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APP
客厅
餐厅
主卧
次卧
厨房
户型解析

温暖北欧风的联排墅是她要一心回归的质朴生活

美家云标准化家装
关注
户型
四居
风格
北欧风
面积
190㎡
位置
西安市
方式
全包
预算
16万
户型解析

客厅

去年冬天捡来的松子,成了家里的装饰品。客厅靠近窗户的位置,做了原木的隔板方便在这里换鞋子,衣服就挂在简单的衣架上,有一些物品可以放在木板下面的整理箱里,除了这样的功能还可以用来做客厅的配套沙发使用,这样的半开敞式,既方便使用,又能兼顾空间感。

客厅里就是这样,简单的搭配了一张棕色皮质的沙发,这是原来房子里的家具,沙发的后面是阅读灯,小鹿的书架上放满了随手去读的书,鹿角上还挂着春节的红灯笼。

餐厅

餐厅算是这座房子的灵魂了,这里是德国柏丽的吧台与餐桌链接起来的组合形式,有吧台的石英石,有原木的桌板,很是舒适。

灰色的吧台饰面板,在空间的组合中显得很安静,原木的桌板让餐厅平添了几分温暖,搭配了白色椅子,一种近乎于空间构成的组合,很有质感。大面积灰色的堆积处理,小面积白色的点缀,点线面的构成元素,在国内的处理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厨房

厨房的墙面更是简洁,采用了水泥抹灰处理的方式,并没有进行瓷砖的铺贴,后来的日子里,业主孟老师告诉我,感觉现在的水泥和小时候的水泥不太一样了。时光流逝,记忆里很多清晰的记忆似乎都变得模糊起来了。那时候水泥地还叫“洋灰地”,常年的走来走去,水泥地变得铮亮起来,后来的瓷砖和大理石倒是“贵气”了不少,只是远不如水泥地来的温暖。时光流逝,清晰的记忆变得模糊起来了。有时候家的温暖不是物质可以代替的,时光交错,走走停停的生活里,日子并没有停下她的脚步,仿佛越走越快了。水泥的墙面再也不是洋灰的墙面,不在锃亮了。父亲的肩膀再也不是有力的臂弯,渐渐老去了。随着时光都慢慢的老去了。

主卧

一层的卧室没有拍摄,这个周末,年迈的父亲在这里休息着。想起来朱自清的《背影》,上了岁数的父亲翻爬车站的月台,明明很费力气,却不言于声色,故作还是年轻力壮的样子,在车厢里朱自清,看到这一幕眼泪在脸颊翻滚而下。我从侧门和孟老师打了招呼,在花园的东入口进入了房子。这一个晌午,母亲都在户外的花园摘着些小菜,知道我们要来拍摄,在后院菜地里,刨出来一小碟新生的萝卜果子,用来招待我们这些后生。这样简单生活的样子,大概就是几十年光阴里最温馨的样子了。那一刻突然觉得,家的温暖,是无法去用设计表达的,显得生涩。

次卧

偏米色床单的这个卧室,就是女儿的房间了,布置的很简单,似乎不需要多余的一件家具。去年才读大一,女孩子建筑学专业的日子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