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长不见光、阴暗潮湿的长型街屋,是海口较久的自建房常见的家宅形式。而引入光线与空气传递是盛星装饰最注重的理念,年轻工程师屋主源于对老家的疼惜爱护之心,以及让长辈住得更舒适的心意,屋主遂有了翻修改造的念头,委由我们设计师悉心视察屋况,将不合时宜的畸零空间彻底整顿一番,展现宛若重生的日系清爽风格。 卸下斑驳不堪的铁皮,挥别过往残破老旧面貌,加强钢梁结构,从颓圮到新生、残破到稳固,确保住宅安全,增设管道间与重新更换管线及配电箱,注重采光及通风,敞开家的尺度并挹注明亮穿透感。与此同时,本着打造健康宅的初衷,利用绿建材及新式防水材,构筑舒适宜居又能延续家人之间情感的温馨所在。 Q:本案老屋翻新首重的规划是什么? 将早期二楼三夹层楼房,调整成正三楼,设计发想上期待设计出能导风与引光的场域,串连出更明亮舒适与符合现代需求的居住空间。因年代久远而不符合人体工学尺度的陡高泥砌楼梯,调整为更安全且减低重量之钢构楼梯,不仅加宽动线、造型上显得利落有型,也加强结构稳固性。 格局部分,一楼让客餐厅移至后方延续开放感,并前方新增活动隔间车库,二楼融入日式汤屋的主卧及新增三个居室机能,也是本次的改造重点。 Q:改造过程中,如何改善采光不足的问题? 受限于传统长形街屋总是挨得太近,光线不易进到屋内,藉由退缩前后阳台的作法,引光入室。厨房加开一扇窗户一樘三合一通风门,提高日光筛进屋里的照射面积,使原本在密不透风长年晦暗潮湿的感受,都有了纾解之道,为了弥补原先梯间光量不足的情况而于顶楼露台一半设置采光罩,除了让工作阳台在使用上更体贴,也将光线拉近了。
房屋基本情況 房屋位置:自建房 房屋面积:231㎡ 房屋户型:5房2厅4卫 常住人口: 4大人 装修需求:改善采光不足格局的情况,加强原始结构与载重度,增加家族独立使用的居室
浅米色抛光石英砖铺叙公领域地坪,天花则以温馨且易维护的木纹涂装板修饰,无痕分野出客餐厅共有空间界定领域,既能增加开阔感,也能串连家人之间的互动,围塑凝聚心意的分享空间。
客厅主墙营造纯粹空气感及自然不造作的率性底蕴,日式无印收纳柜,延续天花语汇,简而不单的线形配置,不界定为电视墙而与低矮柜自成一格为简单的一幅画。
打开墙面新增开窗后的厨房,带来了空气对流与自然光线。L形系统厨具以黄金三角动线、海量收纳柜体扩张工作备料范围,并延伸电器柜及机能厨电,让喜爱料理下厨的家人能更安全且便利的使用,开放式空间也起到与客厅家人制造更多对话与情感。
在配色上,选用近年来颇火红的大势色彩奶茶杏色,温婉柔雅的色调,搭配漂浅木纹的防潮板材门片,使整体氛围更显柔和淡雅,为让长辈易于清洁,墙面舍弃旧有磁砖,以烤漆玻璃取代而更容易维护整理,选用特白色玻璃与奶茶色协调出粉嫩且年轻朝气的餐厨空间。
通往二楼这道解构思维的楼梯,深黑不锈钢管结合扁铁扶手,搭配超耐磨木地板踏面,延续一贯日式风格调性,而将阶梯的宽度与深度皆加大,提升人体工学使用的安全性,不锈钢骨架的钢构形式加强稳固度,继续迎接未来岁月里四口之家的每个步伐。
承屋主对极简日系风的喜爱,超耐磨木地板铺陈出温朴质调,任意摆上的观叶植栽,散发静谧氛围。而此空间希望因应未来因成长角色不同生活可弹性的使用空间动线,大多为活动型或系统家具,只在天花板特别以高低差设计结合间接光带,维持冷气的回风机能及美观并存的目的。
拉开落地双层窗帘,充沛日光迎来南国之夏煦煦暖阳,装设半反射玻璃的气密窗,隔绝马路声噪,延续简约外观而退缩后的阳台,以轻盈铁件及穿透佳玻璃取代厚重女儿墙,引入光线后在兼顾隐私之下仍能恣意享受充裕光照。
由大理石包覆台面的日式砌砖浴缸,让有泡澡习惯的主人享受惬意沐浴时光,采用灰系板岩铺于地面,壁面以带有仿天然石纹的磁砖呈现,特别于一侧安置间接灯带,打造如天光洒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