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遮风挡雨,房子仅仅是房子;以个性规划,以喜好涂刷,以生活填充,房子才能变成家。 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的角色,不应只是客户需求的被动承接者和执行者,而是应该,透过一个个零散的需求,触达客户的真实生活方式,随后以之为坐标,回身整理需求、制定方案。 本案例中,有些做法是客户提出的,还有些做法则是设计师通过对客户生活方式的洞察,主动向客户提出并获得认可的。这种互动,考验着设计师的专业能力、洞察力和人生阅历,也是设计师能够给予客户的独特价值。
△1F 原始平面布局
△1F改造后平面布局 增设西厨岛台,吃饭、喝点东西可以在这里进行,还能当吧台用。同时,扩大厨房空间,让每次烹饪都更舒心。餐厅则变成综合性的多功能空间,是全家人相聚时的中心。
△2F原始平面布局
△2F改造后平面布局 女儿上学住校,只有周末和假期才在家住;决定拆掉女儿房的卫生间,腾出来的空间设置了一部吊篮椅,让女儿房不仅仅是周末回来睡一觉的地方,而是成为属于她的额外的小天地。
对客餐厨空间的重新梳理,是本案一大亮点。一方面,公区成为客餐厨一体的LDK式空间,开敞明亮、放松舒适。另一方面,餐厅没有就近安排在与厨房相邻的位置,而是设置在客厅远端,与书架墙结合在一起,这是设计师在洞察客户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深思熟虑之后给出的解决方案。
客餐厨一体的LDK式空间,不仅扩大区域空间感,提高采光率,更让空间的互动性加强。
地面、电视背景墙的白色石材,质感满满,也让空间更加大气敞亮。
石材、柜体、窗帘的材质和颜色,是教科书般的搭配。
软装家具恰到好处的几处金属线条,带来刚刚好的高级感。
本案中的岛台,实际上担当了公区的“副中心”。
不仅是从容安放各种生活需求的功能平台,更是增添交流场景的互动平台。
错落有致的吊灯,营造出无限温馨的氛围。
黄色餐椅跳色点睛。
设计师通过空间腾挪,扩大厨房空间,让烹饪更舒心。
本案中,基于屋主的生活习惯,餐厅的功能被重新定义。设计师没有将餐厅就近安排在与厨房相邻的位置,而是设置在客厅远端,与书架墙结合在一起。
餐厅与客厅的界限模糊,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的空间:做手工、看书、弹钢琴、享受按摩椅,都能在这里进行。
综观厨房和餐厅的空间组织,不再是围绕着传统的做饭和吃饭;再加上西厨岛台,交叉的功能设置,为家庭生活增加了更多的交流和生活氛围。
床区、衣帽间、卫浴三分离,衣帽间作为连接通道,整面到顶,大气高级。
双台盆设计,享受一起洗漱的乐趣。
缓解一天的疲惫,就在这儿充电吧。
超窄边长虹玻璃移门,既透光又保证私密,光影变得十分有趣。
屋主女儿上学住校,只有周末和假期才在家住。因此拆掉女儿房的卫生间,腾出来的空间设置了一部吊篮椅。
书桌靠窗,学习累了,抬头便是美景。
女儿房不仅仅是回家睡觉的地方,而是专属于她的舒服自在的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