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 始 户 型 分 析 】 ❶ 整体户型方正格局规整,但是厨房空间局促,且采光效果也较差。 ❷ 最内侧空间囿于三角形状限制,且仅卫生间区域有一个窗户可采光。 ❸ 屋主十分重视衣帽间和生活阳台的规划,希望能够利用好这两个区域的大面积,发挥更多功能性。
【 设 计 方 案 解 析 】 不界定风格,屋主才是房屋的决策者 ❶ 打通入户与厨房,连通客餐厅区域形成LDK一体式核心区,空间的交互融合更加自然。 ❷ 多功能房墙体内拓,使过道区域一侧可安装一组家政柜,增加过道的使用价值。 ❸ 将两个小房间打通,规划为卧室与书房的空间,同时把异形房间打造为舒适的衣帽间。 屋主不喜欢千篇一律的设计风格,对原木、深色元素和各种绿植情有独钟,十分看重空间的交融与变通性。
一进入玄关区域,映入眼帘的便是地面的复古花砖,与天然的鹅卵石装饰。为了解决入户的收纳,除了设置了一组玄关柜作为收纳,同时靠窗的区域考虑了具备收纳功能的换鞋凳。 屋主入住后,栽种了许多绿植,她说:“我的家里不允许出现一盆假花。”于是,天然的热带雨林便顺理成章占据入户临窗一侧,吸纳着自百叶窗透过的暖阳。隐约光影映照出仙人掌的形状打进屋里,美与生活气息,在此刻达到平衡。
L形的岛台与餐桌一体,充分利用餐厅空间。岛台位于玄关、厨房、客厅及餐厅的交汇点,巧妙地分隔开四个空间,并与过道一同形成房屋的轴线。 定制黑板上的200+冰箱贴定格了一家人的回忆:各国风俗浓缩于纪念品,纪念品辗转到游客手中,再踏上航程,抵达另一个国度,成为回忆的储蓄罐。
厨房区域选择了深色的橱柜,女主人摆放上悉心挑选的炊具后,色彩的碰撞呈现出复古的味道。 餐厅和厨房,往往是人对待生活态度的缩影。屋主一家无疑是敏感的生活洞察者,他们热衷于捣鼓玻璃调料罐、不重样的水杯和娇小的多肉。
大自然,是最好的品鉴家。屋主希望家里尽量多一些自然材质,能够营造出古朴而不乏艺术感的空间氛围,于是实木、藤编、毛毡一同成为入选嘉宾。 女主人入住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这个家增添“人情味”。于是,数十种绿植、独特的工艺品及各种瓶瓶罐罐便成为的“原住民”。
过道右侧为次卫,卫生间门则选择了谷仓门+杂志架的设计。谷仓门属于推拉门中的吊柜门,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搭配杂志架又能起到装饰的作用。放上一些绘本,小朋友也可以随时阅读喜爱的图书。
过道左侧的房间为多功能房,在保证多功能房的功能性的前提下,将多功能房内退少许,给过道预留了安装家政柜的空间。 大型榻榻米+储物柜组合,与阳台区域连通形成洄游动线,方便小孩玩耍和一家人的互动。女儿常用的绘本、玩具手办和学习用品都摆放在这个空间,陪着她慢慢长大。
主卧延续了整屋风格,弧形造型以柔和的姿态贴合就寝场景。作为小两口的暖居,软装上除满足屋主审美外,尽量以舒适为主,氛围灯的设计将温馨感拉满。 屋主一家喜欢躺着看电影,因此卧室的明暗度尤为重要。白纱+绒布窗帘,平时采光良好,无需开灯补光。观影时,又能保证足够的遮光度。
书架上陈列着书和画作,稍显幼稚的泥塑和瓷砖画,代表了一家人共同的记忆。书架正对着的是两人的办公区,男主人在家时常常需要处理工作事宜,紧邻卧室的书房便成为最佳办公地点。 闲暇时,女主人喜欢靠着躺椅读书,男主人则会坐在书桌前处理着工作上的事情。要是个大晴天,就沐着阳光;若太阳不想出来,就枕着落地灯倾泻下来的光束。
屋主虽然没有独立浴缸的需求,但又想成全女儿玩水的愿望,可限于空间大小难以实现。卫生间本身为下沉式,于是我们顺势打造了兼具浴缸与淋浴间的空间。下水换成浴缸弹跳,便于蓄水作为浴缸供小朋友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