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曾写道:“最好的建筑是:我们居住其中,却感受不到自然在哪里终了,艺术从哪里开始。” 恰如初次见到这套梅溪湖边的复式,有感于绝美湖景和环绕绿植所散发的强大自然力,如何充分利用房子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开阔气质贯穿整屋,并与室外景观达成极致互动,成为萦绕在我们心头的第一要务。 建面320㎡的复式,共分为上下两层,业主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屋主夫妻即将迎来小宝宝的降生,女主人的母亲与其同住,方便后期照顾孩子,女主人的妹妹也偶尔来此小住,陪伴姐姐与母亲。 通过对空间的拆分重组,塑造出开阔且具社交属性的LDK生活区,贯彻去“客厅”的前卫理念,赋予其影音休闲、品茗阅读等多功能体验。三间私人卧室,均采用套间布局,独立卫浴、衣帽间一应俱全,大气舒适自成。 在功能上,充分发掘阳台观景潜力,利用落地窗、地台等形式,拉近与湖景距离,并借助缀于角落的绿植景观,让绿意由内向外发散,与室外湖光山色形成自然互动。 全屋的色调以奶白艺术漆为主旋律,穿插原木色与水泥色,避开浓墨重彩,以简洁明快又不失柔和恬静的氛围来诠释这个向外的、蓬勃的、生长的家。
屋主一家都是非常温和,而且让人感觉到是充满善意的人。无论是对于房子本身的居住需求,对于设计风格的偏好,还是在沟通过程中时刻透露出的耐心和包容,都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信心去打造他们的家。 因为居住环境很大程度上是屋主性格的反应,屋主身上温和稳重、自带书卷味的气质是我想在这个家里去表现和传达的。
❶ 看书、写字、喝茶、观景的客厅,并且它不以电视为中心。 ❷ 能和爱人一起观影的影音室,也是他们休憩和闲聊的场所。 ❸ 跟朋友聚会小酌的餐厅,既要明亮,也要情调。
“客厅”最初存在的目的,好像就是把全家人聚合在一起,因此总是围合感非常强烈的空间,身处空间里的所有人连视线都必须统一落在电视上。
所以当我们进入这个开阔的客厅,心里是有些诧异的,但随后就感到一种被温柔包围的安心和舒适—— 它并不强制你该看向何处,或是坐在哪里,自由地阅读、喝茶、观景,一切举止在这里都显得合时合宜。
客厅整体墙面选用温润素雅的奶白色艺术涂料,开放的书架起着塑造空间气质和良好家风的重要作用。
沙发面向外界,这里是一处等候春暖花开的角落,开阔的视野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和大自然的互动会让屋主敏锐地感知到季节的变化,想必当春天悄悄地踏足这里,也绝不会错过她的身影吧。
中厨与餐厅之间用吧台过渡,既增加了中厨的操作空间,又可将吧台作为西厨操作台使用,白色烤漆面板方便厨房空间的打理。 功能紧凑,干净明了,各得其所。
白色的纱帘包裹起整个餐厅,偶有光线透进来,混合着厨房自带的烟火气,让人觉得暖洋洋的。 & 这里既承托着一家人三餐四季的欢声笑语,也承载得起三五好友小酌时的侃侃而谈。
明明是一个棱角分明的家,却丝毫不让人感觉到锐利和锋芒,反而使温柔平和的气质恰到好处地遍及每个角落。这是屋主的气质和设计师的想法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
看到这个空间的一刻,马上就联想到海子这句浪漫的诗。这里就像诗里描绘的一样:太阳强烈,水波温柔,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主卧整个布局都以面朝室外的湖景景观而设计。由于主卫空间并不大,因此将浴缸放置在最靠近落地窗的位置,从而拉近了与湖景的距离,沐浴的氛围舒适惬意。
温和的木质半高背景墙,搭配灯带的氛围光源,侧面用错层造型叠加灯带,结合墙面艺术涂料的质感,开阔而并不空荡的空间舒适感就在此刻展开。
次卧因原本的窗户离地较高,导致遮挡部分的室外景观。设置两级踏步可到的地台空间,拉近了与室外景观的距离感,让阳光的眷顾也能如期而至。
中庭区域有充足的光线从落地窗倾泻进来,这里是绿色植物理想的生长环境。 这里是一个无比诗意的区域——灰黑色砂石和青苔,肆意生长的植物在凝聚着居室和自然的力量,绿色植物的存在仿佛让春天在这个家里停驻了。
这个家的一切都是向外的、蓬勃的、生长的—— 茂盛的植物,偌大客厅里的开放书架,落地玻璃窗前的坐卧空间,通透的玻璃砖和镜面,奶白色的艺术涂料,共同构成了它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