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一家三代同堂,习惯整洁敞亮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家里的收纳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所以在新家里他们想要拥有充足的收纳储物功能,并且希望实现就近收纳的可能。 他们的小宝贝目前还很年幼,屋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宝贝的行为。客厅重点落在互动、学习方面。这注定让他们的新家会拥有非传统的房屋布局。
入户特意做了落尘设计,向左走第一眼是为屋主设置的洗手池,方便消毒快递、清洗婴儿车等等。
屋主有极大的储物需求,坚定地希望家里干净整洁。一面8.27米的储物柜,从餐厅一直伸往阳台,满足屋主生活中的收纳储物需求。
餐桌上层层碟型的圆盘吊灯与圆桌相呼应,弱化了大面矩形书柜的线条感。
大面积的储物收纳并非一成不变。特意设计一木一白的色调,一开放一封闭,让视觉更有层次也不会显压抑。屋主可以根据自己的收纳储物需求,自行划分柜子的储存情况。
屋主希望客厅成为家庭的阅读区,亲子共读,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互相影响。客厅便没有以电视娱乐为主,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阳台并入客厅,将极好的阳光地引进客厅,达到舒适的阅读光线。
客厅除了阅读功能,屋主还想把童年还给孩子,通过互动游戏、科学实践中学习知识。他们认为,这样的学习效果比单纯在书房中看书更深刻。
圆桌不仅能承载更多人数,家人朋友一起吃饭时,围坐一团,这种和睦团圆的氛围感,是许多中国人所难以割舍。
餐桌的材质、色彩与整体的风格融为一体,使餐厅简约而不简单。透明的餐椅增加餐厅的利落感,而另外一款则与沙发相呼应。
干净简洁的橱柜从两旁开始延伸,增大厨房更多的操作面。内嵌的洗碗机、烤箱、蒸箱等等,不仅让空间显得极为整洁,还让厨房的烹饪效率倍增。
主卧原始结构方正,没有考虑过多的装饰性设计,主卧整体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卧室回归舒适的休息感受。
一旁面积较小的房间划入主卧,设计成步入式衣帽间,为屋主提供更多的收纳储物需求。
屋主希望主卫拥有浴缸,而女主人有梳妆需求。于是将主卧隔出小部分区域,设计成盥洗室+梳妆台的形式方便屋主的洗漱梳妆需求。
卫生间将马桶与洗浴分隔开来,保持空间的整洁基调,和便于清理。
洗衣房安排了多重功能规划,除了拥有洗烘、晾晒功能,还成为一些设备的安放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