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小户型扩容的秘诀之一是打通空间。然而本案完全不一样。 屋主买到的户型,是典型的入门就见厅,空间可以说毫无私密性可言,这样的户型其实不少见。但屋主不喜欢这种一切露于人间的透明感,所以找到我们,想造出一个玄关出来,把空间隔断,保护空间隐私。
原始户型分析: 卧室空间大,公共空间小,客厅、餐厅、入户加起来才仅有15平,客餐厅南北宽仅为2.9米,而就这么小的空间里,却开了5扇门:两个卧室门、一个入户门、一个厨房门、一个储藏室门。 入户就见餐厅、客厅,毫无隐私可言。
户型改造方案: 1、增加玄关隔墙,分离出玄关功能,保证客餐厅及两个卧室的私密性。 2、封闭储藏室门洞,砸掉墙体,与卧室衣柜合并,形成独立衣帽间。 3、餐厅与客厅之间,暗藏投影仪,划分空间的同时,满足视听需求。 4、巧借厨房空间,凹出U型转角,规划独立洗衣区,完善空间功能分区。
增加玄关隔墙,在两面墙体中间嵌入玄关柜,分离出玄关功能,保证客餐厅及两个卧室的私密性。墨绿和灰粉的撞色,视觉上区分功能的同时,让空间呈现出新的活力。
为了减弱玄关墙对入户造成的压迫感,墙面上方开了个条形“窗口,并设置了灯光,保证光线的穿透与延展,同时也让小空间的颜值直线提升。
烘洗设备几乎成为现代居住的标配,在排除了无法接入下水的阳台及狭小的卫生间后,我们将洗衣区放在了餐厨周围。 从厨房借用一点空间,凹出一个U型角,规划独立洗衣区,同时让厨卫入口更具仪式感。因为离厨房过近,所以采用半透明玻璃门,规避油污问题。
改造前的餐厅▲
改造后,增加的玄关隔墙,除了分离出玄关功能,同时还为餐桌提供了依靠。从以前的“四不靠”到现在的稳定位置,就餐变得更私密、踏实、从容。
15㎡的公共区域,容纳了玄关、客厅、餐厅、过道,空间虽紧凑却不显拥挤,一切看起来更有序。
客厅空间虽然小,但还是实现了整体功能及居住体验。 软装挂画、地毯以及桌布,延续了公共区的整体配色,对应着硬装的风格,给人整洁统一的舒适感。
没有电视墙,但视听功能对屋主来说又是必备。所以,我们在客餐厅中间的天花区域暗藏了投影仪,需要时,可用遥控将投影幕放下,满足小却精致的生活情趣。
改造前的厨房▲
为了扩大空间利用率,应屋主要求设置了U型操作台。避开繁复色调,用原木+白,让小厨房更显清新洁净。加上半开放式设计,整个厨房也起到了放大空间的作用。
为了规避审美疲劳,主卧的设计处理得比较“佛系”,简单清爽的风格,让卧室更具有通透感。
改造前的次卧▲
为了规避审美疲劳,主卧的设计处理得比较“佛系”,简单清爽的风格,让卧室更具有通透感。
榻榻米的设计,让卧室自成一景,品茶、阅读、刷手机,几寸的地儿尽显安逸生活的模样。
收纳功能也没耽误,整面墙的衣帽柜,以及榻榻米下方的柜子,都可用来收纳物品。
有时候干净的留白远胜盲目的填充,擅用减法是打造舒适空间的最有效方式,次卧便很好的说明的这一点。
改造前的主卧▲
比起次卧的温润,主卧的风格自成一派,深浅配色的完美搭配,诠释了大气、舒适、沉稳的感觉。木地板与灰调配合和谐,让主卧也同样具有暖意。
改造前的卫生间▲
改造后的卫生间做了干湿分离,用起来更加方便。干湿区均选用小白砖的设计,融入粉色调,整体看起来清爽、干净不少。
收纳方面,也利用了镜柜、台面、壁龛等设计,让空间看起来更整洁干净,相对于改造前,丝毫没有了乱糟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