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全屋
概览
自定义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露台(无顶)

《论今昔》

李立猛
关注
面积
296㎡
位置
杭州市
说在前面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择一片荒林,打造属于自己的民宿,是每个人都心向往之的事情。项目地址为旅游开发景区,是一个标准的“黄墙黛瓦”老宅,年代虽久,但是结构却很稳固,周边是竹林,老宅的沧桑美显得更为和谐。民宿平面布局分为保留区和加建区。保留区传承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加建区则是传统的对比,但是却有相融之处。我给这次民宿改造命为《论今昔》。希望给来此住宿的旅客有不一样的体会。

全屋

概览

保留区的建筑格局基本不动,只是新建了木梁和柱子加固房子的稳固性。加建区的建筑为干净的白色调,与老宅的沧桑的土黄色调形成鲜明对比。共有四层,在顶层设计了黛瓦屋檐,跟古宅形成呼应。保留区的布局分为接待区,品茶区,咖啡厅,洗衣房,卫生间,主题客房。主题客房为《爱瓷》、《恋瓦》、《玩石》,表达了对文化的敬仰。加建区的布局分为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楼梯,天台,普通客房。普通客房为《淡泊》、《明志》、《清心》、《寡欲》、《无为》、《放空》,表达了对隐士无拘无束无欲无求的生活向往。

自定义

露台(无顶)

加建区卫生间的设计简洁大方,白色调的墙砖与建筑外观相呼应,毫无违和之感。

露台(无顶)

主题客房《玩石》的设计有种古朴复古的味道。背景墙为原石垒砌而成,形色各异,随意铺贴,很自然。原石是旧时的居民最为常见的建筑原料。将它作为室内的装饰,增添了一丝田园之气。

露台(无顶)

主题客房《爱瓷》的设计清新淡雅。背景墙的设计为青花陶瓷,传统的图案,传统的色彩,是对传统审美的敬仰。陶瓷是古代最为常见的装饰品,光滑细腻,色彩多样,而青花瓷最为清丽脱俗。

露台(无顶)

接待区的设计分为收银台,吧台,品茶区。将三者结合设计显得更为整体,不占空间,进门做了一个镂空的端景。两边设计了柱子,体现了结构之美。展示架展示各种古色古香的小玩意,在灯带的渲染下,更加的迷人。墙面我做了正负形的留白处理,山形的图案更有生气。

露台(无顶)

一楼厨房的设计台面充足,烤箱,冰箱,各种电器一一俱全,为旅客烹饪可口佳肴。二三四楼卫生间的设计简洁大方,且设计了浴缸,让旅客沐浴,放松一天的疲倦。

露台(无顶)

保留区的 卫生间设计很古朴,青花色的墙砖古色古香,像是村里老奶奶的青花碎布。

露台(无顶)

加建区楼梯间的设计很简洁,各种各样的创意装饰画,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露台(无顶)

特产区的设计连接了保留区和加建区,使得两个空间更好的互动。特产区展示着当地著名的美食与服饰,还有各式各样的手工,买一两件作为旅游的纪念品也是好的。

露台(无顶)

一层为客厅,作为旅客会客,休闲,看电视。二三四层为普通客房,《淡泊》、《清心》、《无为》,每一个客房都以一个词命名,作为我对生活的向往。

露台(无顶)

一层为餐厅,作为旅客就餐,小聚的场所。二三四层为普通客房,《明志》、《寡欲》、《放空》,每一个客房都以一个词命名,作为我对生活的向往。顶层为天台,可以在这里养花,晒太阳,观看竹林风景。

露台(无顶)

保留区的洗手间设计很古朴,青花色的墙砖古色古香,像是村里老奶奶的青花碎布。

露台(无顶)

主题房《恋瓦》的设计颇有一股禅的味道。黛瓦是旧时人们建筑屋顶最常见的材料,我将其排列装饰在墙上,作为背景墙,新颖别致,搭配原木家具、原木灯具、水墨装饰画,颇有一股禅的幽静。

露台(无顶)

加建区的洗手间做了干湿分离,方便在客厅和餐厅的顾客使用。

露台(无顶)

保留区的后院搭建了阳光房,设计了咖啡厅和洗衣房。咖啡厅作为顾客社交休闲的场所,在这里喝咖啡,吃甜品再好不过。洗衣房则为各个客房洗涤床品与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