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她的“灵感游乐园”,也是她的“自在居心地”。当色彩和光线共舞、创意和生活相融合,家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灵动舒缓的高级气质。而这份毫不费力的高级感,正是居住者内在的映射。
房子依山傍海,双面大露台可以很好的观景。开阔大横厅、明媚采光,为房子打造了良好的基础。 但在空间功能上有不少地方与屋主生活习惯不相符,因此我们与屋主深入沟通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造。
1.玄关处将门洞扩宽改造为双开门,与电视墙一侧的酒柜双开门造型形成轴对称,增加归家的仪式感,同时将门廊内推拓宽空间,打造舒适的归家体验。 2.客厅与阳台间用折叠门代替原始推拉门,业主可以自由控制客厅和阳台间的尺度,推门即可畅享阳台美景。 3.主卧和相邻次卧,皆规划为集独卫、衣帽间于一体的舒适套间,同时借用了书房部分空间打造储物区,为家储备充足的收纳空间。
客厅选用温柔而不甜腻的奶油色,不同于纯白色的冷清、粉色的甜腻,奶油色为家镀上了一层滤镜,而又毫无视觉负担。 雕花线条、石材壁炉、法式双开门等法式元素以轴线对称的方式呈现,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营造出素雅精致又简单时尚的法式浪漫轻奢质感。
墙上是谁的画作?你的眼睛是不是也被“蒙蔽了”,其实它是超薄款的艺术电视。 喜爱看电影的屋主希望能在家中观影,又不希望破坏空间的气氛,于是我们在电视背景墙上做起了文章,下面PU线条内其实大有乾坤,打开后可以收纳插座、线缆等杂物,配上纤薄的艺术电视,功能和美学统统兼顾。
屋子里的家具物件并不算多,但每一件都是精品,每个角落都是一副杂志大片。 阳光明媚的午后,听着唱片随时都可以来一场法式下午茶,还有什么烦恼无法被治愈呢?
大横厅为空间带来充足的空间感,身处其中更加舒适自在。为了继续保留这一优势,客餐厅未进行分隔,而是以一张沙发划分空间场域,沙发还可随时移动,切换出不同的生活场景。 法式的高挑空是时髦感的精髓,整个空间没有进行复杂吊顶,连空调管道都被刻意隐藏至房子四周,营造法式优雅气质的同时又保证了视觉的纯粹感。
顶面的石膏线条保持克制,有法式的韵味而不繁琐。 石材壁炉有着细腻的雕花造型,配上黄铜镜子,复古典雅。铜镜除了装饰作用外,还能更好地折射光线,将窗外阳光引入客厅,增大空间视觉感。 壁炉旁的书架,摆满了屋主喜爱的书籍、从国外淘来的物件,闲暇时可以捧一本书,在壁炉旁细细品读。
进入餐厅,第一眼跃入眼帘的大概是墙上的画作,金箔质感的画作,用西方材质描绘东方韵味,恰好呼应了这个家的融合美学气质,是极佳的空间点缀。 餐厅选用天然大理石纹圆桌、白色高背椅,整体风格和谐统一。椭圆形的餐桌相比于小圆桌,台面更大、适合多人就餐,相比于长条桌,又有更好的聚焦效果。 火遍外网的吊灯,灵感来自于东方的折纸艺术、灯笼工艺,却又多了西式的韵味感,开灯时格外温暖。
奶白色的餐边柜,有着恰到好处的轻复古韵味,可以随手放置唱片机、摆件、杯架,收纳空间永远不会嫌多。
书房改变了房门方向,解决了原卧室过于集中、私密性差的问题。这一设计解构了传统“书房”的概念,满足了“轻办公”的需求。 书房的双开门保留了法式的浪漫,与走道的双开门相互印衬,让空间充满对称美学。房门采用的水纹玻璃,通透明亮,且水纹天生带来的油画感,在夜晚开灯时,分外迷人, 复古木地板从客厅走道一直通铺到书房,无门槛石的设计让视觉更协调统一。
玻璃折叠门代替移门作为客餐厅与阳台的隔断,可开可合,必要时收起来,最大限度地引入光线和空气欣赏窗外风景。 精致的石膏线条和花盘,凡尔赛地板与双开门,软糯的奶咖色沙发,全开放的大空间,法式风格的浪漫,舒适和惬意在客餐厅的每一处得到体现。
床头背景墙以石膏线装点,简约而不失美感,对称有序的线条排列勾勒出一派舒适优雅的气质,搭配一幅草间弥生的艺术画,生机勃勃而且充满抽象美学。 奶咖色的圆形床头柜更加柔和,避免磕碰。奶咖色也与整体风格相呼应,也在视觉效果上显得温柔、舒适。
主卧的落地窗使整个空间更加开阔,也增加了采光。软装以奶油色铺开,与公共区域相互呼应,用安静温暖的色彩营造适合睡眠的柔和氛围。
台灯和吊灯提供局部照明,配合上大面积留白,营造出极简的美感,可以缓解压力,令人放松,安然入睡。
双洗漱台的设计为家庭提供了良好的卫浴体验,早起两人一同洗漱,可以自由享受浪漫时光,一家人早上赶着上班、上学,也不用排队等待。 浴室柜的造型用了完全对称的结构,更为工整舒适。
纯白的椭圆形浴缸增添了艺术灵感,干净又纯洁,我们特地将浴缸放置在落地窗前,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后,边泡澡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真是太治愈了~
阳台或许是屋主最喜欢的地方了!开放式的阳台,能更亲近地感受和煦阳光、徐徐晚风,开阔的视野更能肆无忌惮地看风景,这些都是她偏爱的理由。夜晚坐在这里,或思考或发呆,都是一个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餐桌:Knoll Sarrinen 椅子:Baxter
双宝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