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之家」是女主人Smile、男主人Eric和小西瓜的家。
房屋的原始格局方正,剪力墙少,在具备较好通透性的同时也伴随着空间利用不足、没有入户玄关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除了赋予房屋SOHO、聚会、开放餐厨等功能外,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可以和孩子一起长大的家。
新的平面布局围绕两处展开: ❶是鉴于小朋友的年龄与生活习惯,我们重构了儿童房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以一扇充满趣味的推拉门洞让两个空间处于可闭可合的状态,也让儿童房、客厅和阳台共同组成小西瓜的家庭游乐场。 ❷是在房屋中央搭起一个小木屋,既让这处鸡肋空间得到高效利用、补充了全屋的收纳功能,也为过于宽敞的公共区域赋予更多层次变化,点亮了视觉焦点。
这是一个充满陪伴的家,所以家里充满童趣的设计无处不在,玄关利用镜子做了一个有高差的换鞋凳,适合小朋友与大人一起换鞋,镜子也是使用了小房子的造型,还有挂钩,特别适合小朋友使用,既美观又可以激发小朋友自己主动整理的能力。
因为Smile从高中就开始沉迷绿色,喜欢绿色的一切,尤其喜欢🐸的形象。从玄关开始就可以看到,家里已经完完全全被各种「蛙」占据了,不愧是蛙之家。
从玄关进入后,就是非常开阔的客厅和阳台的活动区域,这里是小西瓜常年的活动区域。
在客厅我们做了一个门洞,小朋友可以在这里肆意的穿行玩耍,门洞可以根据需求左右滑动,与儿童房形成一个错位,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门洞的内部安装的小壁灯,躲进去就是一个小小的秘密基地。
门洞的上方留有一大面白墙,内嵌安装了投影,关上窗帘,这里就是一家人的小小“电影院”。
阳台全部打通,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作为休闲阳台,视野更开阔,客厅的采光做到最大化,在墙上定制木质隔板,那些心头爱都可以展示在上面,结合木质的置物架,这里已经被Smile打造成充满自然的绿植一角。
除了绿植,这里还放置了一些小西瓜的儿童书桌和玩具,这里也是小西瓜的玩耍的天地。
往阳台的另外一角转过去就是一个晾晒区,还有一个小小的储藏空间。
墙体与柱子之间形成了一个凹槽,正好可以用来放置一些杂物,用布帘进行遮挡,轻松就可以得到一个简易版的储藏间。
儿童房做了一个突出的柜体,这个柜体就是和客厅的门洞相连的小空间,目前是孩子的小天地,等孩子长大了,就可以在里面增加挂衣杆,做一个小衣柜,用来收纳也可以,上面还可以放置一些物品展示。
儿童房会放置一些灵活的家具也会成为孩子玩耍的区域。
在柜子的外面粘上布帘,就会更具隐私性,储物也可以防止灰尘进去。
再往里走就到了主卧的空间,一进门就是一个开放式的衣帽间和主卫,主要以白色极简风格为主。
整个卧室主要以木色和绿色为主,充满了自然之味,地板的木色一直延伸到墙面,既是护墙板也可以保护墙面。自然的形成了床头背板的作用。飘窗上放置了一些成品的软垫和小木桌,可以在这里进行一个下午茶的小休闲。
开阔明亮空间小西瓜也经常喜欢进来玩耍。
将台盆做到公共区域,给予卫生间最大的空间做干湿分离,大小台盆的设计让小朋友们爱上洗手做清洁,养成独立的习惯。
我们在家里“搭建”了一个小木屋,搭配着绿植仿佛就是置身在度假村的小木屋。
顺着小木屋的外墙,设置了一个书架,这里面都是孩子的绘本和一些玩具用品,上面是就是充满回忆的照片墙,平时也会记录一些孩子的表现。
小木屋的背面就是进入储藏间的门,用一个布帘做了一个遮挡,灵活方便,里面就是一个容量非常充足的储藏间,里面放置一些置物架,就能形成一个非常高效的收纳储藏。
小木屋出去后就会看到餐厅,依然还是以木色、绿色、白色为主 。飘窗也同时改造成卡座,朋友聚餐一点都没有问题。
紧挨着的就是一个半开放式的厨房,和餐厅之间做了一个岛台,做了折叠的推拉窗,平时都会打开,可开可合的设计就是为了能增大厨房视野的同时但是又不影响油烟的问题。
洗衣机也是放置在这里,合理的利用吧台底部的空间。
书房在设计上呼应了厨房玻璃门窗的元素,半墙的绿色也是家里的主题色了。是一个小小的绿色Box。靠近窗户的区域制作了一个书桌,抬眼就可以看满眼绿色的窗景。
书房半墙也是小小的展示架。
这里除了有书架和书,还有很多乐器,平时小朋友经常在这里与大人一起演奏互动。
关于小小 自2015年品牌创始以来,小小空间事务所专注于探索小而美的空间改造和设计实践,提供国际化的建筑改造与室内设计服务。我们是连续4年的「营造家奖」获奖者,是CCTV、「三联生活周刊」、「长江日报」的采访对象,也是最早通过微信公众号传递品牌理念的设计事务所。小小作品既有武汉市地标性博物馆的室内策展,也包括武汉最早期的「网红」餐厅与民宿,当然,还有本地最受欢迎的大大小小的家。