的柜体,也让它成为了一个小型储物间,再加上梳妆台设计,19平方米的影音室将“多功能”一词诠释的淋漓尽致。

一楼客房追求简洁、干净,因此在配色、软装上都尽量遵循‘去繁为简’的设计手法,榻榻米+书桌的设计,既可以做书房使用,也能充当好友留宿时的休憩之地。

卫生间

卫生间由于空间较小的原因,设计师并未做过多繁杂的设计,而是利用软质隔断在4.5㎡的空间内划分出干、湿区域,此外,除雾镜面的加入,也为居住者每一次洗漱/照镜的动作增添了几分“仪式感”。

通过探讨人与空间的关系,将每个空间设计成不同的“舞台”,让居住其中的人能感知到家的个性与温度,正是这套170㎡私宅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